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深度报道:云南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点题整治”回应群众关切。
全文如下
↓↓↓
云南省安宁市纪委监委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专项监督,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县街街道雁塔村了解农村电商孵化园建设发展情况。聂涵 摄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干部群众点题—会商研判选题—主责部门答题—全程监督破题”方式,开展“点题整治”,严肃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中吃拿卡要、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利益输送等问题。
“目前,金宏村引水灌溉渠已建设完成,受益农田面积达2200亩。”近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党委副书记和津生,向前来开展监督检查的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木丽堤介绍当地农田用水难问题整改情况。
今年4月初,金宏村村民和继军通过《问政玉龙》节目热线,反映本村农田用水困难问题。根据工作安排,此问题由大具乡政府具体受理。
“我们立足监督职能,及时督促大具乡党委政府对金宏村用水难问题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开展跟踪回访。”木丽堤说,玉龙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点题整治”工作方法,汇总监督检查、媒体“问政”曝光等发现的问题线索,定期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开展调查核实、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清单,及时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同时,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成立专项督查组,对问题整改情况跟进监督。
乡村振兴,点多面广。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治理,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入调研摸底和分析近年来受理乡村振兴领域检举控告问题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落实和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强化“四项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聚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精准发力,重点纠治乡村振兴领域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等问题,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做实一线监督,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秋日的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漫山遍野的万寿菊竞相绽放,村民们穿梭在金黄色的花海中,打包、搬运、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大叔,你家今年种了多少亩万寿菊?收成如何?”屏边县纪委监委“民情收集员”项飞询问正在采摘万寿菊的村民李友全,并认真记录下大家反映的问题。
屏边县纪委监委择优选派27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民情收集员”,聚焦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建设实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监督,护航万寿菊、玫瑰花等特色产业发展。
“只有深入一线,将监督‘探头’架到田间地头,才能精准发现问题、及时推动解决问题,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云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在护航乡村振兴中,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纳入监督重点,将党员干部、乡贤等转化为一线监督力量,配合乡(镇)纪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日前,麻栗坡县纪委监委在对2023年实施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效益发挥情况开展监督时发现,麻栗镇茨竹坝村委会石家湾田园农场项目存在重建轻管、发挥效益不明显等问题。随即,该县纪委监委向麻栗镇政府反馈相关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引进专业实力过硬企业对田园农场进行规范经营管理。
光伏发电产业是双柏县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该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建设组建监督检查组,在项目开工前,围绕机制运作、作风建设等列出“廉洁清单”、开展预警谈话;项目推进中,通过现场监督、随机访谈等措施,发现并推动解决“中梗阻”和干部作风等问题。
发展猕猴桃产业,是永善县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规划之一。为护航猕猴桃产业发展,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联动机制,紧盯特色经济产业栽培、田间管理、采收、销售等关键环节,靠前监督、精准监督,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群众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督促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相关问题,着力清除产业发展障碍,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强化协同联动,护航基础设施建设
“自打供水管道正常通水后,自来水的水量又大又稳定,终于不用再为用水问题发愁了。”日前,武定县插甸镇纪委书记余帝辰来到老木坝村委会新福村回访,村民方跃俊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指着清澈洁净的自来水说道。
今年5月,在武定县开展的乡村振兴涉农项目专项监督中,县纪委监委组织派驻机构、乡镇纪委,联合县财政局、林业和草原局等职能部门,到插甸镇等6个乡镇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老木坝村委会新福村在架设新供水主管道时,未及时维护老供水管道,导致老管道不通水、漏水、停水现象时有发生,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问题,联合监督组集中会商研判,将情况反馈给插甸镇党委、政府,督导其立行立改。
以解决该问题为契机,武定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督促县水务、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乡镇,围绕工程建设、用水管理、水源纠纷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全县已完成43项问题工程的整改,解决8579人的饮用水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监督贯通不够有效,监督还有一定的盲区。”云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优化监督方式破题。一方面,构建“委领导+室组地”的片区协作模式,优化机构设置,促进“室组”“组组”力量整合,并深化与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的纵向联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格局,精准发现并推动解决涉及农村基础设施损坏、饮用水安全、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全省巡察机构把对村(社区)巡察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聚焦政策落实、特色产业、惠农补贴等重点强化监督,坚决纠治贪污侵占、弄虚作假、吃拿卡要等问题,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
剑川县委巡察机构结合被巡察村产业发展、经济总量、问题反映等情况,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巡察人才库人员、乡镇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参与巡察。巡察过程中,坚持因村施策,围绕被巡察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等问题梳理工作重点,精准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护航乡村振兴。
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因地制宜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变入户找问题为线上收问题、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办案为主动出击,持续发现并纠治乡村振兴领域“新官不理旧账”、履职尽责不力、工作作风不实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
“‘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内容,涉及工程量大、资金量多、管理链条长、监管有短板。”嵩明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说,该县纪委监委建立“乡村振兴领域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措施落实及资金管理预警模型”,运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在15天内完成对全县78个村(社区)厕改情况的全覆盖监督,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
突出标本兼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日前,景洪市纪委监委提级办理了一起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案件,追回资金18万余元。经查,勐龙镇景龙村委会景乃村小组党支部原书记、村小组原组长岩某,在任职期间随意收支集体资金,坐收坐支、设立“账外账”,导致村集体账目管理混乱,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我们整合监督力量,围绕监督检查、线索处置、以案促改3个环节,对凡是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的情况,进行提级监督,着力查处‘三资’管理不规范及村组干部履职不到位等问题。”景洪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庄颖丽介绍,聚焦“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5项整治重点,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整合“室组”力量,组建5个工作组,对各乡镇(街道)所辖村委会(社区)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并从资金、经营性资产资源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村(居)民小组中,抽取20%比例的小组进行延伸,确保在一线发现问题,并提级解决。
为织密“三资”监管网,景洪市纪委监委制定《加强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若干措施》等文件,持续加强对“三资”领域易发多发问题的监督查处,进一步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完善“三资”规范监督管理制度机制。今年以来,共推动解决问题102个,建章立制3项。
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有责任落实不到位、行业部门监管不力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督薄弱的原因,根治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查找根源、深化标本兼治。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以专项治理为抓手,坚持把问题查处同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结合起来,着力把专项治理成果转化为发展效能。一体贯通监督、办案、整改、治理,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乡村振兴、民生等领域典型问题开展类案分析,深入查找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权力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向职能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函,推动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治理效能。
针对巡察中发现的乡镇(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村级财务监督管理虚化等问题,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及时向财政、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印发《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农村“三资”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进一步细化“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主要职责、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等9项规定,逐步健全完善“三资”监督管理制度,厘清权力边界,明确程序权限,规范操作流程,推动干部“依单履责”、群众“看图办事”,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产业的振兴,也是文化的振兴。”云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聚焦发挥廉洁文化浸润人心作用,立足云南实际深入挖掘特色廉洁文化资源,推动廉洁理念融入基层治理,推动清廉建设融入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王志芸
审核:陈 凤 吴坤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