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电榜样丨林海强:忠于岗位勇担当

文摘   2025-01-07 17:40   辽宁  

检修基地车间转辙机工区工长:林海强

林海强,30岁,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入路,曾在现场一线历练,现担任大连电务段检修基地车间转辙机工区工长。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安全战线上默默守卫、成绩突显,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认可,曾荣获2023年度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电务工作就要时刻保持紧张,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作为转辙机工区的工长,肩负着全段道岔转辙机入所修的艰巨任务,林海强虽然年轻,却规矩持重,每天坚持提前一小时到工区,合理安排好当日的作业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当日各项工作按照进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几年来从未间断,确保了检修后的合格“产品”源源不断供给安全生产“主战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他更是勇于担当,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9月,受台风“格美”的影响,段管内多处出现汛情,营口站转辙机进水情况严重,急需短时间内批量更换。林海强带领工区职工周末加班加点,在做好当月33台转辙机和44台密贴检查器的检修工作外,额外完成出所营口站35台电机、35台减速器和8台整机的重任,且安全过关,质量过硬。那段时间,管内连续降雨对电务备品需求极大,他在汛期坚守岗位,对出所转辙机及部件逐台、逐个验收、核对,确保其随时发往现场投入使用。




转辙机入所检修是段安全生产的源头性工作,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效率,最关键是要管理有序。





2023年,面对642台转辙机及300台密检器轮修到期的艰巨任务,林海强不畏困难,在检修员有限的情况下,他通过细化生产任务,激发出职工的工作热情,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抢进度,做到了生产效率最大化,保证了生产任务不拖欠、不卡阻,按时完成了年度检修和临时性检修任务,确保现场设备安全运用不超期。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他把“质量为天”的思想理念贯穿到全过程中,面对工区职工检修能力参差不齐和入所修任务有增无减的现状,林海强通过细致分析、认真思考,采取“老带新、强帮弱”方式,创造性地将整台转辙机的入所修拆分成多个环节,分配合适的检修员完成相应的步骤,将传统的“一人一机”变成流水线作业,将关键环节专一化、碎片化,更实现了过程的精细化、可控化,既能发挥有经验的老职工充分发挥技术技能优势,确保其注意力精度,又帮助青年职工快速吸收,尽快提高,练就一技之长,服务安全大局。林海强常说“当紧张遇上不熟练,安全和效率都难以保障,面对高压态势,必须做到精细到家”。




工长就得带头干,不能怕麻烦。遇到难题得有韧性,要反复琢磨解决方法。





进入高铁时代,多种制式的转辙机被现场广泛应用,且技术复杂、检修繁琐。林海强始终的保持着对高新技术的攻坚精神和克难热情,在检修工艺和故障预防上下苦功夫,创造了多个解决各类转辙机“疑难杂症”的妙招。2024年夏季,为解决棘手的现场转辙机、密检器进水问题,他带头上手,将工作间化为实验室,从ZD6、ZDJ9转辙机工作杆和表示杆处入手,逐步研究更换防水密封垫,研究毛毡垫浸油标准再到机盖、密检器盖盘根的密封整治方法,最终拿出了逐步提升设备整体密封防水性能的方案,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咨询探讨和试验改进,终获突破,并在现场取得了实际效果,有效改善了转辙机防水性能,解决了困扰现场的大难题,为管内安全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能吃苦、甘付出、讲方法、好钻研,这就是青年林海强能脱颖而出的过人品质和护卫安全的制胜法宝,转辙机工区虽然身居幕后,却难掩其辉,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还将义无反顾地投身安全发展的场场硬仗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文稿:于跃

图片:王磊

编辑:张月妹

审核:王萍 吴琼

大电视觉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89011913@qq.com

大连电务段
关注大连电务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