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轩:怀念母亲

文摘   2024-09-09 06:00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幼年记忆中,我家院子里种有四棵槐树,盛夏之际,槐荫如盖。每天午时,母亲都领着我们兄妹三人围坐树下,共进粗茶淡饭。枝头树叶茂密,蝉声如歌。光怪陆离,如梦似幻......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大方的传统农村女性。

自打记事儿起,我家虽然是普通农户,但是非常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简朴的房间井井有条、窗明几净。

母亲一生共养育了我和弟弟、妹妹三个子女。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印象中只有每年的麦收和过年他才会回来几天。所以教育我们的重任就落在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身上。她用自己的勤劳善良教育我们知理明事,健康成长,把我们照顾的无微不至。虽然穿的都是她用织布机织的粗布衣和自己戴顶针做的粗布鞋,但无论什么时候,我家几个小孩总是村子里最整洁的。

回想儿时,每天晚饭后,我就着煤油灯写作业,母亲就笑吟吟坐在旁边纳鞋底、缝补衣物,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认真念书,长大做个有出息的人。有一次我凑油灯太近了,把头发都烧着了,一股糊味把她吓坏了。由于常年点煤油灯,所以我的鼻孔总是黑乎乎的。

母亲对我们又是严厉的。那时候弟弟妹妹还小,都比较听话。可面对调皮捣蛋的我,从小没有上过学的她多次好言教育无效后,不得已只能棍棒伺候。有一年夏天午后,我学着小伙伴的样子在堆满干燥玉米秸秆的厨屋旁抽起了丝瓜杆,差点把房子点着,要不是发现及时,肯定引起火灾。闯下大祸,气的母亲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边打边哭拿扫帚把我狠狠收拾了十来分钟。疼的我呼天不应,叫地不灵,龇牙咧嘴、惨不忍睹。

这顿打让我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

而今已年过半百的我,却常常真想让母亲能再打我一次。

每年的春耕夏收是农民最忙的时候,那时候我才八九岁,也得当半个劳力使。春天就得拉着地板车往地里给庄稼拉粪,初春的农田地很鲜乎,我的力气又小,母亲在后面弯着腰使劲推着,到了地里,她再用铁锨撒到地里,好让庄稼长得更好。

两行深深的车轮印子留下我苦难的回忆。

农民以农为本,每年夏天收麦的时候,学校会放几天麦收假。母亲会把姥姥提前接过来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升起来之前,母亲就带着还没有麦穗高的我拿着镰刀一起去割麦,麦芒扎的身上道道血印,浑身疼痒。年幼的我割的又慢,又不敢抬头,真不知道长长的麦垄要割到什么时候。唯一的纪念是左手大拇指至今还有一道镰刀留下的疤痕。

秋收秋收,愁断眉头。秋天到了,刚掰完玉米没多久,又要收地里的红薯。收红薯简直太麻烦了,得先用铁叉把红薯从地里挖出来,除去留出放进地窖存放的以外,要用苏子(一种类似现在厨房用的切片机)一个一个刮成片,然后摆放在田地上。等到第二天晾个半干,收回家摆在院子里彻底晾干装进麻袋。这是我们的主粮,可以熬红薯、烤红薯、蒸红薯,总之可以吃到第二年。

中秋节左右的夜里已经很冷了,那时候弟弟五岁,妹妹还不到三岁,母亲把他俩放在家里不放心。我们村里就发生过大人在地里干活,猪把年幼的孩子咬死的事。就把他们用被子包好放在我们干活的身旁。月光下,母亲低着头不停刮红薯片,我一趟又一趟去摆到田里。抬头看到高悬在夜空的月亮,清寒高洁,明净无比,似乎真能看到广寒宫里的嫦娥和埋头不停捣杵的玉兔。而身边的弟弟妹妹早已鼻息安和,酣然熟睡,进入梦乡。古人说“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真是那样。

83年3月,我们跟随父亲来到位于濮阳的中原油田钻井一公司钻前大队,那时候油田还处于开发初期,农副产品供应远远不足,母亲就在院子里搭起了鸡窝养鸡,这样就保障了全家的鸡蛋,我记得每天下午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剁碎满满一大盆青菜喂鸡。为了减少开支,母亲在院子里种满了菜,每年夏天,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挂满枝藤,冬天则是白菜、萝卜、蔓菁居多。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勤劳真是无与伦比,这都成了留给我们美好的回忆。

母亲在油田属于大集体家属工,从事的都是挖沟、扛运电缆等重体力劳动。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带上两个馒头、一点咸菜,挎着一个水壶去前线,晚上八、九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来。90年的夏天,有几次母亲身体不舒服,我替她去参加劳动,炎热的烈日下,吹的风都是热的,挖地沟一口气就是两三个小时,没干过这活的我当时没一会儿手上起了好几个泡。这种常年的劳动也让母亲本来就消瘦弱小的身体越发不好。

91年5月我参加工作以后,每个月除了留出基本生活费和学习用品费,全部交给母亲。她都是给我存起来,叮嘱我不要乱花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说以后结婚的时候要用很多钱。还总说让我早点找对象,趁她身体还好,可以帮我带带孩子什么的。

可是她最终没能看到那一天。

去年的初夏,我回了一趟老家,一个人站在那几颗老槐树下,透过时光的窗口,在眼前似乎又看到了儿时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她还是那样年轻、美丽,迈着轻快的步子边为我们摆放碗筷,边喊我们快来吃饭......

可这已是 40 多年的事了。


卉声卉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