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压根没想过会去格鲁吉亚,听上去很遥远又陌生的地方,结果没想到一拍脑袋,人生的新章节就这样开启了!
说实话,光是签证的方便程度就让我对这个国家好感倍增——只要提供护照扫描件和2寸白底照片,轻轻松松搞定,效率高得不像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国家。
签证有效期三个月,允许停留30天,还是多次往返,贴心得有点过分。
签证办得顺,钱包挨了刀
从北京出发,我得先飞到乌鲁木齐转机,再飞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机票花了2000多块,这价格直戳我的心窝,恨不得跟航空公司讨个折扣。
六小时的航程里,我一边数机票钱一边闷闷不乐,飞机餐倒是看着不错,但这点小美食根本喂不饱我受伤的心。
终于熬到飞机降落,透过舷窗望出去,绿色的山谷、平坦的草原,还有几座特别有感觉的老教堂,让我的情绪稍稍回升一点儿。
机场出来打车,那司机一开过来,我傻眼了——居然是辆奔驰!别激动,这车外观已经“历经沧桑”,看得我忍不住想问一句:“您这车跑了多少年了?”
后来才知道,格鲁吉亚的车基本靠淘欧美和日本的二手货,报废年限?不存在的!只要还能开,哪怕车门都快掉了,都能上路。
走在街头,你会看到不少行将报废的“古董车”,像是穿越回老电影里的场景,有点滑稽又有点怀旧。
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格鲁吉亚不大,国土面积才7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就北京的一个零头,但真是个妙不可言的地方!
一开始你会觉得像欧洲,干净、悠闲,建筑别具一格。但走近了,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能让你找到几分老家的亲切感。
这里有自己的语言,大部分人也会说俄语,哪怕英语不溜,只要记住“Garmajoba”(你好)、“Madloba”(谢谢)、“Naxvamdis”(再见),分分钟能跟当地人打成一片。
这里的人过得随性得很,走路慢吞吞,表情轻松又带点慵懒,和国内大城市那种“人均社畜”的气氛完全不一样。
晚上11点,我还在第比利斯的大街小巷晃悠,一点也不觉得害怕,这地方治安好得让我差点怀疑自己身处平行世界。
低成本的天堂:1000块能玩一周
格鲁吉亚的物价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良心价”。普通酒店80块一晚,吃饭10块就能吃饱。如果稍微讲究点,三个人去高档餐厅点五个菜,加上一瓶好喝的葡萄酒,也就200块。
这里的美食简单,一份馕、一份烤肉串、一瓶Borjomi矿泉水,搭配一碗扁豆汤,就是地道的晚餐。
最经典的还属“小笼包”Khinkali,个头比咱们的还大,咬一口,肉汁在嘴里爆开的感觉,绝了!还有烤鸡翅、酸辣蘑菇汤,连我这个人都觉得入味又带劲。
服务堪比五星:算账全靠计算器
格鲁吉亚的服务业也是一大亮点,基本全是本地人,勤快得不像话!点菜端菜速度飞快,态度还特别好,服务到位得让我有点不习惯。
唯一的“槽点”是数学不太行,结账时哪怕只算几块钱,也得掏出计算器按半天,看着着急又好笑。
网速快到飞起,过马路却像跑马拉松
4G网络是格鲁吉亚的骄傲,覆盖率接近百分百,哪怕你爬到海拔5000米的卡兹别克山顶,信号都是满格。
这一点,让我这种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感到无比幸福。
不过,过马路却成了难题!市区基本没有斑马线,全靠地下人行道,明明距离20米的路,硬是得绕个大圈走地下通道,走得人一肚子怨气。
必打卡的风景:
如果只打卡一个景点,我会推荐安娜瑞城堡。周围环绕着绿得发亮的湖水,那画面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插图。甚至被《孤独星球》选为封面,可见魅力不一般!
另外,第比利斯的夜景也绝不能错过。傍晚时分坐缆车上山,俯瞰整座城市,灯火像星星一样洒满地面。
还有卡兹别克山,这座5000多米的高山可以徒步,也可以坐越野车上去,沿途风景美到窒息。
在格鲁吉亚的第四天,我去了久负盛名的卡兹别克山(Kazbek)。
从第比利斯坐旅途巴士出发,车程大约三个半小时。一路上,窗外是开阔的山景,绿得直让人眼睛舒服。
途中,我遇到一位特别会聊天的本地女生,她竟然在兰州大学留过学,中文熟练得让我这个游客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国内。
卡兹别克山有点故事背景——传说中普罗米修斯在这里被宙斯囚禁过,听着就很“神话大片”。
海拔5047米,是格鲁吉亚第三高峰,也是高加索山脉的第七高峰。站在山脚下,远眺那片雪山与草地交织的画卷,别提多震撼了。
9月份的卡兹别克山温度不高,白天也就8到12度,冻得我直缩脖子。
如果你计划来这里,一定要穿厚点,别像我一样在山风中“瑟瑟发抖”!
房价便宜?也要看地方
格鲁吉亚的房价便宜,但并不像网上传的那样“3万块买套房”。
在首都第比利斯,带花园的房子每平米大概300到600美元,一套下来也得20万人民币左右。
这房价,比不上国内大城市的夸张,而想“捡漏”也得看地段。
如果是博尔若米这种地方,房价会更接地气,每平米大约140美元,不到10万人民币就能买一套普通公寓。
这里的美女有点“杀”
格鲁吉亚的美女是出了名的,高鼻梁、大眼睛,眼神自带温柔光环。
她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结婚后对家庭特别忠诚,勤俭持家。如果一个格鲁吉亚女人不会做饭,那可就惨了,亲戚朋友会毫不客气地“嫌弃”她。
除了长得美,自尊心也堪称强大。穷人再穷,衣着也绝对干净整洁,体面是底线!
而且,格鲁吉亚人的热情让人特别感动。并不是为了“从你兜里掏点钱”而殷勤,而是真心希望你能在这里过得舒心。
就连我那个一向抠门的岳母,也破天荒地劝我多给点小费,说值得!
仪式感拉满
在格鲁吉亚,尊重老人是一种被高度推崇的美德。年轻人和老人聊天时,不能低头玩手机,双手更不能随意插兜或背在身后,否则就是对长辈的大不敬。
就连公共场所,也为老人设置了专用区域,还安排服务人员专门协助行动不便的长者。
不过,格鲁吉亚的家庭关系又有点“不黏糊”。父母从不干涉子女的生活,就算孩子结婚了,双方也各过各的。
老年人喜欢开车去旅行,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当“免费保姆”,不带孙子。
物价亲民,工资一般
说到格鲁吉亚的物价,那是真的“治愈”。超市里10枚鸡蛋4.5拉里,折合人民币8元;1斤鸡肉5拉里,约9元;牛肉贵点,但1斤也就34元。
住个小酒店,每晚只要几十块,比国内青旅还划算。
不过,物价低是有原因的,毕竟工资水平并不高!男人的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2600元左右。像餐厅服务员,基本工资只有1200元,靠加班和小费,月收入可以到2800元。
至于医生和教师,则属于高收入群体,月薪能达到6000到10000元。
格鲁吉亚的农业很有看头,肉类丰富便宜,而猪肉并不受本地人欢迎。
牛肉和鸡肉才是主角,而超市里售卖的猪肉,几乎都是为外国人准备的!当地的牛奶、矿泉水也质优价廉。
格鲁吉亚是个让人心情放松的地方,生活节奏缓慢得像春日午后打盹的猫。上班不是步行就是靠公交和地铁,车票只要0.5拉里,折合人民币也就一块钱,任你坐几站都不加价。
当然,有些人家里还是有车的,不过基本上都是二手车。一辆二手奔驰大概3000美元就能搞定,开着“奔驰老爷车”兜风的既视感直接拉满。
车是实惠了,但电器价格却让人有点头大!比如一台在国内卖2000多元的液晶电视,在这里起码得3000元,仿佛贴着“进口豪华版”的标签。
别看格鲁吉亚人收入不高,对生活品质可一点也不含糊,尤其在买房这件事上相当豪气。房价便宜,他们又习惯贷款,分十几年慢慢还款,一点压力都没有。房子买了,生活继续悠哉!
格鲁吉亚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外国人看病要付费,但费用相对便宜,堪称“良心价”。
教育水平比不上欧洲发达国家,但识字率高达99.5%,而且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以免费读书。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还会送去欧洲,尤其是波兰留学。
生活的节奏慢下来
我还发现,在格鲁吉亚开银行卡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只需要带着护照,填张表、留个电话,当场就能拿卡走人,连住址证明都不用。
“简单粗暴”的效率真的很格鲁吉亚!对比隔壁土耳其还需要各种居住证和水电账单,简直是懒人的福音。
格鲁吉亚人的生活还有不少讲究,尤其是吃饭的时候。入座要从左边进,吃完饭再从右边离开,整个过程得体得像在演优雅的舞台剧。
饭桌上不允许乱动,吃饭也不能大声喧哗,餐桌礼仪直接拉满。
说到格鲁吉亚的餐桌,葡萄酒是绝对的主角。
格鲁吉亚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东部的黑土地是葡萄种植的天堂。每家每户几乎都有自己的葡萄园,酿出的酒香浓醇厚,连“葡萄酒”这个词据说都是从格鲁吉亚语音译过去的。
当地人喝葡萄酒的热情和中国人对白酒的执念不相上下,聚餐时,餐桌上少了它不完整。更让人感动的是,50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一瓶不错的原装葡萄酒,性价比高到让人忍不住想打包一箱回家。
有一次,我跟朋友去当地一个酒窖探访,里面藏着200多种不同的红酒。那些五颜六色的酒瓶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俨然是酒瓶版的彩虹桥,看得我都有点舍不得喝。
除了葡萄酒,茶文化也很有意思。19世纪,一位姓刘的老哥把茶叶带到格鲁吉亚,从此这里就有了“刘茶”的存在感。如今,每次喝上一口热茶,当地人说不定心里还会默默向那位刘先生致敬。
说到最后
格鲁吉亚这个地方,无论是风景、人文,还是日常生活,都让人想要慢下来。没有国内大城市的那种拼命内卷,也没有过度商业化的旅游景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简单从容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