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给孩子买无座车票,让孩子挑粪、捡塑料瓶……我发现一件可怕的事:小时候受过的“苦难教育”,一直在损害我的健康

教育   2024-10-22 21:48   江苏  

经常看到网上,很多父母沉迷于让孩子吃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可能是觉得现在的孩子,过得太舒服了,担心他们长大后经不住磨难。即使没有苦,也要拼命给孩子制造苦难。

专门给孩子买无座车票,让孩子挑粪、捡塑料瓶……

在心理学上,苦难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它有很多种形式……

有时,它叫“打压式教育”,从来不被爸妈肯定,永远受到打压;

有时,它叫“挫折式教育”,硬是给孩子制造挫折,比如专门给孩子买无座车票,没苦硬吃;

有时,它叫“诉苦式教育”,出去旅游、逛街、买衣服、买好吃的,总会收到父母的一番说教;

有时,它叫“愧疚式教育”,要不是为了你……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似乎都有条件。

这些所谓的苦难教育,我想,多多少少都会在孩子的成长里留下痕迹,甚至还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

不一定会如父母预期的,那般正向,反而会适得其反。

01


“苦难教育”,

一直在损害我的健康

我从小就被爸妈教育,要学会节约、要能吃苦。现在长大了,能赚钱了,却不敢给自己多花一点。

稍微有一点享乐的念头,就会勾起我内心的愧疚感。

这就是配得感低、内耗的表现。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再看看你自己;

我真后悔生了你;

你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干嘛;

要不是因为你……

这些否定、打压、贬低的话,能将孩子骄傲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让孩子从小就变成拧巴又自卑。

原生家庭,最让人窒息的,不是父母一味的压制你,而是他们让你窒息的同时,又让你感觉到他们内心是爱你的。

这时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负罪感。

就比如,从小到大,花钱我都有负罪感,直到现在我能自己挣钱,吃顿好的,都会被我妈唠叨一两天。

愧疚和烦的两种情绪不停碰撞。

这种感觉,就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从小打压式教育,到现在别人夸我,我还是觉得打心底不自在,感觉自己没别人说的那么好。

有一种我不配的感觉,不配买这个,不配拥有那个……

低配得感,是困扰我们这一代人,很大的心理因素。

永远记得小时候,大概10岁吧,自己把手套洗了,很自豪地跟妈妈说,我自己把手套洗了。

她说:觉得你十几岁了,洗个手套有多能干啊。

没有夸奖,只有埋怨。那一刻的心情,一下子从山顶跌落到谷底。

我中学的时候,想买一套阔腿运动衣裤,也要被说“像出来卖的”。

而我一旦表示反抗,就会招来更夸张、更伤人的打压。

我现在一件可怕的事:这些童年里的负面经历,除了让我们心理上难以释怀,甚至还会一直损害着我们身体的健康。

发表于《Nature》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显示:孩子在童年时期遭遇的逆境,可能会影响到大脑发育,其中童年忽视与海马体减小有关。

随着海马体减少,甚至会伴随着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

更因为小时候的你,没有及时回应的情绪,没有收到的鼓励、安慰,还有总是被忽视的情感。

都有可能让长大的你,体验热情和快乐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

那些想不起来伤痛,其实自己的身体都记得。

02


装穷,也是一种挫折教育

想到电影《抓娃娃》,和朋友看了一半,看不下去走了,真的就是苦难教育,没苦硬吃。

最让我无语的是,本来优越的家庭条件,可以给孩子培养更广阔的胸襟和更大的视野。

可是父母非要装穷,日子紧巴巴的过,让孩子从小眼睛就只盯着能够快收益,但收益率极低的事物。

比如靠漏水管用水,只喜欢捡瓶子……

花大价钱,牺牲自己的幸福,培养一个鼠目寸光的孩子,有什么意义。

小时候因为近视,不得不配眼镜,花了大几百。我妈在店门口破口大骂,满口都是抱怨:乱花钱,为什么你近视了……

这真的是我一生的阴影。

因为眼睛度数高,镜片贵,每次配眼镜都很有负罪感。

选镜框的时候,也要被妈妈说审美不好,到了眼镜店里,就觉得很压抑。

就像是我故意要把眼睛搞坏,总是贬低打压我。

这些事情,在我心里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十几年后想起来,仍然很难过。

近两年终于鼓起勇气跟父母回忆起来,聊天聊到了,结果发现他们一点都不记得。

以前很反感爸妈对我讲这些打压的话,我觉得很难过。但是我没办法,年纪小的我,没有经济来源,我只能承受。

我一直觉得自己和这种苦难式教育,是站在对立面的。

直到我对自己的孩子,讲出了类似的话……

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可怕。

我觉得苦难教育,最害怕的不是拯救自己,而是你也变成了曾经的他们。

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成我们最讨厌的人……

真正的苦难教育,是打败苦难,把苦难踩在脚下,建立面对苦难的心理优势。

我们要学会区分,“坚持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努力实现”,“为了你好,没苦也要创造苦硬吃磨练一下”。

它们根本不是一回事。

苦难不值得歌颂,该感谢的,一直都是心底没有放弃自己、心底期待美好的自己!

在物质富足的当下,吃苦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体会困难与好艰辛,而是激发韧劲和意志力。

如果你小时候也受过这样的“苦难教育”。

那么,不妨从苦难里走出来,用自信、不扫兴,把自己当作孩子,好好地、重新养一遍吧!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

棉棉和花花的妈妈
两个女儿的妈妈,从十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老师,变成不焦虑的妈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