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追溯文物踪迹
用数据记录文物遗存
2024年10月31日下午,惠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及专业技术组成员,在大亚湾区普查办相关负责人带领下,到大亚湾新畲余氏祖屋、松山下朱氏望楼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两处均为三普复查点。
▲大亚湾新畲余氏祖屋进行外业工作
新畲余氏祖居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新畲村新畲村小组岭下岩。该建筑始建于清末,建造者为归侨余德麟。整座建筑座东朝西,前部为中西建筑风格结合之屋苑,后部为望楼。新畲余氏祖居曾作为当地学校、公司员工宿舍进行使用,文革时期受到一定冲击门楼及房屋内部残存部分文革遗迹,后经保护修缮,目前保存状况一般。
祖居融合了中西两种建筑风格,是惠州现存清末民初建筑中较为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2012年10月,公布为大亚湾开发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当日,技术组成员连同普查队员进行了现场外业工作,同时,连同当地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与当地村民对该文保点后续维护、管理等工作展开了探讨,认真倾听当地村民的需求和建议,更好地完成该文物点的复查工作。
▲松山下朱氏望楼调研现场
松山下朱氏望楼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塘尾村松山下小组龙海二路45号。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2016年重修,望楼坐南朝北,为土、木、石、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楼为四层楼房,平面呈长方形,三合土墙体,四角为花岗岩石柱支撑,四面墙体有透气孔和枪眼。松山下朱氏望楼是大亚湾地区民国时期望楼的典型代表,有较强的防御匪盗功能,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建筑装饰巧究,造型别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松山下朱氏望楼整体保存状况较好, 2012年10月,公布为大亚湾开发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朱氏望楼保存情况完好,当地工作人员与四普技术人员探讨该文物点的活化利用工作,参考“始兴县对长安围楼进行活化利用建设‘风度书屋’,惠及当地群众”这一案例,如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是四普技术人员和当地工作人员热切关心的现实问题。
从普查情况看,目前大亚湾区普查进度最快,截至2024年11月5日17时,大亚湾区已完成28处外业复查工作,总量为30处,总体进程已完成93.33%,复查率有机会提前达到100%,可争取成为全省最早完成复查工作的县区单元。
在四普过程中,还需要地方四普工作组多与各街道及村委积极沟通,加强宣传,激发多方力量携手解决作业过程的难题,在有效推进各个县区单元普查进度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扎实争先、同时做好新发现文物点线索汇总,提前沟通协调,做好做实惠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
惠州普查办专业技术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