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成长的摇篮,更是梦想启航的地方。在独山县,有这么一所学校,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端正良好的校训教风,荣获了2024年黔南州先进集体,它就是独山县高级中学。
走进校园,鳞次栉比的教学楼、树木葱翠的园林、水波粼粼的金鳅湖、绿树成荫的校道“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不远处的教室里,不时地传出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声和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整个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同学们,在做题时要学会思考多种答题方式。”在高三年级的教室里,一堂特别的优质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授课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同学们讲授知识,以幽默风趣的事例帮助同学们记忆数学公式。台下,同学们专心致志、认真学习,积极互动,随堂听课的同学科教师也时刻记录着笔记,努力学习优秀教学经验,一堂普通的数学课,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师们互相听课学习的场景时常在独山县高级中学上演着,通过开设优质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开设优质课只是独山县高级中学做好课程建设的小小缩影。近年来,独山县高级中学按照学校高质量发展规划目标,严格执行高中新课程要求,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以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为手段,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坚持规范办学,加强对常规教学工作各环节的管理。
同时,紧跟课堂改革,立足新高考,构建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体”,“拓展课程、校本课程”为“两翼”,“基础课程扎实化、拓展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1+2”课程建设体系,进一步创新“6+2”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
科学创新的课程设置是学校推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一环,但与此同时,教师团队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年来,独山县高级中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培、省培、州培”为引领,“县局”为示范,立足“校培”,聘请专家和教学名师到校开设讲座、示范课,并结合外出观摩学习、跟岗锻炼、送教下乡等,以“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开展培训。此外,学校还提出了名师培养战略、名师带动战略、教师进阶式培养战略和结对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目前,该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荣获县级以上奖项500余人次,优秀教案、课件、论文等获州级以上奖项100余次,300余名教师被评为县、州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或师德先进个人。
“自参加工作以来,学校时常组织我们开展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也督促我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让我们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注重品德教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关心学生成长。”这是何汝桃成为人民教师的第三年,每每谈起自己的本职工作,她总是有说不完的热情,她表示,将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教育提升和学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学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指向育人。在兼顾优质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建设的同时,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也成为了独山县高级中学关注的重中之重,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学校特别开设了“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多元的成长平台。
“大家要注意,不同的动作要换不同的拿扇方式。”在大课间,学生们除了跑步外,还在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小调中跳起了花灯操,只见学生们手拿彩扇,一招一式整齐划一,一起一跳协调一致,彩扇翻飞、舞姿绰约,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活力满满。
“除了花灯操,书法、乐器等课程也成为了‘第二课堂’的‘主角’,备受同学们的喜爱。我们希望通过各类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独山县高级中学副校长陈大蛟说。
一直以来,该校严格按照“以德树人,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文化润校”办学思路,有效开展学科融合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及活动课程,积极开展“智星杯”校内知识竞赛、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一项项教育的改革与突破,让独山县高级中学教育教学事业节节攀升,在2024年高考中再创历史新高。今年高考中,学校600分以上78人,较上年净增47人,完成率123.8%,居黔南州县、市高中第一名;完成特控线(一本)上线445人,较2023年增加186人,完成率116.18%;普通本科上线757人,较2023年增加263人,完成率113.83%。
现如今,独山县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已然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展望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展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师生微课题研究等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基,努力为独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陈大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