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检守未·向阳成长】暑期警钟!从网瘾到犯罪:警惕互联网背后的“成长陷阱”

文摘   2024-08-16 16:06   河北  





互联网为青少年带来了无尽的知识与乐趣,但同时也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风险。暑期,对于心智尚未成熟又脱离学校约束的青少年而言,网瘾问题尤为凸显,不仅影响学业与身心健康,更有可能成为他们踏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导火索。


本期暑期普法,通过两个案例,向大家讲解网瘾如何诱使未成年人滑向犯罪的深渊,并提醒各位家长暑期要持续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



案例一



小李(17岁)和小高(17岁)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有效管教,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暑假期间,两人几乎每天泡在网吧,很快便花光了所有零用钱。为筹集上网费用,他们决定铤而走险,利用小高熟识关系,连续两次潜入同一住宅内,疯狂盗窃金手镯、金项链、金挂坠等贵重黄金首饰,总价值超过五万元。得手后,他们将所得钱款继续用于上网。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的规定,最终被判处实刑。


案例二



3名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游戏,加上缺少资金来源,便萌生了“挣钱”的想法。3人在上网时被一则“炫富”的视频吸引,并通过社交软件添加对方QQ好友,对方称“只要帮忙把电话打通,每小时就能轻松入账百元。”看到如此轻松又高薪的“兼职”,3名学生立刻按照对方的操作拨打电话,帮助诈骗分子诈骗受害人钱财,致使群众资金受损。其三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终被判处实刑。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身心成长不成熟,自身辨别能力差,盲目的追逐网络游戏带来的快感,缺乏家庭的有效管教,且多为共同犯罪。

检察官温馨提示: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拥有更多自由时间,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与风险。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有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教育,特别是要关注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防止网瘾问题的次生危害,一旦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或有不良行为苗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纠正,避免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就是从一些不良行为开始逐渐演变成违法行为直至滑入犯罪深渊,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在依法惩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未成年人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和约束。让未成年人自觉远离不良诱惑,避免一次犯错而终生受限。



供稿:蔡蓓  苏晓帅
编辑:张    晓
审核:任    洁

邯郸经开区检察院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阳光检务,加强检察宣传,深化便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