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青年当怀壮志,以担当为笔,在时代画卷中绘就青春华章。” 在进博会这一全球瞩目的盛会舞台,人文学院有这样一群法学青年——俞珂颖、刘加玺、陈卓,他们带着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怀揣法学专业知识,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以自身行动诠释着法学青年的使命担当,用青春的力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个人简介
俞珂颖
俞珂颖,中共预备党员,就读于法学2201,现任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法律科学商店副店长、班级团支书。累计志愿者服务时长200h+,参与金山区“金种子”挂职锻炼并获评“优秀挂职大学生”,连续两年获校社会工作优秀奖、校优秀团员等荣誉。
刘加玺
刘加玺,共青团员,发展对象,法学专业大三在读,任人文予愿志愿者管理中心主任。曾获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季军、校优秀团员、校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并主持一项省级创业项目;获院、校两级理论宣讲比赛一等奖并作为宣讲人参加教育部上海市示范宣讲,参与多项社会实践项目与志愿服务,志愿时长100h+。
陈卓
陈卓,共青团员,就读于法学2202,担任校团委宣传部副主任,负责“青春东华DHU”微信公众号与“青春东华”微博号运营,曾获“2023年青春东华传媒中心优秀学生干部”“五四评优 优秀校园记者编辑”等荣誉,参与院级优秀暑期实践项目 “水利巨构,千载续存”并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
俞珂颖
01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俞珂颖,来自人文学院法学专业,现任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法律科学商店副店长、法学2201团支书。
在思想建设方面,我重视理论,信仰坚定。入选东华大学22届华英苑学习锻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生活方面,我不忘根本,筑牢基石。学习上,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到学习与学生工作相平衡。我友爱同学,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活动,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在实践服务上,我参与金山区“金种子”培育计划挂职锻炼并获评“优秀挂职大学生”。前往遵义、井冈山、安吉等地深入乡土中国,悟红色文化、两山理论。参与爱心暑托班、2023WDCC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民族文化节等多项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00h+。
我积极加入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生工作,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提升自我。作为法学2201团支书,我嫁接起团支部与团委的桥梁,担当使命。创建团支部特色品牌,完善组织建设,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结合专业特色,累计开展多次普法活动,覆盖人次500+。团支部获评校活力团支部、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作为人文团委副书记,法律科学商店副店长我对待本职工作认真负责,进一步发挥专业所长、个人所长为学院为同学服务。及时有效学院10余项基础团务工作,顺利组织开展各类有影响、受喜爱的主题活动。
我将履践笃行继续为同学、人民服务,耀动青春之火,不负时代使命。
02
专访提问
Q:总书记鼓励青年担当,您入选进博会志愿者,自身如何理解这种担当?
A: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多形式多场合寄语青年,鼓励青年挺膺担当。我深感其中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青年担当是行动,更是态度与责任,主动将个人与社会、国家、人民紧密相连,厚植情怀,积极作为。青年,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与社会知识,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进博会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在这里,四海宾朋与中国双向奔赴,在新时代,共享未来,这恰好是一本值得我细细品味的“无字之书”,亦是我们青年展现大国担当的绝佳契机与平台。我想,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名与进博会初见的一年级“小叶子”的青年担当,是在进博会“进”而有为,“博”采众长。是要通过进博会这个“窗口”,以优质的服务,让全球伙伴看到中国友好可爱的形象与坚定的开放脚步;以挺膺的青春,展现东华学子以及中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昂扬姿态!
Q:您认为法学专业背景是否会对志愿服务能力产生独特的影响?
A:我认为法学专业背景能对进博会志愿服务能力产生独特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一是在法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思维与判断能力,能够让我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更为准确地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二是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我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在有说服力的同时也注重关心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三是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更好地激发了我们作为志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让志愿服务工作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刘加玺
01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刘加玺,目前法学大三在读。我想,我在学术研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理论宣讲中的故事,可以由“声音”链接出完整的成长脉络。
学业发展,积累知识之声。专业学习中,我希望自己培养出对法治精神深刻理解、传播的能力,曾获校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员、“尚法杯”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季军、上海市“三合一”征文评比三等奖等,并主持一项省级创业项目。专业之外,我以“优秀”等级通过Python二级和WPS二级、考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这些技能都为我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工作,发挥引领之声。作为校级青马工程“华英苑”成员,我将自己的所思所得运用在实际工作里:学院工作中,我是人文予愿志愿者管理中心主任、人文学院“一站式”社区建设学生团队负责人、人文学院学业支持团队主任,社团工作中,我是花样跳绳社社长、华韵文学社社长、东华朗诵团副团长等角色,我期待自己在学生工作中,始终能够发挥青年之声的引领作用。
朗诵宣讲,传递青春之声。获得院校两级理论宣讲比赛一等奖后,我成为东华大学第七届“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并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高校青年演讲大赛;今年十月,我作为宣讲人之一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上海市示范宣讲,在现场我听到了许多优秀前辈们寓意深刻、感人至深的事迹,深感荣幸能与时代巨擘站在同一平台上宣讲党的精神。
社会实践,践行责任之声。今年暑假我入选上海市徐汇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项目,在挂职期间我深刻体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便民宗旨;在“崇德尚法护花开,与法‘童’行向未来”项目中,我编排并演出反诈、预防校园暴力等情景剧,深入一线普法,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该项目入选团中央“法治中国青春行”专项,并被中国青年报报道,个人同时获评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之声。我参与过的志愿服务项目涵盖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并入选上海大学生体育赛事志愿者人才库;现在,我也正式成为一名小叶子,在第七届进博会的平台上,继续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亦将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继续用自己的声音,为新时代唱响青春之歌。
02
专访提问
Q:大国担当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进博会这个微观的志愿服务场景下,您如何让两者相融相合?
A:首先,强化个人担当,共筑大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大国担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个人担当紧密结合,是国家和个人责任的统一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卫生、抗震救灾等国际事务中展现的大国担当,正是建立在每一位参与者心底的个人担当之上。正如人民日报所评述:“个人担当是国家担当的基石。”每年如期而至的进博会,是展现中国推动世界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广阔舞台,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大国担当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只需强化个人担当,做好本职工作,便是向世界展现大国担当的最佳方式。我的工作,就是将这份大国担当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世界。
其次,强化集体意识,彰显大国风范。“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容和开放是我们的大国风范。”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无论岗位内容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能带给个人技能上的成长,是否会被媒体关注,我们都应坚守本职工作,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我们不在意聚光灯、不在意鲜花与掌声、不在意服务所能带给自己的加成,只在乎自己是否真的为这个集体服务做出了贡献,这正展现了个人的包容的精神内涵,与祖国向世界传递的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相得益彰。今年,我在新闻中心餐饮组茶歇岗上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我深知每一个细节都有供个人发挥的空间,比如我详细记住了茶歇点位上每一种零食和饮料的英文名称,如“面包干”“好丽友派”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为国际友人提供准确的信息。我坚信,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小岗位、无数个人的集体责任感,共同构筑起了大国担当的坚实基石。
陈卓
01
自我介绍
我叫陈卓,就读于法学2202,是一名共青团员,目前担任校团委宣传部(青春东华传媒中心)副主任,负责“青春东华DHU”微信公众号与“青春东华”微博号运营,曾获得“2023年青春东华传媒中心优秀学生干部”“五四评优 优秀校园记者编辑”等荣誉称号,参与院级优秀暑期实践项目“水利巨构,千载续存”并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
2022年9月,我加入校团委宣传部,开始负责运营校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东华DHU”,主要工作为策划提出选题、撰写排版推送等工作,期间产出一系列推送文章,曾撰写了《中国大学生在线:东华时尚传播助力盐津味道走出大山》《东华,遇见“繁花”上海》《松江校区光盘行动来了!!东小华喊你一起吃光光》等四五十余篇推送,平均阅读量1000+次,期间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外滩亮灯”活动,全程负责了外滩大屏亮灯文案线上征集,以及现场出图的宣传工作,《外滩再为东华人点亮!!!“东华与ta,想说的话”亮灯文案火爆征集啦!!》《24日晚8点外滩亮灯,就现在!!!》两篇推送均达到了4000+与9000+次的阅读量。在任期间,主持制作了“水木年华歌友会”“东华美食文化节”活动的宣传推送和发票通知,并将一线报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方式传达给全校师生。
在2023年暑期我参与了人文学院的暑期调研项目,担任新闻稿撰写,新媒体传播和实地考察的工作,项目“水利巨构,千载续存”获得了院级优秀暑期调研项目奖项,新闻稿作品《探寻“环太湖发展高地 长三角经济强县”格局带动长三角经济增长路径》《体悟水利千载明治 探寻太湖治理良策》在中国青年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得以登刊。
学习与工作之余,我喜欢漫无目的的走路,在上海,或是不同的城市走路,伴着黄浦江的灯和西湖的风,走过江南的水和北方的山,旅行的意义在于发现与记录。
02
专访提问
Q:您希望在这次志愿服务中,在沟通能力、国际视野或者其他方面有怎样的提升?作为法学青年,这种成长又会对您未来的法学相关事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A:每当加入一个组织或者参加一个活动时,我不会想“它”能够给我带来什么,而是我能给“它”带来什么。能够走进“四叶草”感受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能成为“小叶子”站上国际舞台,能迎接来自四海的来访宾客,我自身就已感到十分荣耀和自信。我希望能在志愿工作中展现东华人的积极风貌,也能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作为东华大学的一个代言人,我希望能够为校增光,用自己的光与热,为世界留下一个有素质、有激情、有热爱的东华青年形象。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学生,我认为法律并不是束之高阁的,反而是需要广为宣传的,需要平易近人的。并不是让所有人都熟读民刑诉,而是将法律的精髓融入生活——作为校园官方宣传部门的一份子,我希望在新闻中心工作的这段时间,能够将东华法学人的“严谨”、“务实”、“开放”的精神融入在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像祖国一样兼容并蓄地吸收来自各个地方的见识与思想,同时也将这份“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带到我的未来,在为祖国健康工作的五十年里,以“开放进取”为底色,永远张开双臂,永远追求创新。
向前进,博青春——如果说进博会是中国开放历史的一个章节,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故事的记叙中,走进“四叶草”体验前沿科技,切身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和人类科技的进步,让我更加肯定了学习的价值,未来我也将带着更多的热爱探索未知。我希望,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也一定都是幸福快乐的!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进博走向世界!
结/语
俞珂颖、刘加玺、陈卓三位同学,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实践是个大学校”的深刻内涵,让法学之光在进博场馆闪耀,奏响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歌!
—END—
文案丨俞珂颖 刘加玺 陈卓 徐凡淇
图片素材丨俞珂颖 刘加玺 陈卓
排版丨曲文雅
责编丨刘加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