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隐居山林,题写了一首七律,颔联引人入胜,结尾饱含哲理

百科   2024-12-06 06:59   安徽  

晚唐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怀才不遇,这一时期虽然也曾涌现出很多优秀才子,可是由于时常感受到身世之悲、家国之恨,诗人们早已没有杜甫短衣匹马随李广的豪情,也不具备韩愈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愿望,却会因为面对废城残宫、枯花衰草,而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戚之情。

曾经繁盛无比的大唐帝国,宛如日薄西山地逐渐衰落,让那些骚人咏士们感到极其悲哀,他们在一派凋敝、破败的氛围中蹉跎了岁月,又无奈地寻觅可以让身心解脱的场所,并希望余生可以不再牵挂荣辱。下面分享晚唐诗人韩偓的佳作,体验其隐居生活的乐趣。

小隐

唐末 · 韩偓


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犁。

清晨向市烟含郭,寒夜归村月照溪。

炉为窗明僧偶坐,松因雪折鸟惊啼。

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韩偓生活于大唐王朝的衰落阶段,面对动乱不定的局面和满目疮痍的社会,诗人的悲剧意识尤为突出,他时而啸志歌怀,时而借酒消愁。韩偓不愿假意地赞美繁盛、歌颂辉煌,而是以一种忧虑的笔触,抒写风雨飘摇的末世,他的怀古咏史诗充满了悲情,他的山水田园诗也带有忧郁色彩。

这首诗写于韩偓花甲之年,当时他已经厌倦了朝堂上的争夺,也看淡了仕途中的得失,当他脱掉华丽的朝服,摘下头上的冠帽,顿时感觉极其轻松。诗人从此以后便是一位普通的布衣百姓,心中却丝毫不觉得失落。这首诗朴实生动,更富有理趣,值得人们细读

韩偓年少时才华突出,中年之后便在宦途中不断沉浮,他没有像白居易那样身边有佳人相随、红袖添香,而是习惯了一个人独处。虽然因为战乱,周围的亲友不断地与他别离,不过他好像并不感到孤单,岁月可以让其鬓发苍白,可是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一份纯真和淡泊。

开篇点题,“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犁。”诗人来到衡山的岳麓峰下,暂时寄宿于山村的一处茅庐里,打算先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如果觉得此处适合自己生活,他便打算长期隐居于此,并向田家学习耕作技术,从此自力更生,颐养天年。

清晨向市烟含郭,寒夜归村月照溪”,这两句进一步描写诗人的山村生活。拂晓时分,远处的城墙上还是烟雾笼罩,集市上已经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夜幕降临,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三三两两地回到各自的家中。此时明月拂照万里,溪水明澈潺潺,诗人的心情也显得极其平静。

作者通过对早晚景物的描绘,细腻生动地展现出时空的变换、以及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委婉地道出了诗人非常喜欢山里的风景。朦胧的晓烟,皎洁的月色,都让人感觉怡然自乐。没有案牍劳神,不必费心应酬,可以在家安心读书,也能开心地与渔樵交流。

颈联颇显温馨气氛,“炉为窗明僧偶坐,松因雪折鸟惊啼。”下雪了,天冷了,山里的气温忽然间降了很多,诗人体弱多病,便早早地生起了炉火。跳动的火苗映照在窗户上,吸引了路过僧侣的注意,僧侣走近问候诗人,诗人也热情地邀请对方一起烤火、聊天。

雪越下越大,屋顶上、田地里,一片白色的世界。松枝上也积满了冰雪,厚重的冰雪压得树枝慢慢地弯曲,最后终于支撑不住。松枝忽然断裂的声音,让林间的鸟雀受到惊吓,纷纷振翅而飞。诗人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雪中动态的画面,不禁回想起儿时在雪地里玩耍的往事,仿佛只是转瞬之间,纵然记忆犹新,不过自己已是半截入土,于是不禁感慨,岁月真是不饶人啊。

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结尾抒写议论。想到余生不长,诗人又记起了庄子在其《逍遥游》中曾经谈论过生命长短。灵椿乃是一种上古树木,春秋各为八千年;朝菌,则是一种朝生暮亡的生物。

庄子认为小年不及大年,而韩偓则并不认可庄子的观点,他觉得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齐,同等看待的意思。

韩偓隐居山林,题写了一首七律,颔联引人入胜,结尾饱含哲理。人生虽然短暂,可是没有人愿意虚度,只要活出自己的风采,又能被世人铭记,即使在世时间不长,也应该无怨无悔!

谈诗论词
增长知识、明白事理、结交朋友、交流感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