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季拍卖,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佳士得拍卖行提供代理服务,一件达明赫斯特创作的作品《魔鬼》含有192只整只蝴蝶,500对蝴蝶翅膀,这些标本来自于美洲、欧洲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按照原来的检验检疫办法,办理完进境手续需2个月时间。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在引入了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的方式,对风险较低的生物制品艺术品,先入区再检验。
最终,检验检疫时间缩短至一周,这件拍品得以如期参加拍卖会。作为文化艺术品进出境的重要平台和通道,自2013年起,上海自贸试验区积极解决艺术品进、出、流转的痛点,固化一系列经由大量实际操作经验积累形成的标准化规范,形成自贸区快速通过模式。
文化领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最早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六大领域之一。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已成为全国最快捷高效的艺术品进出境通道,通过功能平台——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带动区域艺术品进出境货值从2013年至今累计超过1000亿元。
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持续探索新突破
在以往的检验检疫监管体系下,凡涉及生物制品的艺术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入境。而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自贸试验区采用“简政放权,分类管理”的办法,为此类艺术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便利。以达明赫斯特作品《魔鬼》的引入为例,均是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政策突破,是监管模式上的一种创新,既提升了客户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文化业务的信心,也增强了客户对自贸试验区的黏着度。
可以说,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每年都有一项制度创新推出,每一项政策都是为促进文物艺术品贸易“量身定制”的,都是在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过程中,持续探索新突破。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汇聚了一批国外艺术机构、知名企业,他们希望借助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将优秀的海外艺术品及文化艺术活动引进中国。但在文化艺术品进境环节中,以美术品的进出境为例,备案需提供文旅局的批文,而申请批文经常需要等待20天以上,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及业务开展需求。
2015年6月23日,上海海关和上海市文广影视局联合发布了2015年第11号公告(以下简称11号公告),其中第四条规定:“开展美术品保税仓储的,在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备案环节,市文广影视局不再核发批准文件,试验区主管海关不再验核相关批准文件。”11号公告的发布切实解决了一线备案的实际需求,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加快了报关速度。另一方面,采取先申报进境,在完成海关及检验检疫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申请文广影视局批文,所需时间缩短至一周以内。此举为市场主体节省了大量时间,更是增强了艺术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开展业务的信心。
随着扶持政策逐年深化,配套措施精准对标,自贸区文化板块的发展步伐正从“小步走”转向“快步跑”。
搭建新平台
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
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是文化艺术产业示范性服务平台,也是国内首家投入运营的艺术品保税交易服务平台。自成立以来,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功能优势,在艺术品通关、交易等方面不断探索,实现了艺术品通关、展示、交易的便利化。
2020年10月,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的财关税[2020]38号文,对进博会展期内销售的合理数量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文物艺术品更享有每个展商享受税收优惠数量不超过5件的政策;国家文物局也发布了《关于支持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物类展品监管和便利化措施的公告》。
在政策的支持下,上海自贸区依托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交易服务中心,针对报关、物流、保税仓储、临时保税出区展示、布撤展、留购等各个环节,为所有进博会文物艺术品参展展商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精准服务,并积极协力推动“保税仓储文物临时进境6个月有效期后可N次延期”和“5件免税”等文物交易创新政策在进博会落地、探索设立进博会文物艺术品交易平台、实现文物艺术品保税出区展示交易功能创新。
目前,累计已有全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超30家参展机构享受到上海自贸试验区文化平台优势,累计成交78件文物艺术品,成交总额达12.5亿元。实现利用自贸区优势集聚交易主体资源,促进参展和交易量的提升。
随着全国首个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在沪启动,上海自贸试验区文物艺术品产业平台也正逐步构建完善的文物艺术品交易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高地。在国内文化领域首个“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后,上海自贸区为文物艺术品企业临时进境文物的展示交易提供更多便利服务,为全球艺术品提供可以交流互通的平台,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和艺术品资源的集聚,推动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文物艺术品交易集散地。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