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瞒天过海之计!3600俄军全军覆没,统帅被枭首示众,俄国惨遭希瓦教训
文摘
历史
2024-11-02 18:22
北京
自以为防备很周密周全了,这往往导致思想麻痹,斗志松懈。对于那些很常见的事情不会产生疑惑,更不会引发警惕,这很容易导致被敌人所成功偷袭。这个计谋关键在于让对手轻敌自傲,放松警惕,然后逐步诱惑敌人上钩、深入,最后再趁机一举消灭。俄国在沙皇彼得一世时期,就曾经中了这个瞒天过海之计,远征军全军覆没,下场非常惨烈。在18世纪初的时候,那个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在对俄国西化改革,国力大涨,军事实力大涨之后,就一直想进军中亚,征服中亚,进而南下攻打印度,获得传说中的黄金宝藏,以及夺取印度洋出海口。在当时,俄国已在北方战争中打败了强国瑞典,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有空的彼得大帝就开始执行自己的这个征服中亚计划了。说起来,彼得一世确实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皇帝,说干就干。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康熙皇帝时候,1715年康熙正密切关注准噶尔部的异常举动。也是在这一年,彼得大帝派出了东西两路大军前往入侵中亚地区。其中西路大军大概有6000多兵力,统帅是别克维奇。1717年6月,统帅别克维奇率领3600名俄军前往希瓦汗国。因为根据彼得大帝的最新旨意,说是这个汗国有意归附俄国,让他前往“受降”。于是他们穿越漫长的荒原大漠等,走了大概2个多月,最终到达希瓦绿洲边缘。希瓦汗国新的可汗并不想服从俄国,去世不久的老汗王大概也没那种真心归附的意思。汗王表面上对俄军统帅很是顺从,唯唯诺诺的,让俄军统帅别克维奇非常受用,感觉汗王被俄军大炮和战斗力给吓破了胆,真心要归顺。希瓦汗国可汗如此恭顺,别克维奇就放松了警惕,甚至是丧失了警惕。他竟然离开自己的部队跟汗王待在一起。汗王看时机差不多,就跟别克维奇建议说,俄军那么多人集中在一起,供应饮食方面实在不方便,能否分成几路,住到不同的城市呢?别克维奇估计觉得没有什么大危险,3600名士兵就算兵分几路,还能咋滴?而且自己跟汗王在一起,还能翻天了?于是他就同意了,结果俄军官兵都不干。有军官代表甚至亲自去问统帅别克维奇,不同意他这种做法。但是别克维奇威胁以军法处置,俄军部队只能执行了他的命令。俄军分开几路离开后,随后就遭到了希瓦汗国所埋伏的军队袭击砍杀,基本上全军覆没了。连统帅别克维奇也身首异处,被枭首示众,而且还被汗王送去布哈拉汗国,用于大肆炫耀自己的武力。而在里海要塞里的那3000多名俄军也大部分染病而亡了。至于东路军,遭遇了准噶尔军队,4000多人最终只剩下了700多人。此次大规模远征之后,俄国转变入侵征服策略,改为蚕食策略。"走过路过,关注一下,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