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的张家唐匾在洛阳景山“重现”

文摘   2024-12-16 11:39   河南  

       匾额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符号,集“字、印、雕、色”之大成,是中华古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被誉为亭台楼阁的“眼睛”。
       千百年来,中华匾额把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用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近日,失传近1000余年的大唐高宗皇帝李治御书《百忍义门》匾额,在北京、洛阳两地志愿者们近6个月的共同努力下,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顾县镇中宫邸村张家小院成功复原,并在顾县镇景山公园亮相首展。

        据了解,该《百忍义门》御书唐匾,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录有其事;该匾是大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十月,唐高宗皇帝李治亲笔题写后,御赐河南寿星张公艺家族的“九世同居”优秀家风旌奖匾额,距今已有1359年历史。
       后因战乱、匪患和客迁等诸多原因,唐高宗御书《百忍义门》匾额在张家损毁遗失,踪迹难觅,迄今已失传1000余年。
河南张家《百忍义门》唐匾的失传,不仅是张氏千年家风传承方面的一项文化信物损失,更是中原优秀家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缺憾!
      研究资料显示,张姓堂号“百忍堂”,是大唐高宗皇帝御赐堂号。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的数据,目前国内张姓人口总数约为10717万人,全球张姓总人口超1.2亿,其中约2000万张姓同胞旅居海外。
       《旧唐书》记载:“寿张县张家庄村张公艺(577-676年,寿99岁,今河南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处;九世聚族同居,眷属九百口,住房四百间,依然合产共爨(意即“灶”),每旦鸣鼓会食,群座广堂,髫髦未冠,列入别席,内外礼让,上下仁和,局面罕见,震动朝野。
       唐高宗皇帝甚是好奇,于麟德二年冬十月偕皇后武则天和文武百官在登临泰山封禅归来之后,亲自到寿张县张家庄村登门访贤,询问其治家之道;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并详细说明了《百忍歌》的具体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高宗听后倍受感动,潸然泪下,十分赞誉,御赐张家堂号“百忍堂”,并敕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亲书 “百忍义门”四字匾额相赠,敕修牌坊百忍义门。
       为了让天下人都来学习张家“礼让齐家”的美德,高宗降旨让其兄弟十人分食十道,客迁十方。于是,除张公艺守河南道祖茔(留守桥北张村)外,其他兄弟九人分赴关内、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九道定居,时在乾封年间(666-667年)。从此,这个大家族析居全国各地,并以“百忍堂”为堂号。
       张氏一族以“百忍”为家训,九辈同居,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倍受历代人们尊敬,传为美谈。民间神话影视剧《天仙配》中“玉皇大帝张百忍”的故事人物原型,指的就是唐代河南道寿星张公艺。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张公艺的百忍“可以观物情之变,可以挫奸邪之机,可以持刑赏之公,可以蓄威德之固”。民国初年,湖州蔡振绅编辑的《德育课本》风行于世,其中就有“公艺百忍”的故事。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在谈到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就举张公艺为例,认为“忍”乃做人处世的重要品性。
        作为一介平民百姓,张公艺以《百忍歌诀》治家有道,兴家有方,九世同堂,同爨不析,其事迹载入正史褒奖,其家风受到皇帝赞赏,其家训影响后世千年,这个“了不起的历史存在”,也留给今天的我们许多的启迪和启发。
       唐高宗赐匾张家百忍堂的家风故事,我从小就听爷爷经常说起,耳闻多年,记忆深刻;我们中宫邸村就是唐高宗景山行宫的遗址地而得名,唐高宗太子李弘的唐恭陵,也就在我们家农田旁边。
       部队退伍后,有幸参与了几次张氏家风文化交流研讨会和百忍堂全球宗亲文化联谊活动,拜访游览过几处知名的张氏家祠,包括濮阳市台前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等等,但却发现都有一个缺失小遗憾!
       什么缺憾呢?就是唐高宗御书御赐张家的《百忍义门》匾额。这块唐匾张家老少是久有耳闻,并且有史可查,有据可依,但却始终都未曾见过唐高宗御书唐匾的真实面貌;哪怕是唐匾的复制品,也难得一见,很少听闻。
       现存濮阳市台前县张家祠堂的《百忍义门》石牌坊四字匾额,是原中央组织部老领导张全景先生应邀补写题刻的。
       张家这块御书唐匾的失传,我个人觉得缺憾外,也几乎可以说,是全球一亿多张姓同胞在千年百忍家风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普遍性缺憾!于是,我就找了长辈亲友商议,想把唐匾在偃师老家复原再现。”武警部队退伍老兵、中宫邸村唐匾修复志愿者张帅佳向记者说。
       参与唐匾修复的另一位志愿者都凯路介绍说:“洛阳市偃师区是全国知名的“书法之乡”,偃师的“金石拓印技艺”也早入选国家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保护项目;唐高宗御笔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在偃师区南景山之巅的唐恭陵屹立千年。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能否通过金石拓片、碑帖组字和火笔漆画的方式,把唐高宗御书《百忍义门》匾额在偃师区复原再现?成为了摆在志愿者团队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使命和新挑战!
       在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故事》智库专家孙吉山教授帮助下,通过拜访陈明耀、李建升、胡树青、柳喜功、都利坡等民间文化学者,搜集整理景山唐碑一手图文资料,最终确定了“御书唐匾《百忍义门》”的设计模板和复原方案,并分三次付诸实施,最终复原成功。
      “御书唐匾《百忍义门》在偃师区顾县镇的复原再现,很好的填补了中原家风文化研究领域《张氏家族千年唐匾文化信物》方面的一项空白!这块复原的御书唐匾,不仅是河南洛阳人民送给全球一亿张姓同胞的一份精神厚礼和文化美食,更是夏都父老和西亳乡亲,对全球亿万张姓同胞、侨胞的点赞祝福、真诚邀请和深情呼唤!我们的口号是:老家河南、根在河洛、情聚偃师、美遇景山!欢迎全球张氏宗亲同胞到老家偃师寻根、认亲和游览!”偃师区道德模范、河南光大管业公司原董事长张敬业高兴的说。 

       此次千年唐匾《百忍义门》在洛阳市偃师区的复原再现,对于河洛地区优秀家风文化的更深入研究、传承,以及世界张氏文化寻根联谊活动在“老家河南寻根河洛情聚偃师美遇景山”的文旅项目对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文 都正亮    图   张帅佳   都凯路)

张姓祖根
将为您及时提供图文并茂的世界张氏总会的庆典盛况;及时发布世界各地张姓宗亲的活动信息;及时上传张姓家族活动视频;及时分享张姓渊源、张姓名人轶事、张姓家谱家训、张姓企业家创业经验等。全球张姓一家亲,欢迎关注张姓祖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