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ICU)内需要较长时间正压通气或气道护理的病人;
辅助从正压通气或气道支持状态“脱机”;
气道保护,如痰液聚积,呕吐和咳嗽反射减弱或缺乏,吞咽不充分;
病人不需要在病房之间来回移转,因为此操作可以在ICU或有监护的环境下进行,无需内科和外科大夫之间的过多配合。这方法比传统开放式技术更加简便、快速,而且并发症显著减少(Van Heurn等,1996);
与外科手术气管切开方式相比,伤口感染发生率下降,愈合后疤痕更小。(Worthley & Holt,1992)。
无菌手套、手术衣、各种手术用铺巾和纱布;
适当大小的带囊气管切开套管和一个小一号的套管,洞巾,固定带和气管扩张器;
清洁皮肤的溶液和0.9%生理盐水棉签;
经皮气管切开套装;
无菌钳;
一瓶含1:2,000,000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
纤维喉镜/气管镜,需要使用纤维喉镜和光源以确保气管切开套管位置放置正确。
病人应在有心血管和呼吸监护的重症监护环境中,应准备好吸痰和急救设备;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是否在正常范围。根据需要调整。
操作前3-4小时停止经口或由鼻-胃方式进食,并在操作开始前经鼻-胃管(如果存在)抽气。
应有第二位麻醉师、重症医师或耳鼻喉科医生维持并监视病人气道。
除非有禁忌症,病人应位于仰卧位,用枕头支撑颈部和肩部,让颈部完全伸展。
用拇指和食指标出甲状软骨位置,并标示下列生理解剖位置。
急诊外科气道处理; (急诊状况应采用环甲状软骨切开术较适当,安全)
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解剖学指征不能准确确定);
气切部位已感染;
气切部位已恶化;
无法确实标定生理解剖位置。
甲状腺扩大;
气切部位已进行过外科手术,例如甲状软骨切除;
易导致出血的因素,例如抗凝血剂治疗。
增加皮下气肿的风险(从气管泄漏出来的气体更容易在周围的皮下组织聚积,而不是逸出到空气中);
导管与瘘道“紧密”相接,因此如果发生早期(0~5天)导管脱出的情况,就很难重新置管。
如出血发生,直接加压法可控制大部分情况。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必须采用外科手术切开伤口、止血;
手术过程中损伤导丝,会影响手术进行。
只有下列情况下可以继续进行
(a) 受损部分仍可推进气管内;
(b) 仍有足够长度导丝未受损。
如果导丝无法复原,需再拆一组产品或导丝。
导丝扩张钳可能在手术过程中造成高度压迫力。所以使用时,钳臂可能弯曲、或是钳尖咬合不正造成损伤。这些状况发生时,扩张钳须丢弃,无法再使用。
未受损的扩张钳可重复使用,消毒方法比照目前消毒一般外科器械之方法和准则。
同经皮气切的适应症。
可以用于以下常见情况,如头颈部手术后的咽/喉/口水肿。
解剖结构不正常,无法安全施行经皮气切。
凝血不正常。
需要将情况不稳定的ICU病人来回运送。
有报道认为由于组织损伤较多,可以增加感染和伤口破裂的机会(Worthley & Holt,1992)。然而这在伤口较小的经皮气切过程也可能发生。
操作由外科医生完成而非重症室医生完成。这需要内科医生的协作,并等待手术室。
与气管狭窄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见(Law等,1997)。
出血(轻微或严重)
位置错误——插入气管前组织或主支气管
气胸
因气囊疝而造成的套管阻塞。
套管被分泌物阻塞。可以突然或渐进发生。极少在有充足的水合作用、湿化和吸痰情况下发生
气切瘘口部位感染
支气管感染
由于气囊过度充气造成的溃疡、狭窄和其它症状,使气道软化
由气囊充气不对称、过度充气或套管移位(固定带过松或病人移动)而造成的粘膜溃疡
气管切开套管在肥胖或疲劳的病人有阻塞的风险,因为这些病人难以伸展他们的颈部
气管-食管瘘道形成。
当气切套管移位时,气管内的肉芽组织可能引起呼吸困难
气切部位存留窦道
气管扩张
气囊部位气管狭窄
需要处理的结痂
使用过程流畅,避免误操作造成的损伤
多种型号可供选择
扩张钳可重复使用,有效控制费用
操作流程顺畅,确保精度和安全性
简化物品准备步骤,降低感染发生
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来源| 前茂
编辑| 陈颖
审核| 罗越 吕传柱
合作或投稿请联系公众号管理员:姚老师
微信号:orliyao
电话号:19382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