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特殊地貌

教育   2024-10-05 00:02   广东  

我国特殊地貌主要有: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岱崮地貌”、张家界地貌、
嶂石岩地貌。以下是我国一些特殊地貌及其相关信息: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成因: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溶蚀、沉淀,侵蚀、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当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碳酸对可溶性岩石有溶蚀作用,此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分布:在中国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四川、重庆、湖南、山西、甘肃、西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在世界其他地区主要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等。
特点:分为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如云南地区高大的石芽群石林)、喀斯特漏斗(呈蝶形或倒锥形洼地)、落水洞(有裂隙状和井状等形态)、溶蚀洼地(近似圆形的封闭性洼地,如广西的坡立谷)、喀斯特盆地(大型喀斯特洼地,边缘略陡并发育有峰林,底部平坦)、喀斯特平原(具有“岩、溶、水”等特征,伴有残留少数孤峰)等;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常埋藏着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或成为储存铝土矿、砂矿及油气的良好场所。
丹霞地貌
成因: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受不同的构造作用,并在流水、风化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其演化过程始于红层盆地的抬升,在流水、风化、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
分布:主要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为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温带湿润 -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 - 干旱区,其中中国分布最广。我国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区,如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湖南莨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
-特点: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以赤壁丹崖造型奇特、自然奇景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为特色,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常见的地貌形态有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等。
雅丹地貌(风蚀地貌)
成因:是在干涸的湖底、河湖堆积阶地上,因风蚀、水蚀等原因形成的垄脊和沟槽。其岩体岩性往往相对一致,构造相对简单,多发育在极端干旱地区,这些地方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植被稀疏,所以风蚀作用强烈,也有一些分布在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较为强烈。动力条件是雅丹形成的主要因素,定向外营力主要是风和水,也有其他因素如松散沙子的盐胶结作用、植被缺失、风化作用、重力坍塌等非定向外营力。
分布: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世界上除大洋洲、南极洲外均有雅丹地貌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分布区特点为降雨量少、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特点:垄脊和沟槽相间排列,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按大小可分为迈赛和雅丹(或小雅丹)、中雅丹、大雅丹;按成因可分为水蚀雅丹、风蚀雅丹、风和水共同作用形成的雅丹;按地球化学的颜色可分为黄色雅丹、白色雅丹、红色雅丹等;按形态可分为方山状雅丹、长垄状、平顶塔状、金字塔状雅丹等,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岱崮地貌
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分布: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源等鲁中南山区,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
特点: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张家界地貌
成因: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在张家界市区境内,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有冲积土平原,境内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均汇集到澧水河,然后从西向东流进洞庭湖,湖内沉积着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泥沙,从东向西地势又逐渐升高,到市区中心地段出现海拔高达1500余米的高山峻岭,有高山峻岭和低谷平原,这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为张家界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分布:位于湖南张家界市。
特点:是以塔柱状峰林为特色,看上去是千峰耸立、万石峥嵘的景观,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
 嶂石岩地貌
成因: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上层为较坚硬的厚层石英砂岩,下层是较薄较软的泥质砂岩,因此下部先受侵蚀,上部再垮塌,由于整个岩层中间间隔存在几层泥质砂岩,在“横向掏蚀 - 纵向垮塌”反复作用下,形成阶梯状陡崖和峰墙。
分布: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命名地是河北赞皇县嶂石岩村。
特点:具有五大特点,即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最典型的特征是阶梯状陡崖和赤色峰墙,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



我们都爱地理
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家校合作!每天有推送,欢迎订阅!(老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