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爱国爱岛 观风测雨——走进三沙市气象局

时事   2025-01-14 20:26   北京  


岁末年初,记者跟随前往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轮换值班的三沙市气象局副局长黄明旺,跨越蔚蓝南海。

北纬16.8度、东经112.3度,这是永兴岛的地理坐标。距离北京2680公里、海口452公里、三亚339公里……三沙,我国最南端的城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自1957年7月1日起,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为国守岛、观风测雨。从最初只有简陋的观测场,到西沙气象雷达、西沙国家气候观象台“矗立”海岛,再到建成临近、短时、短中期到延伸期时效的无缝隙海陆一体化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南海风云变幻越来越清晰可测。

今天,“新春走基层”报道组就将掬起68年来三沙历史中的一捧浪花。

上岛

海南澄迈人黄明旺是在50岁时上的岛。

2024年9月13日,黄明旺从海口出发,第一次到达三沙。“上了岛,就要守住祖国的‘南大门’。”彼时,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海口、文昌,余威刚散。

云飞浪卷的南海上,风云变幻莫测。地处南海台风走廊的三沙,夏秋季经常受到台风侵扰。

一个月之后的10月下旬,台风“潭美”靠近,三沙市气象局持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主动融入地方党委、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全过程,重点针对台风开始影响、影响最强时段和影响减弱时间等开展精细化服务,并利用“海南省气象决策系统”开展台风风圈影响和离开岛礁时间等预报服务工作。

气象服务工作受到三沙市领导的肯定:在应对“摩羯”形成三沙防御台风优秀样板后,本次服务又为三沙防御近十年来正面袭击西沙最强台风“潭美”发挥重要作用。

唐海荣也是海南人,老家在万宁,19岁上岛。

作为女儿,她的父辈以渔业为生,也让她自小对大海十分亲切。现为三沙市气象局监测网络科科长的唐海荣,对23年前上岛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2002年8月,唐海荣坐上“琼沙2号”补给船,在海上颠簸15个小时后,登上了永兴岛。“当时吐了一路。”唐海荣说,那时永兴岛生活条件较差,没有网络,通信不便,岛上的人一心盼着补给船带来食物、信件,“补给船来了就像过年一样,全岛的人都去码头迎接。”

再往前回溯。1957年,年轻的汪海泳第一次登上永兴岛,他曾是广西涠洲岛气象站的副站长。彼时永兴岛尚未扩建,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徒步绕岛一周只需要几十分钟。这个岛还有一个别名叫“茂林岛”——岛上林木深密,长得最粗大的是抗风桐。

在这一年,按照国家部署,气象部门着手建立西沙群岛气象站,并计划在7月1日8时开展观测。6名气象工作者先后登上永兴岛,首要任务是为观测场选址。

汪海泳在岛上跑了整整两天,最终选出一块视野开阔、地势高、长满抗风桐的空地。但这时距离7月1日仅剩13天,他们需要清除两三百棵大树,建好临时观测场。

永兴岛没有四季,年平均气温有27℃。在早已进入盛夏的6月,烈日炙烤下,短短几分钟就能晒爆皮。挪走数量巨大的树木本就不是易事,半径过大的树需要两人合抱,砍成几段才能扛走,经常要到后半夜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他们还要见缝插针安装百叶箱等仪器。

终于,观测报文在7月1日顺利发出,西沙群岛气象站成为永兴岛上最早的政府部门。

……

不只有老一辈的坚守。近年来,上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85后”张建青上了岛!来自甘肃平凉的他已扎根海岛15年,2010年,张建青在和同事黄俊飞的协同配合下发挥技术专长,没有再因为雷达故障让厂商上岛维修。如今,他已成长为珊瑚岛气象站副站长。

“95后”王国章上了岛!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后,他完整体验三沙各岛礁巡检、修理、更换设备的“必修课”,并潜心科研,其关于台风的论文发表在SCI期刊上。

“00后”兰之馨上了岛!从黑龙江七台河到三沙,2024年7月入职后,东北姑娘小兰在父母支持、同事帮助下,迅速成长,力求在每一次预报服务中做到最好。

驻岛

7时30分,初升的太阳越过海平面,阳光照在位于南海深处面积仅0.31平方公里的珊瑚岛上。珊瑚岛气象站办公楼前的简易升旗台上,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是只有驻岛两个人的升旗仪式,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启。

交通的艰难,物资的短缺,不惧!

生活的孤寂,烈日的炙烤,不悔!

“人在,岛在,国旗在。”在三沙市气象局党建活动室里,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留下的誓言犹响耳畔。

在广袤南海上,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去年,在超强台风“摩羯”的猛烈冲击下,北礁气象观测站设备出现故障。唐海荣说,北礁地处台风 “必经之路”,站点资料非常珍贵。

为此,气象部门积极与三沙市应急管理局沟通,市应急管理局于2024年11月15日至16日安排岛礁气象观测设备维护保障专项船,市气象局成立抢修小分队,协同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抢修任务。

搬运60斤重的电池到灯塔顶,检查设备、进行排水、更换电池、测试应用……早上7时出发,大船靠不了岸,就换冲锋舟继续颠簸前行,10时方才抵达。在队长黄俊飞的带领下,大家克服高温、晕船等困难,在没有信号的北礁,连续奋战8个小时完成设备修复工作。最终,“比预计时间提前1天,北礁气象观测站两套观测设备得以正常运行。”

夕阳下,几位小伙子在北礁用比V的手势留下照片。

今年28岁的王国章回忆,那是2020年夏天——在工作不到一年时,他就参加了一次出海巡检工作。在10天时间里,他跑了琛航岛、晋卿岛、北礁、金银岛等7个岛礁。

“刚乘船出发去北礁,天气还不错,非常兴奋。”王国章说,这股新鲜感很快被繁重的工作冲散——8个60斤重的电池,他们要一步步抬到站点进行更换,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紧张且不停歇。

每年4月至9月,南海夏季风携带着充沛水汽,从西南吹来;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冬季风从东北吹来。

“风太大,船就不能出海。因此我们建了气象服务群,把海事、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及渔民等岛上服务对象都纳入群里,每天发布气象专报,提前提示大风等天气情况。”三沙市气象台台长邢俊说。

如今,基于速度的分时分段航线预报已成为三沙船务、海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依据。在30余条固定航线预报中,涉及三沙的航线主要包括清澜港—永兴岛、三亚—晋卿岛、清澜港—晋卿岛、永兴岛—晋卿岛四条主要航线,市气象局会基于航行速度演算船到达各航路点时间,再提供整个航线上不同航路点的预报。

“以清澜港—永兴岛航线为例,航线距离180海里,我们计算船只到达各航路点时间,提供当日18时、21时、24时以及次日3时、6时的不同航路点上的天气预报。”邢俊说。

以前,渔民去西沙、南沙,靠的是前人记录航海经验的“更路簿”。而今,更路簿中的气象经验被天气预报代替。

爱岛

三沙有“四高”——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辐射。

尽管地处热带,唐海荣却很少穿短裤短裙,即使睡觉也要穿上长裤或戴上护膝,否则就腿脚痛到睡不好。“这里的湿度常年在百分之八十以上,风湿骨痛是痛进骨头里,抓都抓不到。”她说。

要走吗?她生出这个疑问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舍不得。

站上有互相鼓励的益友,有她亲手安装调试的设备,有她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68年来,气象工作者积累了连续、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初步建成覆盖南海大部分地区的综合观测网,建成临近、短时、短中期到延伸期时效的无缝隙海陆一体化监测预报预警业务。

“三沙海洋气象观测为区域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曾这样评价。在他看来,三沙科学地位重要,应发挥区位优势,在多圈层观测研究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早期上琛航岛,没有地方吃住,直接睡在码头,和蚊子“亲密接触”;台风季停船断粮53天,没有蔬菜补给,下海抓鱼做成鱼干配稀饭,“就差啃树皮了”;邢俊在珊瑚岛突发急性阑尾炎,等不来船,南海救助局派出直升机几经周转运回……每个人说起岛上的经历,像翻开了一本惊险传奇故事书,生动而难忘。

在“来不及孤独”的南海,唐海荣的微信头像是在三亚读书的儿子画的画,微信名是“唐李子”,“这个‘李’代表丈夫”。谈及家人,刚强的她有些动容。

一直到本世纪前十年,三沙的条件都非常艰苦,吃饭、喝水、洗澡都是难题,到2012年设市后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才逐步得到改善。

自此,三沙市气象局也迎来了气象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如今,西沙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三沙海洋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戴永久院士工作站等纷纷落户,形成“一基地一台两站”的科技创新平台。自建站以来,院士工作站开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3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开展联合技术攻关4项,取得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发表SCI一区期刊论文6篇。

张俐莉是唐海荣去年收的徒弟,作为入职新人,她积极学习、提升能力。“新来的年轻人成长很快,他们不仅继承了老一辈的优秀品质,还在科研创新方面很有热情,也有好的想法。”几乎带过所有观测新人的唐海荣评价。

在告别永兴岛前,记者还获悉一个喜讯。

王国章、张俐莉是一对相爱超4年的恋人。他们的婚礼将在今年举行。从同学到恋人,生活中,帮一把;工作中,扶一下。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了彼此的依靠。

爱国爱岛,以岛为家。三沙,又将有好消息传来!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王亮、侯彦斌、王晨
编辑:孟祥宇

人民法院报
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