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赵隐剑,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2014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核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4-2019年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宇航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速器技术与应用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入选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引进项目,并于2023年3月至今,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研究方向为Particle-In-Cell(PIC),Particle-Particle(PP),Fluid-PIC Hybrid数值模拟、算法开发、大规模并行计算;应用领域包括等离子体电推进、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稠密等离子体核聚变等。课题组现处起步阶段,正在广招贤才,欢迎感兴趣的青年学子加入!
联系邮箱:zhaoyinjian@hit.edu.cn
个人主页:https://homepage.hit.edu.cn/zhaoyinjian
B站主页:https://space.bilibili.com/454214189
2023年度总结报告视频(包含大部分此文内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b4y1N7ge/
1. 伯克利开源PIC程序WarpX
首先介绍一下我博士后期间,在天花板级别的团队中,参与开发的程序WarpX。WarpX源自美国能源部及国家核安全局的百亿亿次级计算项目(https://www.exascaleproject.org/research-project/warpx/)。项目名称:WarpX: Exascale Modeling of Advanced Particle Accelerators;资助期限:2016/10/01-2023/09/30;资质金额:$15,665,000.00。约合一亿元人民币,只资助开发一个程序,还是开源程序,着实不易,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分利用这个资源。WarpX从开发至今,已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领域成为世界顶级高性能PIC程序,荣获2022年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DOI: 10.1109/SC41404.2022.00008,很遗憾他们搞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快出站了,否则参与了的话可以吹吹牛了~)。
WarpX程序主框架为全粒子PIC,包括一至三维笛卡尔、二维RZ柱坐标多维度选择;静电(Multi-Level Multi-Grid方法)求解泊松方程、电磁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Pseudo-Spectral Solver等众多电磁算法)、流体-粒子混合求解广义欧姆定律、库伦、电离、核聚变碰撞等多物理耦合;基于Mesh Refinement网格细化功能的跨尺度求解;Embedded Boundary浸入式边界复杂几何处理、基于相对论效应的洛伦兹变换加速等众多先进功能,并能实现大规模CPU(MPI+OpenMP)、GPU(MPI+CUDA)混合并行计算。虽然WarpX最初为激光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设计,但其已被逐步完善、扩充,可适用于很多等离子体模拟领域。因此,在我回国后,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将WarpX充分应用在各个有需求的研究方向,欢迎感兴趣的学者联系我~。
2. 自主开发流体-粒子混合模拟程序
自2023年5月起,我们课题组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合作开发流体-粒子混合模拟程序,应用于稠密等离子体物理演变过程研究,读者可参考美国Livermore Lab于2012年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的文章,来了解更多该方向的物理问题。由于该套算法相关的公开发表文献凤毛麟角,国内还未研制成功,国外商业软件长年对中国禁用,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卡脖子难题,个人觉得很有意义和使命感。
本算法电子作为流体处理,离子采用PIC粒子处理,需要耦合求解广义欧姆定律及全电磁方程,适合应用于高密度等离子体伴随强电磁特性的物理过程研究。在2023年的努力下,该套算法已经成功跑通,后续会逐步优化模型,针对数值稳定性开展研究,并添加并行计算。
3. 自主开发粒子-粒子模拟程序
在PIC已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在等离子体模拟领域,少有人知道或还记得R. Hockney在经典《Computer Simulation Using Particles》书中比PIC更早介绍的粒子方法,Particle-Particle,即直接通过粒子位置,求解每对粒子间的库伦作用,从而推动粒子运动迭代的方法。还记得在我博士第一次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就被它的“简约美”吸引了,有种一旦确定了作用力函数,就完全掌控了算法的支配感,相比PIC少了很多较复杂的数值问题。当然,PP方法的缺点就是与粒子数成平方的大计算量,然而当时我就在想,如今并行计算盛行的时代,能否重新拾起PP方法,让它发挥独特的作用,之后几年的工作验证了我的想法。
PIC方法相对PP的缺点在于,网格内作用力被忽略,无法精确描述碰撞等强作用;跨尺度问题网格尺寸差距大,求解精度和计算速度难两全;计算维度提升对计算量增长很大,如网格数从一维增加到三维。PP方法既可以精确描述长程作用力,也可以精确描述短程碰撞作用;不需要网格,就没有网格尺寸带来的跨尺度难题;维度提升只需要改变系数和次方,不增加过多计算量。
之后我将PP方法应用在电推进离子束中和问题中,一方面与PIC对比验证了其准确性,一方面模拟了PIC无法精确求解的电子、离子分离源问题。后又将PP方法应用于电喷雾羽流模拟中,证明带电液滴形成后的急速膨胀过程只能由PP方法才能精确求解。另外,PP方法由于其“简约美”,还极其适合高效并行计算,我在博士期间除了CPU还尝试过GPU的并行,都可以得到效率很高的计算速度提升。
近期研究方向介绍
更详细的内容读者可参考B站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b4y1N7ge/
这里我仅对两个研究方向做简单介绍。
1. 空心阴极电磁特性及自伴磁场模拟研究
空心阴极作为众多电推进装置必不可少的电子源,其工作状态对推力器系统影响巨大。然而阴极内部物理过程复杂,从高密度流体快速过渡到低密度等离子体,因此针对其的数值模拟研究较难开展。另外,作为电子源,阴极内部尤其节流孔区的电流密度大,必定会激发自伴磁场,然而针对自伴磁场的研究几乎没有,主要由于电磁模拟相对静电来说计算量大,还需要用到大多数“电推进模拟人”可能并不擅长的电磁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方法。
在我刚入职后,一方面组内老师有对阴极模拟的需求找到我,另一方面我也觉得WarpX恰好擅长电磁求解,可以研究试试,因此开展了这个方向的初步工作,2023年的成果发表在Plasma 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后续会开展更深入的相关研究。
2.霍尔推力器周向不稳定性模拟研究
如果说上一个课题是我找到了一个没人做过的突破口,或者说“软柿子”,那么这一个课题就是块儿“难啃的骨头”了,即霍尔推力器周向不稳定性问题。该问题的由来是,研究发现使电子脱离磁力线束缚向阳极跃迁的主要机制,并不是经典的电子-原子碰撞,而是周向霍尔电流激发的不稳定性现象。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实验诊断难以开展,数值模拟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该不稳定性涉及电子时间尺度的高频振荡,以及离子时间尺度的低频响应,本质上是非平衡态粒子的非线性运动,因此必须采用计算量大的全粒子(静电)PIC方法进行模拟研究。过去十年内,各国专家开展了很多二维周向-轴向、周向-径向的模拟研究,也得到了很多重要结论,但二维研究逐渐达到了瓶颈,由于该不稳定性本质是周向霍尔漂移、径向壁面作用、轴向粒子加速三个方向的耦合,因此国际认同是必须开展三维PIC模拟才能捕获准确的物理过程。
一方面我个人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也想借助WarpX的大规模并行能力,看看是否能实现三维真实尺度霍尔推力器的全粒子模拟,因此逐步开始了相关工作。目前我们首先已经对比文献中的基准模型验证了WarpX的准确性,也初步开展了三维模拟研究,验证了其可行性。预计在2024年内,深入研究将正式开展,期待获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写在最后
希望大家能加强交流,互助互利,等离子体计算工坊越办越好,等离子体模拟也越来越被重视,在国内也能出现与需求结合紧密、拥有巨资支持的纯模拟项目,拥有敢开源的自信。
http://bbs.plasma-tech.net/
论坛手机端可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前往。
等离子体计算工坊论坛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等离子体计算工坊
公众号交流微信:工坊君
你感兴趣的就是工坊希望和你共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