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推动海关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12月4日,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
组织海关总署普法讲师团
赴大连海关所属丹东海关
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主题宣讲活动。
接下来请跟随小编的脚步,
共同回顾那些值得铭记的精彩瞬间吧!
本次活动在大连海关关区内全程直播进行。
大连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朴明华致开幕词,
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法制协调处处长孔玥讲话,
丹东海关党委书记、关长郝彦洪主持活动,
为这场酣畅淋漓的普法盛宴拉开帷幕。
参观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 ✉ ✉
1954年,西子湖畔,
毛泽东同志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
编就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
史称“西湖稿”。
毛泽东同志当年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
如今作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外开放,
这是全国第一家宪法类纪念场馆,
也是首家“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普法大讲堂
活动期间,总署普法讲师团开展
“点菜式”普法专题讲座,
精准定制普法主题
针对前期调查收集上来的疑难问题
与普法盲区展开专题授课。
专
题
授
课
向左滑动翻页
精准滴灌服务对象
南宁海关 李见伟
以《依法合规 高效便民 共筑口岸良好营商环境》
为讲座主题,现场“搭脉问诊”答疑解惑,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点击照片翻转
在丹东贸易集市分会场,
邀请50余家企业代表共同参与,
为商行、合作社、边民代表量身定制一场
“送法进基层”法规宣讲活动。
原创情景剧
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
大连海关所属丹东海关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通过挖掘基层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秉持“人民海关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打磨编制成化解争议舞台情景剧,
从小切口讲好海关“枫桥”故事,
于细微处传播海关法治“强音”。
《青“枫”徐来》
青“枫”徐来,浸润人心
模拟案例通过执法过程中发生的三个小故事,展现烟台海关在青“枫”工作室这一首批全国海关“枫桥经验”特色推广单位的带动引领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温暖真情传递给群众的生动实践。
《特殊的苹果》
一颗初心,一生使命
70年多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新中国的和平浴血奋战,坚守国门;70年多后,驻守边关的关员们坚持“人民海关为人民”的理念,在把好国门的同时,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化解争议的一把“金钥匙”,用他们的方式坚守国门。
现场观众分享体会
丹东海关业务规范科 胡月:
作为一名海关基层法治工作者,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就是精准和解渴。我们上午一起参观了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规范执法行为的讲座,观看了两场精彩的“枫桥经验”情景剧,各位老师精准聚焦到新法修订的热点和执法过程中的难点,精准聚焦到基层执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处理化解矛盾纠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为我们边关的法治建设工作解忧解渴。
丹东海关企业管理科 王加冕:
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专业”又很“接地气”。“专业”体现在各位专家老师在知识讲授上专业和权威,“接地气”体现在普法形式的多样,便于我们理解接受。今天的活动,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五四宪法”制定的前世今生和其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也让我认真学习到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对于适应形势变化和实际需求,对保障国家发展对外贸易,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更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规范行政执法,坚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到边关法治建设日常的现实意义。
会场内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通过情景剧的精彩演绎,
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由大连海关法规处副处长肖向民进行点评,
总署政策法规司法制协调处处长孔玥总结发言,
为这场别开生面的宪法宣传活动画上圆满的句点。
“宪法日”话宪法
此外,丹东海关通过现场设立法治文化展板,
大屏幕播放原创普法微视频,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本次活动以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主题,聚焦边关的法治需求,
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优势和力量,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和群众“急难愁盼”,
持续提升法治宣教效果,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
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供稿单位丨法规处 丹东海关
编辑 | 肖向民 何晓威 胡月
值班编辑 | 兰晓东 赵亚松 梁宸 陶慧苑
审校 | 陈钢 李炎女 曲俊
微信号 : dlhg_mhlt
●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