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插花,意境幽深旷邈

文摘   文化   2024-09-12 19:01   北京  

点击上方“二月瓶花艺”,关注我们


一起探索花艺植物美学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在古代通常由文人雅士完成,更注重“道” 的探求,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相对缺少“术”的归纳总结。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只有那么几本实质传授技法的古书,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花艺。中国传统插花有着丰富的美学追求和精神底蕴。


你手机里的植艺美学馆

X

中国传统插花


今天通过19个东方插花作品,体会一下中国传统插花中的传统美学和精神韵味。可以尝试在现代东方插花中使用这种美学。


“花传形外意,意生花内情。”

中式传统插花艺术,

既包含了老庄“自然无为”、“反朴归真”、“复归于朴”之思,

也融合了儒道诸家“天人合一”之观,

并兼有释家“清净恬淡”、“梵我和一”之理。

中式插花之美,自然、凝练、含蓄

有着如诗如画般“初发芙蓉”的美,

同时又不失“错彩镂金”的富丽,意境幽深旷邈



概括起来,

就是让人头疼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许多学习了日式花道的童鞋,

回来后也会根据时令、环境、场景、心情做出本土化的创新。

基本技法过关之后,

插花人的自由度也会越来越高,

将「术」抛在脑后,专情于表达,

此时,

又是万分符合我们祖先所倡导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了。



要了解真正的中式传统插花,

除了高濂的《瓶花三说》、张德谦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这三部瓶插圣经,

以及罗虬的《花九锡》

就没有更多实用资料了。


只能耐下性子啃读大量明清古籍,

从中窥见当时流行的插花趋势。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可以概括为:

崇尚自然,追求线条美;

花不在多,体现秀雅;

中的心源,追求意境深邃;


1

崇尚自然,追求线条美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花的线条造型借鉴了书法、绘画中线条的艺术表现手法。


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中对花枝的剪裁取舍这样描述“以疏瘦古怪为佳”。


《瓶花谱》“折枝”一节里也写道:“凡折花须择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



“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

要么上面繁茂下面是干枝,要么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



或两蟠台接:两根蟠曲的枝条对接



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要么让一条枝干挺拔突出,使其上下都繁茂成簇。



2

花不在多,体现秀雅


除了宫廷插花比较反复隆重外,文人插花用花量较少,一般一两种花材。



不以色彩的艳丽为追求目的,

注重追求插花的意境。



3

崇尚画意、意境的幽邃


唐朝的王维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

用淡墨画山水,

画面看起来很淡雅,

没有宫廷画的艳丽色彩,

迥异于当时流行的“金碧山水”。


“文人 画”到宋代,

被苏东坡等人发扬光大。

这些文人 画家精通“诗、书、画”,

善用“写意”的手法来描绘文人阶层特有的精神境界。

不太追求写实, 

也不太讲究技巧,

不一定画得非常像,

却能在“自 然”、“随意”中呈现特别的趣味。



这样的审美理念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唐人喜欢的富贵华丽的牡丹,

在宋代逐渐被清雅的梅花取代,


林逋的“疏影横斜” 成为线条的最高典范,

“暗香浮动”的清幽意境成 为作品追求的至高境界。

宋朝文人阶层“四般闲 事”(插花、挂画、点茶、焚香)的插花逐渐超越宫廷插花与佛前供花,

成为引领中国传统插花美 学追求的主流形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美学特征形成的根基、灵魂。


美学修行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二月瓶花艺



二月瓶花艺
在生活的缝隙中织罗美好,插一把花,画一幅画,让每一次回家都变成一场度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