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巷一头连着大西路,一头通向同鑫里,300多米长。这个听起来颇具亲切感的巷名,与镇江的回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在镇江,回民有着围寺而居的习俗,而爸爸巷旁是山巷清真寺,这一带逐渐形成了回民聚居区。爸爸巷便位于这样的聚居区内,因巷内多为回民居住而得名。
01
民族交融
据清真寺会长薛龙和介绍,“爸爸”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应翻译为“巴巴”,原为对家族里男性长者的尊称。如今随着社会交流的发展和地域的不同,其词义也在扩大,伊斯兰教的圣贤学者、领袖、老师、监护人等都可以称呼为“巴巴”。
在历史长河中爸爸巷曾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机构和人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西路一带的巷子有很多居委会,像九如巷居委会、万家巷居委会等。现在的爸爸巷15号就是以前的爸爸巷居委会。”薛龙和告诉记者,以前大一点的巷子都有以其名字命名的居委会,直到2000年左右才统一合并为杨家门社区居委会。
爸爸巷还有新苏印书馆的前身。回族居民戴百川在亲友资助下,在爸爸巷内开办了一家小型印刷厂。1929年江苏省会迁至镇江后不久,他与同仁合股,将印刷厂迁到大西路鱼巷对面,并取名“新苏印书馆”。在1937年淞沪会战时,戴百川一度利用新苏印书馆的设备,每晚自费出刊《快讯》报道电台所播之前线新闻和战况,发到民间,深受群众的欢迎。
02
共荣共长
爸爸巷,这条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古老通道,不仅见证了镇江的沧桑变迁,还孕育了众多优秀的历史建筑。其中,笪氏民居便是代表之一。今年78岁的邹阿姨住在里面几十年了。她说,笪氏民居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这座房子结构独特,为三进三出式布局,拥有宽敞明亮的房间和精致典雅的装饰。更为难得的是,它还拥有一前一后两个小花园,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休闲空间。
回忆起往昔岁月,邹阿姨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刚搬进这座房子时,这里可热闹了。最多时有十几口人共同居住。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聊聊家常,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时窗户都是传统的八仙窗,既美观又实用。天冷时,他们会将窗户拆卸下来清洗和保养;而到了夏天,则再重新装上,以抵御酷暑。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年轻人逐渐离开了这里。如今这座民居里只剩下三位老人居住。日常相处中三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相互扶持、彼此关照,早已把对方当成了自家人。
03
写在最后
岁月静好,小巷绵长,爸爸巷以独有的方式,静静地诉说着民族交融、共荣共长的故事。
文字:卞婷婷
视频:孙力 卞婷婷
海报/编辑:何冰
校对:朱超
审核:杨佩佩
对于爸爸巷
大家都有什么印象和故事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