从物欲到良知:一场格物的心灵觉醒

文化   文化   2024-09-12 17:04   北京  

文/夏雨钟


《礼记·大学》开篇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核心在“格物致知”上。


关键是格物怎么去格?物格了之后又怎么就会致知呢?致知到底知什么?





相信很多易友都会说,“格物致知”就是革除物欲,天理良知就能到达。


话这样解释是没有问题,但对大家平常自修根本没有参考作用。


要想真正理解这句话必须要对“物”这个字解释到位。


老子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讲得是万物是怎么生成的,也就是万物没有呈现出具体形态之前的样子。


可是人所在的世界是万物生出来之后且并存的世界,也就是“有”之后的世界,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


“有”的物他就有特性、或者讲本性,植物有植物性、没办法自己移动,动物有动物性、老鼠天生会打洞;


人有人性、饿了要吃东西、冷了穿衣服,有物就有性,性不分好坏。


但是大家肉眼所见的基本上都看不到物性,都是看到物的“用”。





如大家看到一朵花,科学家会说花里面可提取精油、常人会说花好艳丽漂亮、闻起来舒服,商人会告诉你怎么去养殖这个花;


然后就能把钱从你的口袋弄到他的口袋,这些都属于花存在这个世界之后被人用起来的效果,这是花之“用”,不是花之性。


花之“用”是物欲产生的根源,是物奴役人的本质,是人为制定善良美丑的源头。


是你觉得公园里的玫瑰花好看,你就天天到跑到公园欣赏;或者想把公园里面的玫瑰花弄到自己家里去、甚至期待让玫瑰花四季长存。


一天到晚都有玫瑰花陪伴,给你其他的花都不觉得好看,甚至听到他人说菊花好看,你还会跟他争辩;以至于怒目相向,心思全部放你所认定的“好看玫瑰花”上;


这个就叫“迷”,被物所奴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眼睛看到的所谓“好看”而引发的“欲”。





物以及伴随的物性是没有对错的,玫瑰花就是玫瑰花,它就长在那里。


人就觉得玫瑰花漂亮、菊花不漂亮,是人的问题。


好看不好看其实是已经脱离了“物”,是人的心一直停在见过物之后留下那个所谓“映象”里面了。


停留的时间越长,后遗症越大,就是“物欲”越深。


所以物是物,物欲是物欲,见过物之后的留在人心里的映象,把心放在“映象”中久久不能自拔。


日夜回味那种美好“映象”就是欲,迷恋于物的所谓“各种好处”。


让物做主,主导你的心,牵着你的心在打转,就会引起情绪变化,喜怒哀乐接踵而至。


人第一次尝过醋之后,就会在脑海里种下“醋是酸的、不好吃”念头。


当自己再次看到有人在喝醋,你形成的“醋是酸的、不好吃”念头,会直接让你对醋产生抗拒,进行否定了醋的其他用途。


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这是相当危险的。


类似“有钱人过着上等人生活”念头一旦在脑海里形成,念头会让你自己感觉到很贫穷。


当你到身无分文的时候,你会形成“有钱真好”的念头,“有钱真好”的念头会驱使你奋斗。


钱本身不会让你奋斗,“有钱真好、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万能的”的念头会让你欲罢不能。


钱本来就是一张纸,钱是不奴役人的,但是这张纸所发挥出来的效果让人为之着迷,进而产生“钱是万能的”念头让人疯狂。


有物就会被人用起来,叫做发挥物的用途。


物的用途越广、越好用,就越会在人脑海里种下各类好坏念头,念头一旦形成。


念头就是欲,念头就会左右你的判断,这就念头奴役人心。


念头把人关进格子里面,人心被外界有形物质所牵制,没有自主性,怎么能致良知呢?


格物就是把你乱七八糟的念头(由物引发的欲望)关进格子里面,谁去关,当然是道心、良心去关。




良知要去控制欲望,控制念头,控制物。


钱是给我来用的,不是看到钱能发挥那么大的能量,就臆造出“钱肯定是万能的、能给我带来无穷好处”的念头,让念头驱使人拼命拥有它,这样子良知就出来了。


万物皆备于我,万物是准备给人类用的,不是给人类圈养起来、存起来独自欣赏的。


正如富贵功名就是富贵功名,有的人看到富贵功名带来的好处,形成“富贵功名就是大爷”的念头,然后迷上富贵功名,接着巧取豪夺;


有的人看到富贵功名背后的责任,形成“富贵功名来之不易”的念头,然后珍惜富贵功名,接着用富贵功名帮老百姓谋福利;


有的人看到富贵功名的可怕之处,形成“富贵功名就是魔鬼”的念头,然后远离富贵功名,接着独善其身。


念头是拿来格的,不能让念头去格人。


大家自己把“富贵功名到底是什么”的念头拿来格一格,自己掂量下,然后选择自己的路才是正知正解,才是良知。



作者简介:

夏雨钟 浙江人,工作之余偶尔读读古籍,常常拜读曾师、南师书籍,闲散之余写点自身感悟,惯于散漫自由状态,谈不上弘道,尽心而已。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


曾仕强
著名文化学者曾仕强教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人生感悟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每天推送最新原创文章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