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外媒体看綦江丨綦江这些山再出圈!

政务   2024-11-27 19:33   重庆  

近日

《城市地理》走进綦江

《名峰綦江 巍峨壮丽的山之诗篇》为题

对綦江几座各具特色的山峰进行了报道




綦江的险峰周边遍布遗迹,在缓缓流过的云雾与岁月中保持缄默,衬得这片土地愈发古老、厚重。古剑山以云海半遮面,深入其中才能探得它不为人知的一面;老瀛山里出了一位“雕刻家”,绝壁之上,巨大的如来像鬼斧神工;横山公路“九道拐”,蜿蜒通天……綦江的名山,在无尽岁月里修炼心性,早已超凡脱俗,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

古剑山不仅有巍峨险峻、云海蒸腾的自然风光,还有静音寺、阳桥等人文景观。山顶的寺庙在云端俯瞰林海,耳边环绕的诵经声让人感觉超脱世外。



在綦江,山的巍峨与水的柔美交织,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太多赞美的诗篇。无论是“落花流水三春暖,古木高风九夏寒”的和美壮阔,还是“晚来静捧金茎露,云液潇疏到掌中”的恣意潇洒,綦江的山多姿多彩,独拥各种氛围感。在那些雄伟壮阔的山峰间,云雾翻腾、诗文遍录,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与体验。



永远的“巴渝十二景”

揭开古剑山的神秘面纱

“巴渝十二景”是巴渝大地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财富。早在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就曾评选出巴渝十二景,“字水宵灯”“海棠烟雨”“金碧流香”“黄葛晚渡”等美景,留给现在的我们无限遐想。几百年后,几经迭代,在2015年媒体评选出的最新版本的巴渝十二景中,作为川东名胜“老巴渝十二景”的古剑山,属自然景观类的“古剑云海”,再次入选“新巴渝十二景”。


俗称“鸡公嘴”的古剑山,源自贵州的大娄山,海拔750至1300多米,山势险峻,奇峰兀立,令人叹为观止。清代诗人陈锟在攀登古剑山后,被其壮美所震撼,挥毫泼墨:“古剑高难拔,森然势插霄。悬岩盘绝蹬,断壁锁飞桥。”


在古剑山观赏日出,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清晨的雾气环绕山间,随着微风的吹拂,远处的山峦和丛林在雾海中时隐时现。晨光初照,光影层次分明,色彩变幻无穷,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当白云从悬崖下翻滚而出,山峰宛如孤岛,只露出青翠的峰巅,在云海中傲然挺立,亲眼见过方知“古剑云海”绝非浪得虚名。


冬日的古剑山,更是一幅“银色世界雪皑皑,青山绿水依旧在”的壮丽画卷。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鸡公嘴山峰之上,雪花飘飘,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展现出古剑山独有的娇美与宏伟。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剩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心灵的震撼。


除了奇绝的自然风光,古剑山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山中有净音寺,也称东岳庙,始建于北宋年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虽历经磨难,仍是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寺庙依山而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分为上院和下院两个部分,下院位于古剑山山腰,建筑规模宏大;上院则位于古剑山山顶的悬崖峭壁之上,十分险要。每年,净音寺都会举行各种佛教节日庆典和法会,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前来参与。其中,“6.19”观音香会是渝南黔北地区民间规模最大的禅宗文化盛会,起源于宋代,兴旺于清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云海和香火仿似古剑山的面纱,但当踏足此处,才发现山不是神的居所,而是属于人的福泽。在自然和人文交汇的地方,当地人总会创造出一个承载美好愿望的祈福地,“阳桥”由此而生。其位于古剑山鸡公嘴山峰的鸡头部位,也被称作舍身崖。这座自然形成的桥梁,坐落于两座孤峰之间,峰与峰之间是深谷,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座天然桥梁,因此得名。在当地人的传说中,阳桥与爱情和亲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相爱的人在这里挂上一把连心锁,寓意着爱情能够天长地久;家人在这里挂上一把锁,象征着家庭相亲相爱、幸福美满。这些锁虽然看上去普通,但每一把都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故事,其中最古老的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古剑山是逃离城市雾霾绝佳的“洗肺圣地”,无边无际的茫茫林海随山势起伏,忽而涌起浪尖,忽而跌出山谷。



“蓬瀛仙境”老瀛山

从化石到奇石

“瀛岭青天外,东南翠色来。云封千树合,日上万花开。”在明代重庆知府傅光宅的诗《望瀛山》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老瀛山的绝美画面。在传说中,老子也曾被老瀛山中的仙风所吸引,认为它与神话中的蓬瀛仙境相似,便在此云雾翻腾间潜心修炼。


老瀛山兼具泰山之雄、华岳之险、青城之幽、蓬瀛之奇。这座山峦并不算广袤,在海拔800米以上,仅有2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从周围的平地中陡然耸立,但它却以峻峭的山峰和险峻的崖壁,展现出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平均海拔达到900米,其中天神庙峰顶更是高达1310米,是周边地区的最高点。此山地形独特,由三支山脉构成,它们在主峰天神庙处汇聚,分别伸向北方、西北和西方,自然形成了两条深邃的峡谷,形似“爪”字。因其风景秀美迤逦,又不乏磅礴大气的峻峰峭壁,历朝历代大量的文人骚客为之折服,而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



除了山,老瀛山还以独特的丹霞地貌独步綦江。这里的红色砂岩在漫长的岁月中风化剥离,经流水侵蚀,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和异石,为山景赋予了别具一格的美。其中,“老瀛如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雕塑之一,其人像的形状栩栩如生,仿佛一位智者静默沉思,凝视着远方的群山。相传,有一位僧人曾在此隐居,他以慈悲心肠感化了一只经常下山伤人的老虎,使其不再为害。后来,僧人在山中圆寂,而他的精神和形象化作了如来石像,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老瀛山三角镇的红岩坪,有一处十分有名的寨子,叫“莲花保寨”,不仅因坚固的防御工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更因意外发现的恐龙足迹成为古生物学的历史宝库。古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宝祐四年,蒙军入川,川内各地百姓四方躲藏,据险而居。莲花保寨巧妙地利用了丹霞地貌的自然条件,构建在险峻的山腰之上,形成了一道道难以攻克的防线。石壁上的题刻记录了古寨的修建与扩建历程,每一道门、每一扇窗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坚韧。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古寨又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2003年,工作人员在莲花保寨意外发现了众多足迹,不仅包括了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等恐龙,还有翼龙类和古鸟类的足迹,覆盖了多个化石层位,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这些足迹为人们揭开了亿万年前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的古生态环境,不仅是研究古生物的重要资料,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时代的生命故事。


老瀛山处处惊艳,从来自远古的恐龙化石到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各色山景让人目不暇接。



最惊险的横山“九道拐”

电影《失孤》拍摄地

横山旅游度假区位于綦江区东北部,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其中最高的天台山海拔达到1326米,夏季的平均气温大约在25℃左右,绿意盎然的自然风光和凉爽的气候,使其有“天然氧吧”“天然空调小镇”之称。


在最高点天台山上,密林、奇石、险峰合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同时,此地丰富的历史遗迹同样引人入胜。若有心探寻,可在山中找到墓牌坊、汉代石刻、清代寨门等古迹,让人感受到悠悠古韵。


“底须频阻石尤风,坐上篮舆曲径通。”横山动静结合,除了安逸闲适的气候环境,也以多变的地形地貌,给游人提供了无尽的探索和休闲乐趣。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九道拐”盘山公路,以险峻和壮观成为了自驾游和摩托车旅行爱好者的梦幻路线。这条蜿蜒的公路全长14公里,沿途最陡的坡度达到了惊人的32.5度,坡道落差高达711米,连续的9个急转弯,为驾驶者带来了充满刺激的挑战。


“九道拐”不仅因驾驶挑战而闻名,还以电影《失孤》的取景地而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电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此外,这一路段的复杂路况和多变地形,也使它成为汽车企业展示新车型性能的绝佳场所,不少车企都选择在这里进行新车的试驾和推广活动。


当然,“九道拐”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走过“九道拐”之后,将进入一个如梦似幻的花海世界——横山花仙谷。这里没有“花千骨”的传说,却有着百花盛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各种颜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它们依着山势,铺天盖地,将整个山谷渲染得五彩斑斓。紫色的马鞭草几乎有一个人高,阳光下的颜色更加饱满。一阵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花朵随风摇曳,让人心旷神怡。沿着木栈道走走,聆听风声与虫鸣,或者携手爱人走过花朵搭起的爱心拱门,在这片花海中,此生的美好仿佛没有尽头。


横山九道拐位于“浸新公路”綦江段的盘山路段上,沿着横山“两沟夹一山”蜿蜒盘旋而上,如同一条盘卧的巨龙绕在横山山腰。



狮子山与牯牛背

最休闲的康养,最极限的运动

在綦江区郭扶镇,最声名远扬的就是高庙坝生态旅游度假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成熟的旅游配套设施,让此处成为了休闲康养的绝佳去处。不过,在郭扶镇,还有两座值得一登的高山,吸引着徒步登山者的到来。


綦江狮子山,位于綦江郭扶镇高青场北面不远处,因山势形如一头雄狮而得名。狮子山与郭扶三峡举目相望,北面是鹿篆峡,西面是九龙峡和仙凤峡,最高处海拔1294米,山上有多处人文遗迹。



传说从前有条龙飞来,潜藏在狮子山上的一个洞里,故此山有“飞龙仙山”之称。山中天保寨前的石壁上就刻有“飞龙仙山”四个劲拔浑厚的大字。


天保寨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按照民间流传的说法,当年翼王石达开率领大军转战入川时,曾亲自领了一队人马到狮子山上查看地形。由于大雾使清军不知虚实而未实施进攻,有人说是上天帮助保住了石寨,保全了石达开的军队。后来,人们便把石寨命名为“天保寨”,镌刻在石寨的大寨门门楣上。


如果说狮子山是以人文遗迹为亮点吸引游客,那么牯牛背便是用极致刺激的天险来撩拨登山爱好者的神经。


牯牛背位于郭扶镇永胜村,距离高庙坝约5公里,因赤色的山脊光秃圆润,形如牛脊背而得名。本来山上没有道路,后来,有山民在陡峻的石壁上凿出一些凹槽作为台阶,以便于上下,就形成了一条令人惊心动魄山路。这一险峻的路线吸引了大批登山人士的青睐,只不过徒步牯牛背的难度较高,需要一定的体力和勇气。山脊的某些部分非常狭窄,最窄处仅20厘米左右,最宽处也不过80厘米,且垂直高度多达100米,四周灌木丛生,陡峭无比。


由于整个山脊不设护栏,这样的地形对于寻求刺激和挑战的徒步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吸引力,但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户外经验和安全意识,攀爬时必须非常小心,以防跌入两侧的深谷。这样的险峻,也让民间有了“好个牯牛背,险过西华山”的说法。


郭扶镇高青场附近的山上,山脊呈赤色,且光秃圆润,地势高而窄,形状像牛的脊背,因此得名牯牛背,行走其上惊险刺激。






总编辑:孙 萍
值班编委:覃宁波
编审:王 旻
编辑:陶 玲
来源: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校对:靳 力

綦江人都在看  

尹国喜会见贵州习湖酒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红一行

郭小萍主持召开区政府党组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綦江,向“新”而行!

永城吹打代表重庆,亮相全国展演!

綦评|“活”起来的文化 活力十足的动能

      

如您有新闻线索请拨打 023-87265555
经宣热线请拨打 023-85892258 


               



綦江发布
綦江发布是由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宣传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是集新闻发布、信息公开、公益服务及形象展示于一体的政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