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杨振宁月薪惊人!工资全数上交,网友:难怪翁帆看不上那点遗产

文摘   2024-10-29 06:00   河北  

922日,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102岁生日。按民间“过九不过十”的说法,3年前他就已经是百岁老人了。

2021年,在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中国物理学会联合举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当时他在妻子翁帆的陪伴下切蛋糕,接受大家的祝福,气氛温馨和睦。

没想到3年后,杨振宁102岁生日的一张庆生照流传出来,网友们却开始质疑:“翁帆是不是后悔了?”因为照片上,杨振宁走出酒店大门时,一群人围着他,抢着要扶他,而翁帆却没有出现在他身边。

其实,翁帆就在杨振宁身后不远处,当时她可能正在跟人告别,并不是对杨振宁不上心,更不是后悔了。

话说当年,82岁的杨振宁迎娶了28岁的翁帆,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晃眼,杨振宁已经102岁了,两人也已经共同度过了20年。

不出意外,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邓稼先、钱学森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杨振宁?不过是回国养老的。”

事实上,围绕杨振宁的争议一直没停过。有人质疑他的成就,觉得他被过度吹捧了;

有人质疑他的爱国情怀,因为他加入了美国国籍;还有人质疑他的私生活,说他这么大年纪了还娶了年轻的妻子,这合适吗?

今天,我觉得有必要为杨振宁老先生说句公道话。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太冤枉了。请大家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了解杨振宁吗?”

1936年,西南联大的两个学生在茶馆里高谈阔论。其中一个说,“爱因斯坦最近又发了一篇论文,看了没?觉得咋样?”

另一个回答:“没啥新意,老家伙是不是糊涂了?”这话说得也太狂了,不过,谁年轻时没说过几句傻话呢?关键是,这位敢“挑战”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可不是说说而已。

1957年,35岁的他真的拿了诺贝尔奖,和李政道一起,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华人。

他就是杨振宁。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让整个物理学界都震惊了。

在此之前,物理学界一直遵循对称性原则,宇称守恒被视为铁律。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发现直接打破了这条铁律,让后来的物理学研究少走了不少弯路。

从提出理论到获奖,前后不到一年,这速度在诺奖历史上都少见。

而这,只不过是杨振宁众多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他对科学的另一大贡献是“规范场论”。

简单来说,自然界中有各种现象:声、光、热、电、运动等等。以前的物理学家为了解释这些现象,提出了各种理论。

但随着理论越来越多,物理学也越来越复杂。

于是有人想:“能不能用一套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现象呢?”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理论,也叫“万物之理”。

几百年前,牛顿统一了引力,麦克斯韦统一了电磁力。但这两者的理论却相互矛盾,这个问题困扰了学者们很久。

直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解决了引力和电磁力之间的矛盾,一举成名。然而,距离真正统一引力和电磁力,只差一步之遥了。

可惜,即便是爱因斯坦,也没能跨过这一步。随着原子内部强力和弱力的发现,大一统理论更是陷入了僵局。

直到杨振宁的出现。他和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把宇宙中已知的四种基本力,除了引力以外,其他三种都统一了。

这个发现简直是开天辟地,为后人开辟了一条新路。之后,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基于“杨-米尔斯方程”获得的;几十个诺贝尔奖都和杨振宁的理论有关。

“杨家将”几乎垄断了60年来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还有6个菲尔兹奖(数学界的最高荣誉)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得来的。

够牛了吧?杨振宁的厉害还不仅于此。他一生中有十三项“诺奖级别”的成果,涵盖了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多个领域。

他是世界多个国家科学院的院士,美中俄三国科学院的院士,韩国科学院的名誉院长。

早在五十年代,杨振宁在美国物理学界就是顶薪水平,年薪五十万美金,被誉为战后最伟大的天才。

按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1994年,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鲍尔奖”颁给了杨振宁。颁奖词中说,(杨振宁的理论模型)已经和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并列。

2000年,《自然》杂志评选了千年以来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学家,杨振宁榜上有名,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薛定谔等齐名。

在这些前辈早已离世的今天,称杨振宁为当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一点也不过分。这就是杨振宁。

很多人对杨振宁有意见,主要是因为他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一直到晚年才回到中国。

他们拿邓稼先来比,“你看邓稼先历尽千辛万苦回国,你却躲在美帝拿诺贝尔奖,这不是忘本吗?”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要知道,当年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费尽心思阻挠在中国工作的美国籍博士回国。

当时我国政府费了老大劲让邓稼先和钱学森回国,是因为他们搞的是应用科学,国家急需他们来研制导弹、原子弹。

而杨振宁搞的是理论物理,在当时国内科研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他回国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钱学森就说:“(杨振宁不回国)是因为国家需要他在国外,他在那边的作用更大。”

杨振宁的研究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这事儿不分国界。至于他加入美国国籍,主要是因为他频繁出国交流和访学,当时的中华民国护照出国不方便。说白了,这是没办法的事。

再来说说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杨振宁爱国吗?”当然爱,而且是非常爱。即便在美国,他也一直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他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来劝说美国总统卡特改善中美关系;

他成立了全美华人协会,让华人团结起来;无论在哪里讲课,他都不忘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他从来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1971年中美关系稍有缓和,杨振宁就成了第一个访问新中国海外华裔科学家。

清华高等研究院院长聂华桐说:“杨振宁那次回国冒了很大风险,因为中美关系还没完全解冻。很多外国科学家愿意与中国亲近,杨先生功不可没。”

同年,他还发起了保钓运动,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向世界阐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1978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推动下,中科大创办了首期少年班。

1984年到1986年间,杨振宁倡议设立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

1997年,清华大学在杨振宁的建议下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自己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去,用来引进人才和培养年轻人。

2003年,81岁的杨振宁正式回到清华大学担任全职教授。2015年,93岁的他恢复了中国国籍。

前前后后,他总共为清华大学捐赠了600万美元(相当于4000多万人民币),支持科学研究,同时还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清华大学筹集了不少研究经费。

正是因为有了杨振宁,如今清华的物理学科才成为中国最接近世界顶尖水平的学科之一。

为了祖国,他出钱出力,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

他对祖国的贡献,惠及了后世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不爱国呢?

杨振宁最被人议论的“黑点”,莫过于他和翁帆的感情。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结婚。

这对年龄相差巨大的老少恋不仅轰动全国,还引来一片冷嘲热讽,直到今天都没停过。

这些年,总有人说“杨振宁老不正经”“翁帆过得不幸福”“翁帆结婚是为了别的目的”,各种猜测和传言满天飞。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杨振宁和翁帆的故事,得从1995年说起。那年翁帆才19岁,而杨振宁的妻子是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

当时读大一的翁帆在汕头大学筹备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她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

会上她给夫妇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多年一直和他们保持通信。2003年,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去世,翁帆得知后给杨振宁写了一封慰问信。

这封信让两人重新建立了联系。一年后,杨振宁向翁帆求婚,不久两人就领了证。

在这段备受争议的婚姻中,夫妻俩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一档节目里,杨澜就问过翁帆:“你怎么确定自己对他的感情是爱而不是崇拜?”

翁帆回答说:“当一个你崇拜的男人对你表达了喜欢或者爱的时候,你很容易就会爱上他。

我只是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可以看出,她对这段婚姻从未后悔过。

而杨振宁则把翁帆称为“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一个人到了80多岁,不可能不想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

跟一个年纪很轻的人结婚,有种把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方式上延续的感觉。”

一段婚姻是否幸福,最好的证明就是两个人都在为对方改变和成长。翁帆改掉了熬夜喝咖啡的习惯,开始早睡早起。

她为杨振宁做早餐,送他去工作。杨振宁会给翁帆写诗,讲故事,甚至为了不吵到她,躲到卫生间看书。在公共场合,两人总是十指紧扣,秀恩爱。

2006年,夫妻俩做了财产公证,杨振宁只把一栋房子作为婚后财产。如果他去世,房子归翁帆居住,其他财产则归子女所有。

前不久,一则“102岁杨振宁月薪百万,工资全数上交给妻子翁帆”的消息再次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有些网友自以为发现了什么,感慨道:“原来她真不在乎那点遗产!”其实,背后的真相远比我们知道的要感人得多。

时间回到2003年,81岁的杨振宁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月薪高达百万。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工作20多年,一分钱都没拿,还陆续捐了6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

换句话说,他在清华工作这么多年,其实是没有收入的,只有荣誉。“翁帆为了钱嫁给杨振宁”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考虑到翁帆的未来,杨振宁还公开表示,自己离开后,她可以再婚。

难道杨振宁和翁帆不清楚,这样的“老少配”婚姻注定会遭到嘲笑吗?他们当然知道,但他们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在一起,并携手走过了20年的岁月。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并不是基于金钱、地位或外貌,而是两个灵魂之间的纯粹爱情。

他们的爱情,不应该受到无端的诋毁和嘲讽。杨振宁这样的大师,更不应该被那些好事者随意揣测、谩骂和污蔑。

如今,杨振宁老先生已经百岁高龄,依然活跃在科研前线。无论是他过去的成就,还是他的爱国之情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科普作家卓克曾经说过:“不是每一代人都有运气能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华人世界只有一个杨振宁,珍惜这样一位天才,其实就是珍重我们的民族,珍重我们自己。

点个赞吧,和大家一起共勉。

乐乐欧尼有话说
总有一些文字触及心灵。总有一些情话美到窒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