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功能碳基材料研究与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招生
实验室长期招收优秀的硕、博研究生,以及硕博连读研究生。
其中博士优秀生源招生,申请时间弹性,申请人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即将获得硕士学位。
2.本、硕均应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
3.综合情况高于该学科上一年度已录取优秀生源的平均水平,且经学院考核通过。
博士生申请人需要有相关理工专业背景,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欢迎跨专业、跨学科申请,如应用物理或等离子体,理论计算,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医药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电子工程,海洋工程,热能动力工程,机电工程等专业。
(二)先进功能碳基材料研究与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招聘
(A) 教学科研人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I) 基本要求:
(1)已获得碳基功能材料、应用物理或等离子体、低维材料、材料计算、材料精密表征、应用化学、热能动力、化工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或科研背景的博士学位,担任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相当职务人员;
(2)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至少发表2篇及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者有近三年以PI身份成功申请过的科研基金;或者有丰富的一线科研研发经验;
(3)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富有创造力,理论扎实,技术过硬。
(II) 待遇薪酬:
(1)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基本薪资按照学校标准发放,课题组还将发放额外绩效奖励;具体可面议;
(2)团队将支持、协助申请各类国际、国家、广东省以及深圳市科研基金及人才计划项目;
(3)解决深圳市户口,提供学校教师公寓;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4)享受职工福利待遇及医疗保障;依托附属三甲医院资源协助就医。
(B) 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员以及工程师)
其中博士后:
(1) 博士毕业生(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3年;有碳基材料,应用物理,低维材料,材料计算,材料表征,合成生物,应用化学,热能动力及化工自动化等背景方向优先支持;
(2) 申请者有海外科研经历或者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的优先;
(3) 在相应领域发表高水平SCI学术论文多篇或者丰富的成功申请科研基金的经历;
(4) 年薪人民币30~70万,此外依据深圳市人事局有关博士后待遇以及科研课题项目补贴;
(5) 博士后人员进站,落户、房补家及人安置有相关政策,享受学校教师住房待遇;
(6) 优秀博士后有机会聘任教师岗位(教学科研岗)。
(C) 教辅人员
其中科研助理:
基本要求:
协助做好相关教学管理,项目申报,科研辅助,财务管理等协调管理工作以及辅助课题负责人的日常活动。
(1)身心健康,文案功底深厚,工作认真负责,按时保质完成相关工作。大专以上学历。
(2)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可以兼职或者全职。
(三)、联系方式及应聘程序:
应聘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个人详细简历 (含各阶段成绩单,论文列表,项目列表,授课列表等)。
应聘流程:
1)可先将个人简历和个人代表性成果材料发至:keylab@hit.edu.cn,同时抄送给carolinew2006@163.com以及21b958022@stu.hit.edu.cn,电话,15551890710。
2)经过初筛后需进行面试,在面试期间,应聘人员可参观实验室、了解课题组的科研情况。
3)在面试结束后通知是否同意聘用,届时请准备好推荐信。
重点实验室简介
功能材料表界面科学与工程应用团队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先进功能碳基材料研究与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首所进驻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物理、化学、材料(含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等6个一级学科,所含盖的6个学科均是我国同类学科中建设最早的学科之一,也是我国同类学科中的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含盖的6个学科均是我国同类学科中建设最早的学科之一,也是我国同类学科中的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人员的数量和层次、科研方向和水平、科研规模、成果转化等方面处于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
功能材料表界面科学与工程应用的研究处于化学、物理、材料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点。以表界面物理化学为核心,运用独特表界面技术,深入开展表界面物理化学和表界面响应的研究。表界面物理化学重点关注表界面化学和表界面表征等前沿研究领域,主要从原子和分子尺度研究分子在表面的组装、反应以及新型分子构建等基础科学问题。结合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功能材料在结构化表面界面的组装、结构、性质及在位反应过程做出系统表征,构筑新型功能材料体系。表界面响应研究主要聚焦于结构化功能表界面、响应性表界面等研究领域,其研究目标在于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的精准制备和性质调控方法,并以此基础开展多邻域应用,如新材料、环境、能源、生医以及信息等。
先进功能碳基材料研究与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通过对材料表界面的理解,设计与合成功能材料,致力于发展新型功能材料表界面反应,深入理解表界面在反应机制、反应过程、中间态及产物结构调控上的作用,特别关注碳基功能材料的电子结构及催化活性的系统表征。通过表征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有望从空间和能量的极致分辨水平上获得表界面化学反应的新认知。实验室在编教师和研究人员规模为 90 余名,其中工程院院士(海外)、国家高层次人才、教授、副教授等本校教职人员 14 名(平均年龄40岁以下)、学术带头人 等1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及其他科研人员约 90 名。近一年科研成果:承担的科研项目总数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8项。实验室面积约1800平方米,已有仪器设备100余件,总价约 2000多万;近1年多的科研工作和成绩统计如下:SCI收录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
功能材料表界面科学与工程应用团队部分客座专家和合作单位(可合作研究、交换学习或者提供职位)
Zhenxiao Guo 院士 (欧洲) 催化化学与能源,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材料领域知名学者。曾在英国伦敦大学(UCL,高校排名:世界前五,英国前三)担任副校长十多年,中国国务院、中国科学院的海外顾问。退休后任香港大学理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研究创新学院(HKU-ZIRI)理工学院院长, 并荣获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
Xiangcheng Zhang 院士 (英),复合功能材料,英国皇家工程院士,英国皇家学会(IOM3)会士,英国国家工业与技术部科技专家和顾问,材料交叉领域知名学者。剑桥大学科学与政策中心负责人,一带一路项目英国联络人。广东省银龄专家(海外院士)。
Zhibin Zhang 院士 (英) 生物材料及化工,英国皇家工程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校长兼化学工程院副院长。担任国际期刊的编及副主编,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评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IChemE生化工程学科组织委员会,宝洁公司(世界500强)等国际知名公司的高级顾问。
Qingqing Ni院士 (日)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应用,日本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唯一省属创新中心,事业单位)负责人,负责主持50亿省属项目,同时兼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
朱强教授,功能材料,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曾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形技术中心首创主任,科技部十二五《高品质特殊钢和高温合金》总体专家组专家。现为英国材料、矿业与矿物学会会士,第十五届国际半固态技术委员会主席,中铸协半固态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近5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国际合作、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市等纵向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横向项目,总经费超亿元人民币。受邀多次在国际著名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发表论文19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2本,专利62项。
杨锐研究员,功能材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先进材料研发中心主任。沈阳金属所杨锐主要从事新型钛合金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冶金钛合金和医用低模量钛合金等方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骆季奎教授,电子MEMS,浙江大学教授,国际上MEMS领域领军人物之一研究亮点如纳米手、生物传感。大部分研究成果很具有实用性,很多在产业界得到应用。他的研究成果丰富且质量很高。近五年的统计如下:发表期刊论文43篇。会议论文61篇,会议特邀报告14篇。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0项。来自欧盟 FP6、英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PSRC)、英国国家科学技术开发基金(TSB) 、NWDA(英国东北地区开发局)等的科研经费近500万美元。
韩春茂教授,生物医学材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1)皮肤再生材料的构建与功能研究; 2、活性人工皮肤的研制;3、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发。
代建军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固体废物清洁转化与综合利用、废弃物处理与热解气化技术、微波热解、生物炭与活性炭及炭基材料、移动床和流化床技术、生物燃料合成、废弃物成型、气体净化和CO2捕集等。
Qianbi Xu教授,精密表征,美国佐治亚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兼职教授,分子电荷传输领域的国际领导者。主要从事单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电子学、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等跨学科领域研究,是扫描隧道显微镜断裂结(STM break junctions)技术的创始人(Science2003)。已在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超过100篇论文,如Science, Nat. Chem., Nat. Commun., Nano Lett., PNAS, JACS等,总引用次数9625。其中,徐教授及合作者研制出的基于单个DNA分子的世界上最小二极管受到广泛报道,并被评为2016 年Nature Chemistry十大杰出研究成果之一。
部分合作行业领头企业,如神华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国天辰,贝特瑞,华大基因,中广核,天奈科技,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