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当好排头兵 奋力强省会

民生   2025-01-06 17:07   云南  



  日升月恒,江海奔流,时间的脚步从不停歇。十年来,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当好排头兵要求,深入落实“强省会”行动,致力于构建实力春城、温馨春城、开放春城、绿美春城、幸福春城、效能春城。


  十年砥砺,奋进不息。昆明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赶考的身影处处可见,将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春城儿女接续奋斗,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昆明城区。张成 摄




聚力向新
产业强市迈出新步伐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两次调研昆明,对云南、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寄予厚望。在云南坚定不移推进“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实现过程中,昆明奋力体现省会担当,积极贡献力量。


  2022年6月,位于安宁工业园区的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不到60天,仅用4个多月就实现投产,刷新了产业建设的昆明速度。


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期项目在安宁工业园区建成投产。雷桐苏 摄


  两年多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随着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行业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已然诞生……


  这是速度和效率在春城大地碰撞出的火花,是昆明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依托磷矿、锂矿、绿电等优势资源,昆明努力把特色资源发展成为优势产业。随着云南裕能、西南铜业异地新建,宇泽半导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杉杉、康乐卫士、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昆明形成了化工、冶金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培育新能源电池、稀贵金属、信息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一个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呼之欲出。


  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了云南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贝泰妮集团成为全国功效化妆品第一股;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西部最大智能制造工厂……新兴产业成为昆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形成昆明高质量发展合力。


  近年来,昆明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2023年,昆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64.76亿元,较2014年增长111.82%。


找准坐标
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找准自身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大力建设“辐射中心、开放春城”,奋力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老铁路运营3年多以来,不仅把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跑出了加速度——联运运输范围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运输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3000多种;“中欧、沪滇、湘滇、云贵”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行;中老铁路累计开行超10万列,运送货物超5000万吨、发送旅客超4400万人次……


  依托中老铁路,昆明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从抓紧落实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落实承接产业转移3个方面,不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奋力打造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新通道的“动力之芯”。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即将驶入中老铁路勐腊站。杨紫轩 摄


  2022年5月,昆明打破地域和政策壁垒,全面托管磨憨,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这一独具特色的托管模式,让昆明与磨憨跨越山川实现双向奔赴,也让昆明市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在全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昆明市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健全昆磨联动发展机制,加快磨憨智慧口岸建设,完善口岸功能、做强口岸产业、提升通关效率,推动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出台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在磨憨优先落地。


  2024年1月至10月,磨憨完成投资47.92亿元,同比增长259.60%;进出口货物总量完成765.12万吨,同比增长13.16%;进出口货值总额完成445亿元,同比增长12.41%;辖区常住人口从托管之初的2万人迅速增加到约3.5万人,口岸城市初具雏形。


逐绿而行
守护绿色发展高颜值


  冬日,当许多城市被寒冷气息笼罩之时,温暖如春的昆明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南迁的红嘴鸥、纷至沓来的游客在碧水蓝天之间,感受着春城的温度与诗意。

入冬以后,滇池边的水杉逐渐变红,成群的红嘴鸥在水面盘旋嬉戏。胡妤雅 摄


  近年来,昆明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的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全面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昆明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创新建立空气质量预报预判机制,以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为重点,打好季节性污染防治攻坚战。自2015年以来,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2022年,昆明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100%;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73%,继续保持排名省会城市前列。


  蓝天之下,碧水长流。经过多年努力,滇池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6年滇池水质摘掉劣Ⅴ类帽子,2018年上升为Ⅳ类,之后滇池全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Ⅳ类。滇池鱼类恢复至26种,水生植物增至303种,鸟类增至175种。


  昆明市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创建工作,持续拓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后续效应。石林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五华、盘龙、呈贡等7地创建成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昆明市于2022年获得“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昆明市完善绿化景观建设,提升城市绿地总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工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和远方,美丽昆明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逐绿而行,向绿而生。昆明市牢记嘱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为美丽云南、美丽中国画卷增添许多亮色。



END



(注:转载请标注来源)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李维义  校对:张琳梅

审核:余青 焦晓慧    

终审:李婷 赵云星

宜良之窗
连接城乡各地 传递时事民情 关注辖区民生 展示宜良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