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情周报 | 命名四年就更名,邯郸“成语街道”问题在哪儿?

文摘   2024-08-11 09:29   湖北  


7月30日,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对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道路进行更名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将对区域内十多条以成语命名的道路予以更名。这些“成语街道”更名的原因均为“不易识记道路”。

石家庄日报客户端2020年7月曾刊文《邯郸“新区”大街小巷蕴含千年文化》介绍,邯郸市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经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在主城区东部“秦皇大街”以东,规划“苏黄路”以南,规划“新城东大街”(现命名为魏武大街)以西,309国道以北区域内,通过赋予大街小巷新的名称,烙下优秀历史文化印记。



人民日报评论:命名四年就更名,“成语街道”问题在哪儿?

道路命名、更名非小事,不是换个路牌那样简单。路名一改,民众的快递、外卖地址也得改,还可能影响已经发出的邮件、包裹的配送。不仅如此,周边居民逐步替换原有的身份证、不动产权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各类证照,也意味着要花费不少额外的工夫。正因此,路名更改工作应扎实有序推进,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干扰。反过来看,改名的复杂性再次凸显了道路命名时审慎考量、科学决策的重要性。集思广益、仔细论证,才能避免来回反复“翻烧饼”。

路名是现实生活的坐标,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西安的“开元路”“未央路”,给人带来大唐盛世的无限想象;合肥的“延乔路”,以两位革命英烈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走在路上让人不自觉回望那个“觉醒年代”;绍兴的“盐仓桥”,杭州的“馒头山路”,饱含满满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记忆。让路名体现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前提是使其有机融入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机械搬用,千篇一律,特色就无法彰显,文化内涵也会被掩盖。

https://mp.weixin.qq.com/s/Wa7k0KWsd9UdTNWA256OAg 


红星评论:邯郸更名“成语街道”,便民实用才更深入人心

以成语典故给道路命名,既能彰显历史文化魅力,也能拓展当地文旅路线,原本无可厚非。但若生搬硬套,一字不差地照搬成语给道路取名,导致不易识记不说,还容易让人使用不便、出行不便,恰如“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的寓意,只会适得其反。

于市民而言,出行认路、给游客指路,或介绍说家住哪一条路,易认、易记、与人交流利于表达,日常使用更方便才是第一位。给道路取名,理应遵循这一便民原则和实用价值。毕竟,不是每个市民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也不是每个市民都有时间和闲情去“咬文嚼字”或“冥思苦想”。

https://mp.weixin.qq.com/s/X8aHSyLVgI8QwD1yneNMMw 


工人日报:道路取名实用才是首要原则

南京有“乌衣巷”,济南有“时和路”,向历史文化“要名字”,如果朗朗上口、意蕴丰厚,往往是美事一桩。但有的地方,街道改名并不成功,不易识记是最大问题,给当地百姓出行带来不便,让外来游客也是一脸茫然。正如热心网友给邯郸街道改名所提的建议,哪怕在成语基础上稍微再创作,改成“九鼎街”“青蓝街”“将相路”之类,也会更好听好记些。

路是给人走的,街道名称是给人叫、给人用的。为道路取名,实用才是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多些文化属性和艺术气息当然更好。但如果为了求新而忽略了市民的感受,可能会事与愿违。曾经,某地为了宣传文房四宝文化,以“宣笔、墨香、宣纸、宣砚”更名(命名)四条入城主干道,就引发不少市民反感,有人说“与文化强行挂钩,反倒失了历史厚重”。

https://www.workercn.cn/papers/grrb/2024/08/06/5/news-6.html 


羊城晚报: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不可太草率

耐人寻味的是,当初命名时,当地宣称“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经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如今更名时,当地也宣称“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经研究批准”。无论是以成语命名,还是更名,总是师出有名,那么,到底是这两个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在“打架”,还是当地相关部门在道路命名上太随意?如今的“研究”否定了当年的“论证”,那么,当年的专家论证工作是否走了过场?这些问题值得好好反思。道路命名更名是件大事,涉及户籍、身份证、门牌号等系列要素,耗时耗力耗钱,不可不慎重。

十多条成语街道从命名到更名仅用了四年时间,从中恐怕折射出当地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有些草率。成语故事虽是邯郸的闪亮名片,是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也要避免草率行事、生搬硬套,以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具体到道路命名,其实可以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再创作,比如将“一言九鼎街”命名为“九鼎街”,将“完璧归赵路”命名为“完璧路”等,并在路牌上普及相关成语知识,同样可让那些闪耀着思辨光芒的成语故事得到广泛传播。

https://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4-08/07/content_5_661004.htm  


声明:本栏目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gyq@wh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

业务编审:赫琳

常务编审:覃业位           编务:陈晶

中国语情
本号主办者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科研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智库首批试点。宗旨:观测语言生活,解读社会万象,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国家发展。主要从事语情监测分析,语言战略、语言政策与规划、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语言问题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