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兵法里也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三十六计也说瞒天过海。
核心要义说的无非是,一方的真实目的、意图被掩盖了,另一方没能识破,被蒙蔽, 麻痹大意了。
这种计谋确实很常用,而且难度也不低,但效果却总是不错。
在战争中,在竞争中,麻痹对手,然后自己万事俱备,再突然袭击,往往能取得胜利。
02
对于刚进入18世纪的欧洲强国瑞典来说,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太狡猾了,让瑞典上当了。
经过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瑞典,成功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量领土,成为欧洲强国、北欧霸主,尤其是波罗的海霸主。
波罗的海的波兰、立陶宛、丹麦心里对瑞典恨得不行不行的,但经过几次挑战后,依旧失败了。
这几个国家哪个不跟瑞典有非常尖锐的矛盾?哪个不希望打败瑞典,收复失地,在波罗的海占据优势?
但没有谁再挑头,毕竟风险很大,而且这种期待又不是那么迫切。
不过,自从皇帝彼得一世亲政,并且从欧洲访问考察一圈回来后,俄罗斯就开始急不可耐,要挑战波罗的海霸主瑞典。
他大概觉得一鲸落,万物生,瑞典倒,俄罗斯吃饱。
03
1699年是俄罗斯建立反瑞典的北方同盟的关键阶段。
为了让瑞典放松警惕,不引起瑞典的重大怀疑,俄罗斯跟丹麦和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的代表在暗中进行结盟谈判。
这种结盟反另一个强国的事情,只能暗红进行。
如果公开进行或者披露,那就别指望成功了,正所谓事不密则败。
一旦被瑞典发现俄罗斯在缔结军事同盟,要进攻它。
瑞典大概率会先下手为强,率先打残俄罗斯。
因为那个时候,俄罗斯要比瑞典弱不少,而且俄罗斯当时还主要是一个内陆国家。尽管战略纵深很大,但在陆军方面,很可能扛不住瑞典军队进攻。而在海军方面,俄罗斯更没戏,如果瑞典海上力量是90,那么俄罗斯大概只有20。
与此同时,瑞典使团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访问,说要继续维持友好关系,再次确认双方几十年前签署的和约的有效性,确认波罗的海沿岸省份属于瑞典。
04
皇帝彼得一世也是会“演戏”,做足了表面功夫,跟瑞典使节还很友好的会谈沟通,再次确认了双方1661年所签署的和约,承认波罗的海沿岸省份归属瑞典。
其中,俄罗斯还利用皇帝彼得一世在访问期间遭到瑞典“冷遇”为借口说辞,掩盖双方摩擦冲突不和,俄罗斯小动作不断的真相,瑞典还为这个“冷遇”特意解释不少。
总之,彼得一世就是要让瑞典明白,俄罗斯现在本来就打不过瑞典,也没有什么野心,就安于现状,不会对瑞典起冲突之类,更别说战争了。
核心意图就是消除瑞典对俄罗斯跟丹麦和波兰结盟的警惕性,消除怀疑,避免瑞典提前准备,加强防御。
如果是那样,那就很不好办了。
万一瑞典察觉后,对俄罗斯大打出手,那俄罗斯就面临双线作战了,因为当时俄罗斯跟奥斯曼帝国还处于战争状态呢。
俄军上次占领了亚速海的亚速夫要塞,但奥斯曼要夺回。
05
为了安抚南边这个奥斯曼敌国,彼得一世派出使节前往君士坦丁堡,跟奥斯曼谈判,争取尽快媾和,结束战争状态。
为了迫使奥斯曼签署和约,俄罗斯还派出10艘大军舰组成的海上舰队,开往刻赤海峡,就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唯一海峡通道,进行武力威慑。
当然,俄罗斯的海上力量其实是打不过奥斯曼海上舰队的,但这种要突破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有可能要威胁都城的举动,还是让奥斯曼帝国感受到了压力。
1770年7月14日,奥斯曼跟俄罗斯签署了君士坦丁堡条约,为期30年,奥斯曼确认亚速夫及附近地区归属俄罗斯,而第聂伯河上的要塞卡齐重新归属了奥斯曼。
实际就是俄罗斯退让了一些占领区,保持了核心的战果,以便尽可能快的结束跟奥斯曼的战争状态,解除腹背受敌的可能性。
1700年8月6日,俄罗斯使节跟奥斯曼签署和约的消息传到了皇帝彼得一世那里。
彼得一世心里终于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8月7日,俄罗斯正式向瑞典宣战。
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变了欧洲格局的北方战争,终于爆发了。
接到战报,瑞典当时一下懵了,“宕机”了,俄罗斯这翻脸也太快了吧。
"走过路过,关注一下,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