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最后一公里”

政务   2024-10-14 10:45   江苏  


近日

《新华日报》头版关注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启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为成果转化提供

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服务

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最后一公里



全文如下


最近,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张婉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江苏中心工作专班—核酸药物技术创新平台主管。




围绕核酸平台的搭建,这两天她十分忙碌,不仅对核酸类企业和学校转化项目需求走访调研,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等建立联系并提供技术服务,“转移转化江苏中心实打实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这让我既振奋又兴奋,我和团队将全力做好一系列工作准备。”



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四期

包含张婉在内超30人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

江苏中心工作专班已建立


涵盖运营管理、技术经纪人、平台建设、金融服务等专业人员,未来该中心还将与参建高校组成联合工作专班,共同打造“原创成果—概念验证—中试试验—规模生产”全链条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推动形成“1+2+N”联动推进体系,其中“1”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2”为转移转化江苏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N”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服务。


专班的成立
是园区担起高校成果转化探路使命的缩影

9月中旬,由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同建设的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启动,以南京和苏州为核心承载区,首批遴选20所高校作为参建高校,旨在打通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移转化中的堵点、卡点,解决“不好转”“不会转”“不愿意转”等难点、痛点。


(上下滑动查看)





苏州聚焦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领域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
区域技术转移转化江苏中心
正式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该中心发力高校端,以体系化、批量化的方式统筹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从而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勰说。



落户新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有基础、有优势


在园区转型发展的主阵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聚集了33所知名高校(研究院)、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5000余家科技型企业,科研创新氛围浓厚。



依托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园区已布局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检验检测、审批审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平台体系,通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全国发布核酸药物、细胞疗法等攻关榜单,现已立项81个项目。然而,受多方因素影响,区内高校科研成果处在“深闺”的情况依然存在,如何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仍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对照这一精神,园区以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江苏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找准推进发力点,致力在高校成果转化上探出一条新路。




除了建立联合工作专班

把高校“拉进群”

园区还把高校实验室

“搬到”企业生产前沿


围绕概念验证、中试孵化、赋能加速等关键环节,园区将搭建完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体系,优先面向参建高校提供个性化、定制型服务,助力项目团队快速启动、轻装上阵。同时发挥园区生物医药综合服务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主动靠前为项目团队送政策、送服务。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还需补齐资金与空间保障的短板


园区将支持高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形式遴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充分发挥苏州市、园区已设立的各类国资和市场化基金优势,新增设立生物医药概念验证基金和“拨投结合”成果转化基金,对早期科研成果予以资金支持。



空间保障上,转移转化江苏中心所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四期B区18万平方米的空间已建设完毕,可随时投入使用。




“近一个月来,转移转化江苏中心的建设布局正在有序展开,各方面工作都在按时序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建国说,伴随着新中心的持续落实与建设,未来园区将构建生物医药领域全国高校师生创业学习、联合研发、接轨市场的主要承载平台,在成果转化上探出一条新路,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努力成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的标杆和典范。



来源:新华日报
拟稿:余杨

审核:曹薇

审签:单小辉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园区最权威的讯息,最温度的故事, 最周到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