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波:换赛道从零开始,与同班同学携手创业 | 校友故事

百科   2024-11-27 17:02   上海  

在材料领域迎上职场“七年之痒”

郭明波决心不再做“高级螺丝钉”

而复旦管院成为了他的成长加油站

在这里

他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新切入点

在这里

他遇见了志同道合的事业伙伴


换行业、换赛道,创业路上从零开始

由一支小团队

到材料细分赛道上的“小龙头”

他说

最重要的是“心气儿”一直不变


本期校友故事,邀请港大-复旦IMBA项目2014届校友郭明波分享他在管院的成长经历和科创赛道上的奋斗故事。

 郭明波 

港大-复旦IMBA项目2014届校友

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

上海纳科秀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最重要的是“心气儿”没变

Q


当初选择报考港大-复旦IMBA项目的理由是什么?


我一直对到复旦读书很向往。从本科到硕士,我学的都是理工科的材料专业,所以很想在管理知识方面补强。


来港大-复旦IMBA项目之前,我刚好工作满7年,也进入了所谓“七年之痒”职场瓶颈期。那段时间工作繁忙,内心很困惑,觉得自己的发展似乎停滞不前。当时在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任职,所以非常希望能进入国际化视野宽广的MBA项目学习。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后,最终选择了港大-复旦IMBA项目,这里也成为了我的人生加油站,让我有了新的动力。



我现在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港大校友。有趣的是,我们同项目校友在人群中辨识度很高,大家很容易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挺奇妙的。我觉得管院的老师和同学是一个归属感特别强的群体,甚至毕业以后,我每次到五角场办事,都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Q


从港大-复旦IMBA项目毕业已经10年,这些年经历了哪些变化?


我在2014年毕业,到今年刚好毕业10周年。毕业后第二年我换了工作,之后又磨练了两三年,下定决心开始自主创业。当时我并没有选择原来熟悉的领域,而是进入新的行业,从零做起。



企业发展到今天,团队已经超过150人。2022年,我们获评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的业务规划正越来越明晰。


这十年来,变化很多,成长很多,最重要的是我的“心气儿”没变,追求没变,一直以来的希望就是创造出我自己独有的价值。



同窗情谊是携手创业最好的信任基础

Q


和港大-复旦IMBA项目的同班同学厉成宾校友一起创业,契机是什么?


在我和厉成宾做同班同学的时候,坦白说交流不算太多。我是理工背景出身,他深耕金融多年,尽管专长不同,但我们彼此有共同点。我们都很尊重自己的专业,也都是非常严谨又热爱持续学习的人。



厉成宾有很多成功的投资经验,而且对我所在的材料领域比较关注。他处事严谨,洞察力敏锐,上学的时候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018年的时候我准备创业,当时做的项目与半导体相关。巧合的是,厉成宾当时投资了一家跨国企业,其中有一项材料技术需要孵化。在交流之后我们一拍即合,而两年同窗经历成为了携手合作的强大信任基础。

我们正式一起创业是在2019年,最早是一支仅有6人的小团队。经营中我们分工明确。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团队管理、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厉成宾大部分精力用在投资、企业战略和资源整合上。同时,因为他对市场变化、行业周期有很强的洞察力,所以他做出的行业趋势判断对公司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也有非常深刻的启发。


合作创业至今,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我们相互支持、相互学习,某种程度也实现了相互成就。


Q


在项目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首先是拓宽眼界和认知。我们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当大家聚到一起,交流中会产生很多新鲜的化学反应,打开广阔视野,而这种新的认知,对我的工作也很有启发,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到管院学习之前,我在职场发展不错,但在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里,难免感觉自己像一颗“高级螺丝钉”,总是专注于一片很窄的领域。



原本我的知识储备主要在材料领域,尽管当时在做销售管理工作,但对管理学其实并没有特别系统的认知。在项目我学了很多课程,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这不仅为我搭建起了新的管理知识框架,明显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也为我的职业发展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对后来我投入创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学院授课老师的水平都非常高,例如包季鸣老师的领导力课程就对我影响很大。包老师本人的经历非常丰富,所以在课堂上不仅理论知识教得扎实,案例更是鲜活实用,其中有不少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因此讲起来特别形象,很能产生代入感。


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实战故事,会比理论更能留下深刻印象。从理论上说,战略是第一位的,但我也体会到,执行力其实是并列第一位的,好的战略如果没有好的执行就无法实现闭环。我们的老师在讲课时很会“讲故事”,而这些故事蕴含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直面行业变化,创造新的机会

Q


怎样把握材料行业的发展机遇?


今天的数字革命、能源革命落实到行业底层技术,总结起来就是原材料、设备、工艺制程。我们现在的发展战略是消费电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齐头并进,因为背后的工艺技术是共通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之间,现在已经很难只用一种或少数几种材料去解决所有问题,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材料性能都会有不同要求,所以现在大部分材料都是有机和无机复配而成。


例如,智能手机里的某种材料是一种颗粒,而这个颗粒其实是由成千上万颗微纳米尺度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颗形状完美的大颗粒,这其中就需要使用杂化技术。



材料行业细分赛道众多,经过5年的发展,我们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无机材料合成的复配技术,我们搭建了从化学试剂到终端产品的工艺闭环,已经积累了200多项技术专利。


我们还打造出一支优秀团队,围绕客户同源、技术同源的核心理念,在服务客户时从需求中发现新的突破点,由此研发出更多新产品。


在公司创立之初,我和厉成宾就在理念上达成共识:聚焦材料科技领域,惟精惟一,并肩解决材料科技的挑战——这也是我们要奋斗一辈子的事业。


Q


如何面对科创赛道上的不确定性?


在社会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找到长坡厚雪的赛道,找准具体的方向和定位。特别是在科创领域,我们不能仅仅去做资源整合,而需要有真正的贡献,去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行业在过去30年进步飞速,中国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但如果将过去的进步看作从60分到90分的话,我们现在距离99分、100分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从90分到99分要花费的力气,在高精尖底层技术上的突破,需要更大的努力,甚至跨越这10分远比跨越之前的30分更加艰难。



最近,很多行业似乎都对自身的前景感到忧虑。但我认为,变化永远存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面对周期性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直面问题。只要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出现新需求、新问题时能够找到答案,机会仍然很多。


本质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机会,遇到问题我们要能面对、敢应对,其实也是在创造新的机会。




12月7日

郭明波校友将来到

港大-复旦IMBA项目

明博学社十周年庆典观礼

欢迎报名参加活动

与校友零距离交流

席位有限,火热抢位中




*有意向报考项目的候选人:请扫描海报左侧二维码报名(默认同时参加招生咨询会+十周年观礼)


*校友及在校生:请扫描海报右侧复旦管院小程序通道报名(默认只参加十周年庆典,由于名额有限,报名是否成功以实际审核通过为准)





-IMBA 

港大-复旦IMBA项目是由香港大学与复旦大学于1998年联合创办的在职MBA项目,旨在充分结合沪港两地百年名校的商科优势和人文根基,培养更具前沿理念、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高阶工商管理人才。


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位居世界第17位,蝉联香港第1位。复旦大学位居世界第39位,大陆高校第3位。2024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项目排名中,项目位列全球EMBA项目第24位,在职MBA项目全球第一。


项目特色:


• 两所百年名校的商科沉淀及校友资源

• 两校顶级师资联合授课

• 与国际接轨的灵活招生模式(可接受自主英语笔试/GMAT/TOEFL/IELTS/GRE/EA/全国统考/海外学位等多种报考方式)

• 采用国际视野与本土使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港大-复旦IMBA项目举办2024级开学典礼暨高桌晚宴


 在职MBA项目全球第一!| 英国《金融时报》2024全球EMBA排名



点亮星标⭐ 

了解项目最新动态和活动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复旦港大IMBA项目
传递复旦-港大IMBA项目招生、学生活动、课堂分享等最新资讯。Tel:021-651190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