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大德者必寿命

美食   2024-08-30 08:39   陕西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得。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由申之。故大德者必寿命。

【《诗经》上说:“和善快乐的君子,有着光明美好的品德。他能使民众安居乐业,也能使他人感到适宜,承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重重地嘉奖他。”所以有大德行的人必定享有高寿。】

 “嘉乐君子,宪宪令德”:赞美君子品德高尚,快乐和善且有着显耀美好的品德。 “宜民宜人”:对民众和他人都适宜,能让大家感到舒服、和谐。“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由申之”:能从上天那里获得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重重嘉奖他。 “故大德者必寿命”:所以有大德行的人一定会有长久的寿命,强调德行与寿命的关联,反映出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即认为品德高尚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包括长寿。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孔子说:“没有忧愁的人,大概只有周文王吧!他有王季这样的父亲,有武王这样的儿子。父亲开创基业,儿子继承他的事业。”】

 “无忧者,其惟文王乎”:孔子认为周文王是没有忧愁之人,表达了对周文王的高度赞誉。“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周文王的父亲王季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为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儿子周武王则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的统治。文王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父作之,子述之”:王季开创了周的事业,周文王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周武王又继承文王的事业最终完成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强调了家族传承和事业的延续性。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周武王继承了太王、王季、文王的功业,穿上战袍讨伐商纣,一举夺取了天下。他自身没有丧失显扬天下的美名,被尊奉为天子,拥有四海之内的财富,后代在宗庙中祭祀他,子子孙孙永保周朝的统治。】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缵”即继承。周武王继承了太王(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先王的事业。 “壹戎衣,而有天下”:“壹戎衣”即一着戎衣,指周武王发动战争。周武王通过战争夺取了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周武王在夺取天下后,自身没有丧失美名,被尊为天子,拥有四海之内的财富和统治权。“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后代在宗庙中祭祀他,子孙们保卫着周朝的统治。强调了周武王的功绩和周朝统治的延续性。

武王未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亡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祀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周武王还没有承受天命成为天子的时候,周公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德行,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向上祭祀祖先。祭祀的礼仪,向下通行到诸侯、大夫,一直到士人和普通百姓。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父亲去世就用大夫的礼制安葬,用士的礼制祭祀;儿子是大夫,父亲去世时儿子是士,就用士的礼制安葬,用大夫的礼制祭祀。一年的守丧之期,通行到大夫。三年的守丧之期,通行到天子。为父母守丧,不论身份贵贱,都是一样的。】

“武王未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周武王在未得天命之前,周公完善文王、武王的品德,并追尊太王和王季为王。 “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祀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用天子的礼仪祭祀祖先,这种祭祀的礼仪从天子一直向下推行到诸侯、大夫、士和普通百姓。“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那么父亲去世时用大夫的礼制安葬,用士的礼制祭祀;如果儿子后来成为大夫,而父亲去世时儿子是士,那么用士的礼制安葬,用大夫的礼制祭祀。“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一年的守丧期限通行到大夫,三年的守丧期限通行到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为父母守丧,不论身份贵贱都是一样的。强调了在守丧这件事上,人人平等。


趣悦文铺
枯燥的生活在这里治愈,快乐文案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