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积极整合资源,坚持强化带动效益与提升带动能力相结合,通过产业联动、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实现“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一、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利益“联得紧”
握岱村林下特色菌产业分红现场会。
近日,黎母山镇握岱村委会举行林下特色菌产业分红大会。7户种植虎奶菇和虎乳灵芝的农户,共领到分红32万余元,村委会获得分红4.8万余元。
这组喜人数字的背后,道出握岱村成功摸索出一条林下特色菌产业发展之路,也是琼中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的成效之一。
“农户出土地和劳力,村级公司出资金,企业负责技术和销路,实现三方合作共赢。”黎母山镇握岱村第一书记汤王星介绍,握岱村委会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村民在橡胶林和槟榔林下种植虎奶菇和虎乳灵芝。握岱村级公司今年6月采摘虎奶菇收入60万余元,利润37万元。今年种植虎乳灵芝24.5万个菌包,今年11月底可采收,预计产值200万元。
握岱村的发展模式,是琼中探索联农带农有效机制的缩影。
在“红色黎母咖香橙韵”项目中,黎母山镇主要是以村级公司为纽带,根据各村的资源,联合海南翔尔生态农业、海南农垦母山咖啡等龙头企业,入股乡村振兴项目,大力发展琼中绿橙、咖啡和凤梨等产业,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带动农民增收提供机制保障。
比如,以“企业+村党支部+特色产业+农户”的模式,引导握岱村“两委”成立村企入股龙头企业海南翔尔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能获得保底分成、利润分成,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聘请村民务工;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企业的技术和销路优势,发挥腰子等村级公司的纽带作用,引导农民出土地与龙头企业合作种植咖啡;以“村集体+基地+科研”的模式,南吉村通过帮扶单位的支持,租赁农垦土地发展牛油果,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实现村民家门口务工……
二、发挥企业带动作用,使企业“带得稳”
“联农带农,企业的带动是关键,主要是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村民能干的尽量让村民干,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分管农业的黎母山镇副镇长陈斌表示。
黎母山镇积极推广股份带动、合作带动、订单带动、收益带动等方法,实现企业主要负责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等,村集体主要是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土地流转、组织农户参与,农户以土地入股、就近务工等形式积极参与,实现共同发展。
琼中翔尔绿橙园航拍图。
“我在橙园主要是干锄草、施肥、采摘的活儿,干一天至少有150元。”得益于联农带农机制,握岱村委会高利埇村村民马永清在翔尔绿橙园务工,每个月都有一定的收入。
群众在琼中翔尔绿橙园务工。
“咖香橙韵”项目实施以来,黎母山镇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有很大的提升。翔尔绿橙园累计吸纳当地农民工就业170人次;套种凤梨项目已带动附近百余名农户就业,每名农户月收入可达5000元不等;咖啡生产项目带动咖啡生产农户343户次,为附近140余名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人参果项目的落地,让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收益久”
南吉村牛油果喜获丰收。
南吉村的100亩牛油果基地里,不同品种的果实已陆续成熟,忙着采摘的群众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今年的产量预计2千至3千斤,果园收购价就有15元一斤,发展这产业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可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或者务工促增收。”南吉村第一书记李学介绍。
南吉村通过“村集体+基地+科研”的方式,在碎石地种植牛油果,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明年预计能产2万-3万斤,到了2026年进入丰产期后单株产量就能达到100斤,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达百万元。
“这是我们村的果园,我们不仅能拿到分红,我还在果园里干工,又多了一份工资收入4500元/月。”南吉村村民马美花说,村里发展这一产业,让她们的生活更有盼头更有干劲。
村级公司一头牵着农户,一头连接市场。黎母山镇立足各村实际,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联农带农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村级公司带动发展、土地流转入股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也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据统计,2023年黎母山镇12个村委会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21元,同比增长11%,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超10万的村有9个,超20万的村有3个。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使出实招硬招,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富致富项目。”黎母山镇委书记高永川说,围绕促农增收,在产出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多种途径让村集体经济壮大,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关注方法:
查找微信公众号
琼中县黎母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