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莹:他们点亮微光|新华走笔

文化   2024-11-16 21:50   北京  
【开栏的话】“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新华社记者永远在路上,在履行新闻报道职责中,有着独特的思考、感悟,以优美、隽永的文字写下这些思考、感悟,同样是讲好中国故事。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开设“新华走笔”专栏,刊发新华社记者的行思录,与读者分享。
来源:1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潘莹

黑暗夜空,努力凝望,依稀星光真的会渐渐亮起来。
很多年前的一晚,消息传来,唐天贵走了,病床前就几名医护人员向他鞠躬,为他送行。
电话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大夫阿依努尔告诉我,遵照唐天贵生前遗愿,已取下他的双眼角膜并于当晚顺利送上飞机,一枚去往他的故乡四川,另一枚飞往深圳。

2009年7月3日,躺在病床上的唐天贵面露笑容。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可能只有不多几个人记得唐天贵,包括后来移植了他的眼角膜的眼疾患者。很多年后,回忆起来,我也几乎忘了同他见了几次面,讲了什么话,就只清晰记得他那双大而明亮的眼睛。
祖国边疆,历来不乏建设者、守护者,他们淳朴、勤劳,来自五湖四海,以此地为“心安处”,为之奉献终身。
唐天贵是他们中的一员。很多年前从四川绵阳老家北上新疆讨生活,一直在当地安居乐业。直至那一年,突然被医生告知已到绝症晚期,时日无多。
面对即将来临的黑暗,唐天贵当时一定在努力寻找他的光明。他终于决定,死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自己曾看过一个报道,有人在死亡前选择捐献眼角膜,后来帮助了有需要的人重见光明。
但是,当时新疆尚未建起能够接收人们捐献眼角膜的眼库,唐天贵的心愿一时间竟无从着落。恰是那时,得知此事并报道了此事后,我接到了深圳眼库的电话,他们愿意提供一切支持,帮助唐天贵实现捐献眼角膜的心愿。
命运的大浪把生活拍得破碎时,再小的水滴也能折射出光芒。在唐天贵最后的日子里,只有他的妹妹从老家来陪伴他,家中老母一无所知。当时,他已不能进食,靠打点滴维持生命。但捐献有望的消息,让他了无牵挂。

2009年7月3日,唐天贵(右)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在他离世前几天,应他要求,我到病房去。昏暗灯光下,瘦削脸上,深陷其中的双眼熠熠发光,没什么力气说话了,但眼神说明了他的坚定。
此后,我又接触过一些愿意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甚或遗体的普通人,听他们讲述各自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他们通过媒体报道从许许多多唐天贵们身上汲取力量的心路历程,那是一种很难描述的体验。
他们无疑是伟大的,但他们又是那样以一种另类方式寻觅生命意义的小众,小到往往被大众所遗忘;他们的选择是令人伤感的,但他们传递出的能量却是催人向上、向前看的。

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深圳吉田墓园的“光明树”下献花,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也许,正是因为拥有在黑暗中善于发现光明的眼睛,才让人们看未来更有希望。想到这里,“凡人微光”变得具象起来,我愿意相信,这一点点微光终归会被看见,并给予更多人力量。
事实的确如此。后来,新疆有了本地眼库,自愿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不断增多。
那是一个清明,在乌鲁木齐西郊一处陵园,我参加了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祭扫活动。

深圳吉田墓园的“光明树”旁放满鲜花,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在一块镌刻有众多捐献遗体或眼角膜志愿者名字的石碑上,赫然出现唐天贵的名字。
有人在石碑前摆放了几个橘子。凛凛寒风呼呼刮着,吹来复苏大地散发的新土气息,眼前橙红色,如跳动的火焰,让人心下温暖起来。
■新华走笔系列报道:

新华走笔王立彬:时间的玫瑰

新华走笔张研:借一口文气

新华走笔 | 胡梦雪:一年好景君须记
新华走笔 | 魏冠宇:藏北团圆宴
新华走笔 | 刘祯:西海固的沧海桑田
新华走笔 | 段羡菊:母亲,记者
新华走笔 于艾岑:来东极岛吊唁的英国人
新华走笔 | 于文静:难忘田野里生动的面庞
新华走笔 胡戈:东北早市掠影
新华走笔 | 梁姊:下楼的权利
新华走笔 | 欧东衢:在“山外山”,观“海中海”
新华走笔 | 袁月明:农家小院里的殷墟故事
新华走笔 | 张钦:跑“读”敦煌
新华走笔 | 吴光于:苦荞花开的季节
新华走笔 | 韩松:访灵渠
新华走笔 | 顾钱江:“江沿儿”随想
新华走笔 | 任沁沁:关山不远
新华走笔 | 陈聪:三口水缸,一篇乡愁
新华走笔 | 熊丰: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新华走笔 | 那人,那山,那些梦想
新华走笔法源寺边读《北京法源寺》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吉玲、刘梦妮、雷琨、赵岑 | 校对:廖艺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主办《新华每日电讯》。有生命力的阅读,有温度的人和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