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望江太白村由来与仲书屋的故事

政务   2024-11-15 14:46   安徽  

点击标题下「望江之声」可快速关注

湖南地图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望江县标准地名录》,收录了5030条地名(现今地名4615条、历史地名415条),翻开长岭镇地名介绍,太白村引起了作者的关注。书中注解,该村因唐代诗人李白路经此地仲舒林,故而得名。为挖掘地名历史、弘扬地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作为地方历史研究者,我们踏上了寻访考证之旅。


今凉泉太阳山脉的罗庵庙及庙前的天然泉水天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人们印象当中,望江县境“无山”,意思是其山围小峰低,乏善可陈。其实不然,太阳山就颇具韵味。太阳山山势自北向南蜿蜒起伏,北距县城10千米、海拔154米,因东西横亘约4千米,故名横山。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唐天宝年间,李白避安史之乱,于匡庐司空,往来大雷,偶值雪,筑室读书。后人遂将此室称为“太白书堂”,并将横山改名为值雪山。李白《秋浦寄内》云:“我今浔阳去,辞家千里余。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也是诗仙到过望江的明证。后来文人墨客也多有诗作强调,如清人邓仪的《太白台》,还有,值雪山人赵天彩有诗作收录在明万历二十二年《望江县志》。诗云:“江上骑鲸去不还,江流千载共潺湲。酣歌谩忆清平调,寄傲犹传值雪山。文藻怜君空浪漫,风尘故我亦间关。升沉自古皆陈迹,且趁方尊媚醉颜。”飘逸的李太白走了,空余下值雪山太白书堂栉风沐雨,书堂毁于何年代史书无载。 

元末时期,望江还没有筑城池,鄱阳湖、泊湖、武昌湖与长江相连通,水天一色、一片汪洋。一代枭雄朱元璋、陈友谅二人率部决战于鄱阳湖,其实也包括今武昌湖和太宿望之间的泊湖一带。朱与陈交战,朱军白天总能打胜,可到了夜晚,往往被陈军偷袭。一次夜战中朱军又被陈军打败,朱元璋无奈地向天大喊“天不助我也!”话音刚落,在值雪山山顶突然放射一道光芒犹如耀眼的太阳,远远地照在湖面上,顿时朱军士气倍增,这一仗将陈军打得落花流水,陈友谅也中箭身亡。朱元璋登基后接受大臣的建议,把值雪山更名为太阳山。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根据走访考证,太白书堂遗址位于太阳山西麓,距罗庵庙西北约40余米的一块平台。这里古木参天、翠竹环绕、草木茂盛、山泉潺潺。太白书堂与太白村有关联吗? 

史载,唐至德二年唐至德二年(757年),永王兵败丹阳。李白因是永王幕僚,奔走在出逃的路上。他先是从浔阳逃到彭泽,继而在好友宿松县令闾丘的热情帮助下,避乱至宿松和太湖县司空山。李白生性喜爱名山大川,在这避乱期间,他游览了香茗山。听说古雷池、武昌湖、横山后,便从香茗山出发前来探寻。途经今天的仲书屋等地至土冈矶,在今龙林村境内的白花矶乘舟前往横山。到达横山时正逢下雪,才有后人将横山改名值雪山之说。 

既然李白一路从香茗山到横山,为什么仲书屋这里保留了“太白村”的名称?在代代相传的传说中,李白在这个村子的一户人家讨水喝,与村民相谈甚欢,并登上村里一块凸起的山林。在林间歇息的这块高地,正是回头远眺值雪山和香茗山的最佳位置。李白在此驻足流连,他歇脚的山岗后来被村民命名太白山,那片树林称为太白林,山下的村落便是今天的太白村。 

神奇故事美丽传说 

在太白村史馆,我们看到了仲舒屋的来历介绍,原来是以虞仲书先生字号来命名的,因当地方言中,“书”与“许”“舒”发音相同,于是太白林及村部所在地的大屋场被取名为仲书屋(也有写作仲许屋),收录进《望江地名录》的名字叫仲舒屋。村里在仲书先生的故居旧址上建起村史馆,以此留住乡村记忆。 

其实,望江后山乡镇所称的屋场,就是指自然村。作为一个坐落在武昌湖湖梢、鸦滩河圩的古老村庄,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如画的自然村落,仲书屋最早的先民来自于哪里呢?

据宗谱记载,望江虞氏一世祖一山公在瓦屑坝大移民之前就来到了望江。一山公讳正魁,字元良,原籍江西鄱阳,于元末卜居望江。当时,一山公由刘、金、萧三位军爷护卫,率全家沿江东下,船上设神灵排位,不时祷告,祈求指示下船之处。船行至望江境内杨溪口(孝感畈相公咀),公见此处山川并茂、生气充盈、向神祷告、喜得吉卜,于是离舟登岸,择孝感畈安家,名曰虞家寨,这也是望江唯一以寨来命名的一个自然村落,原属太慈镇茶花村,2022年该村划归新设立的回龙街道。 

一山公一行下船时,面对的是哀鸿遍野、瘟疫流行的景象,一世祖仁心一片、治病救人,许多几近灭绝的村庄慢慢恢复了生机。望江虞家寨虞氏宗祠旁的相公庙,供奉着刘、金、萧三相公的神像,纪念他们的忠诚仁义、治病救人、扶贫济困善举。虞氏的始迁祖在虞家寨定居下来两代之后,子孙们便分散到周边各地。在分支发展中,老鸦滩河畔这股(庆一股)虞氏人丁最为兴盛,曾经有“老鸦滩十里横渡、尽是虞氏族裔”之称,鸦滩河也成了虞氏族裔渔渡的专属地。 

史料显示,明清时期,鸦滩为繁华集镇,鸦滩街南面有马头河、殷家河汇合流入武昌湖,此处涨水期须舟渡、落水期须搭桥才能通过。在洪山、蛇山北面的鸦滩河上,还留存着一座老石桥的遗迹,史料记载叫广济桥(族谱记载叫永济桥),此桥系虞氏僧人募化而建,《乾隆县志》载:“广济桥在老鸦滩渡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照庵僧自隐欲跨河建石桥,募合邑绅矜助捐。桥成,五虹,北接长堤里许,中虹可通船只”。现桥体尚存,长约30余米、桥面宽近2米,已被列为望江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虽有石桥,但每到大水年份丰水期,过河仍靠渡船。清嘉庆十六年虞庆一后裔合捐渡船一只,在南岸清明山麓设“一济渡”。 

经考证,仲书屋不是以最早来村一世祖的名字来命名的。村庄在被知晓为沿用至今的村名之前,究竟用的是什么名,我们无从考证,但以仲书屋来命名应该是200年之后的事。 

谱载,虞公趾堂先生,讳衍麟,字仲书,太学生,出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仲书尚未成年时,父亲就英年早逝。仲书自幼勤奋好学,努力进取,最终考上国学生。仲书精通诗书,生性好客、疏财仗义,名士乡贤好友甚多,四周屋场的德高望重、行善积德之人经常到他家切磋人生、以文会友,去时都说去仲书家屋或去仲书老屋,久而久之,这块地方就以此命名为仲书屋。 

仲书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享年68岁,卒后葬于太湖县花亭湖虎头山,后改名望江山。(吴小平、虞达宇)


官方望江之声          

权威传播望江好声音 



| 编辑:彭高峰

| 审核:徐   罕

| 终审:方小红

| 来源:安徽网

| 主办:望江县融媒体中心

| 服务热线:0556-5791737

| 投稿邮箱:wjxww2020@126.com

点击更多

形象宣传片 |  旅游宣传片 | 招商宣传片

大美望江mv | 望江挑花望江油菜花海



望江之声
这里是雷池故地、三孝故里、挑花之源、黄梅戏乡,是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望江之声为望江县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公众帐号,是望江县委县政府唯一权威新闻发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