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田黄石及寿山石品种图解与鉴别(收藏分享)

文化   2024-10-02 20:20   山东  


接触田黄几年了,遇到过不少田黄(形形色色的田黄),对田黄了解越深,越感到其中的内容太深,学也学不完,各式各样的田石,眼花缭乱。。。

  现在就简单讲讲田石的品质,由于这部分内容太深,我自己的学识有限,也只能讲讲大概,望兄弟们能补充修正内容。

  先谈谈田黄有多少吧~

  顾名思义,田黄是田坑里产的黄色的田石,那么田坑又是什么?田坑是孕育田黄的产地(田坑就是丛高山边上水坑矿洞开始,向寿山村延伸的溪流冲击平原,说得只是有产田黄的产地.只在寿山溪的两边最宽不超过20米的区域.其中的主要独石,田黄和坑头田都是高山矿脉的独石,可以说是高山系的衍生物.也就是说溪水运送高山系脱落的矿石到田地里,其中一些经过种种磨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后形成了田黄.)

  

  (上图就是田坑,由于挖田黄的石农太多,以上几亩地责任田每年都要平均挖翻几次,几乎都要荒废了)

  

  (上图就是中板沼泽地)

  鼎鼎大名的田坑,坑头溪一直流到与大段溪会合之后就是寿山溪 即上坂是坑头溪流经的地域;中坂是坑头溪和大段溪汇合后流经的地域;下坂则是坑头溪和大段溪汇合后又与大洋溪汇合后流经的地域。

  

  (以上就是石农们热火朝天地挖田场面)

  那么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田黄到底有多少?其实田坑里出来的石头中,只有不到1%的石头是田石(田石:高山系独石埋到田坑里带有2次特性的有可能形成田黄的石头),所有田石中不到1%的石头是广义田黄(广义田黄=侠义田黄+二田+白田+黑田及灰田+硬田),在广义田黄中不到1%的石头才是我们指的侠义田黄(真正的田黄)

  

  (以上是田石)

  侠义田黄的概念是区别于硬田及二田等而来的,主要还是根据品质来区分的,那么侠义田黄指的就是真正开门的田黄,质地够熟的田黄,是放在哪里都可以配得上(田黄)两字的好田黄。

  

  那么熟与不熟怎么区分呢?这一点又是比较难的部分。

  田黄也分老坑和新坑,老坑是指30年前挖出来的,新坑是指最近30年内挖出来的,按品质来讲老坑田黄明显好于新坑,侠义田黄大多数都是老坑田黄,原因很简单,田坑也就是几亩地3-5米深,先人连续挖了几百年(至少2百年)大的,好的早挖没了,所以到了民国年间传闻田黄已经绝产(大的,好的)只有少数新坑田黄里很熟很熟的田才能进侠义田黄的版图里。

  所以想要看老坑田黄,得到台湾,香港的大藏家那里才可以

  田黄分为很多种,有的是冻地的(田黄冻),不过无一例外蜡质感及手感,还有里面颜色都是很熟的,熟透的感觉,石性全无。

  最后再说一句,田黄都是要有皮的,我们根据皮的完整程度可以直接判断大概是什么性质的田,如田石在田坑里的时间长短(被田化的程度=酸化程度=蒸熟程度)是可以靠原石的皮完整程度来判断,如果没有皮的话有可能是坑头或加工时去皮(现在工艺几乎不会完全去皮)

  

  

  所有的田石都是由皮慢慢渗透肉质田化颜色变化的,也有极个别的例外,就是有些溪中的田黄由于溪水的作用把皮磨光,所以只留了很薄很薄的皮。

  其实田黄的标准里很多都是没有定论的,每个人心中对田黄的标准不一样,于是未来的趋势必定是往大开门的去靠拢(不管是收藏还是认知上)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田黄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那些非常开门的田黄(田味,质地,颜色,皮格丝等)虽然这些田黄会比一般的田黄贵不少,但是贵都是有贵的理由。

  这里暂时没有涉及到,白田,黑田,硬田的内容(还有田黄冻,田黄晶等)仅限于黄田。

  如果要把全部的内容都讲到,那就没完没了

 如果从物理角度来讲,田黄石中甚至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其主要矿物成分是地开石(dickite),化学式为AL4[Si4O10](OH)8,单斜晶系,少有细小的叶片和鳞片状,多为隐晶质的致密块状。油脂光泽、有滑感。摩氏硬度1~2。相对密度2.6左右。由于所含杂质不同可有各种颜色,含有机质时可为黑色。对地开石的矿物学的科学研究仍然不够彻底,如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所谓的"红筋"、"萝卜纹"是什么,如何形成等仍不太明了,需要进一步探索。

  所以就物理鉴定来讲,只要里面含有地开石那么就是真田黄石,地开石含量越高,价格越高。如果大家觉得田黄石中学问太深,想要简单鉴别出来是否为真田黄,可以采用科学仪器鉴定。但是基于去年鉴定市场上的长期混乱,国家打假力度今年对于鉴定行业空前高涨,但是也不妨有漏网之鱼,所以还是需要谨慎进行的。

  说到这么多,其实我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初学者朋友们有所帮助~还有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也有可能不完全对,希望朋友们能及时补充及修正。

  

  

  其实田黄的标准里很多都是没有定论的,每个人心中对田黄的标准不一样,于是未来的趋势必定是往大开门的去靠拢(不管是收藏还是认知上)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田黄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那些非常开门的田黄(田味,质地,颜色,皮格丝等)虽然这些田黄会比一般的田黄贵不少,但是贵都是有贵的理由。

四大印章石中,田黄石是我国所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主要是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如今,上好的田黄石已经达到数百万、上千万一公斤。一位老人1900元买回一块田黄经田黄专家估价2.8亿元人民币。

  田黄,是地球上的一朵奇葩,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真正认识的一种自我生长而成的天然宝石。田黄的形成是在泥土中吸附矿物质的精华并缓慢的结晶过程。田黄的本质是“泥'不是”石“。乾隆田黄三连章就是当年乾隆得到一枚真田黄后雕刻而成,并作为帝王秘笈代代相传。田黄是泥土的精华,而土地就代表天下,乾隆是真正懂田黄的人。真田黄的秘密从来秘而不宣,所以后来没有人能认知,更无任何资料可查了。真正的田黄是极其罕有和珍贵的,它的美丽程度足以令人震撼,在世界宝石库中无与伦比的崇高至上,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宝石。

  俗话说,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如今,收藏被认为是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中国内地最火的投资方式。不管是商贾大款,还是升斗百姓,无不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于是,收藏市场日渐火爆,收藏者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收藏者队伍过亿人,中国进入了全民收藏时代!素有“石中之王”、“石帝”美誉之称的田黄在清代由于乾隆皇帝极力推崇,因此名声大振,至今不衰。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田黄石素有高雅、品位的文化内涵,但目前市场上,田黄石石材极度缺稀。田黄石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石早已是无价之宝。据调查分析,田黄产地范围极小,只有福建福州市寿山溪沿线不足1平方公里的水田。至今,此块水田已经经过数百年的挖掘后,当地在民国时期已出现 “久不产石”的现象,近20年来,当地又掀起了一轮扫荡式挖掘,区域内的田土已经被重翻了数遍,现在就连指头大小的“田黄仔”也难觅踪影了。

  藏品介绍

  田黄石自清代以来,以其温润、细腻、洁净的质地,绚丽多彩的色泽和石纹,赢得广大印人和鉴藏家的喜爱,被誉为“石帝”、“石中之王”。此田黄雕罗汉仙境摆件,细、洁、润、腻、温、凝,六德齐备,且形制规整,形体巨大,依材雕刻意境悠远,上面的罗汉人物雕刻的传神至极,面部表情非常丰富,阴阳面的刻划刀工均匀细致,浮雕处远近分明立体感非常强烈,老的包浆十分明显,雕刻的意境依材所选的题材非常完美。是近年拍场难得一见的田黄珍品,堪称田黄中的极品。细观,组成分子极为细微,用肉眼或一般的放大镜看不到其组成颗粒,细腻匀净;石结坚实,光泽正、亮,入手有滑感;可能埋藏时有温泉浸泡,入手有温和之感;石质滋润,抚之宜手,如婴儿之肤,柔嫩可爱。精心品味,似有灵气,如有生命之光在闪动。内敛的、蕴藉的,没有浮华虚躁之气,没有市井烟火俗气。谓田黄灵魂之光,仿佛能与鉴藏者心灵感会,赏心悦目。石贵天然。此摆件简洁、大气,石中绝品。极具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市场行情

  田黄石石材的极度缺稀,直接导致田黄石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急剧升温。而今民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十两金”更暴露了田黄石受追捧的热度,田黄石近些年来身价“翻番”是大势所趋。有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寿山石拍卖市场上成交金额从2009年春拍0.119亿元涨至2012年秋拍3.9671亿元,其中在2011年秋总成交金额达到1.4932亿元制高点,直至2013年有田黄每克拍到26万元,瞬间带动了田黄的市场,直到2014年底田黄拍卖市场的总成交瞬间提升到了30多亿。虽然分析近几年来寿山田黄拍卖市场的情况对整个拍卖行业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给拍卖行、收藏家和投资者对田黄石很大的信心——田黄石正在火爆升值中,大家都无法忽视对田黄石资源的争夺。田黄石价格继续一路上涨,前景可谓大好。

  近几年,田黄石的优异表现引起整个市场的关注,甚至有媒体直接用“田黄年”来形容当年的田黄石市场。而据福建省民间艺术馆编撰的《2012年度寿山石市场分析报告》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全年共上拍田黄石326件,成交245件,成交总额达到3.9671亿元,占寿山石拍卖市场总额的71.2%。”七成的份额由田黄石占据,不得不承认,“田黄年”的说法拥有充分的数据支持。然而,随着2013——2015年的到来,田黄石的市场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火爆。尤其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高端拍品价格高升至千万元以上,而顶级田黄石却稳稳的攀升至千万、上亿元级别,此消彼长之下,不论是拍卖行、收藏家,还是投资者,都无法忽视对顶级田黄石资源的争夺。

  

  田黄评价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 。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晰,田黄石中的“田黄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枇杷黄”、“鸡油黄”等极品,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田黄,是地球的瑰宝,是大自然的天工开物,是至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真正认识的一种自我生长而成的天然宝石。田黄的形成是在泥土中吸附矿物质的精华并缓慢的结晶过程。田黄的本质是不是石。乾隆田黄三连章就是当年乾隆得到一枚真田黄后雕刻而成,并作为帝王秘笈代代相传。田黄是泥土的精华,而土地就代表天下,乾隆是真正懂田黄的人。真田黄的秘密从来秘而不宣,所以后来没有人能认知,更无任何资料可查了。真正的田黄是极其罕有和珍贵的,它的美丽程度足以令人震撼,在世界宝石库中无与伦比的崇高至上,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奇珍宝石之一。



田黄石(Field-yellowstone),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田黄石因其产量稀少,而显弥足珍贵,清朝时曾受到皇帝的宠爱,早有易金三倍之说,如今在拍卖市场上更是价格火爆,田黄石中最高档的品种是田黄冻石。辩识田黄的三要素是皮、格、丝,三要素!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层石皮,格是田黄在迁徙中留下的裂痕(一般都已经自然填充)呈红色或者黄色,丝就是一种天然的貌似切开的新鲜萝卜的纹路,只有具备这三要素才能够确定为田黄石!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明、清各朝均将田黄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

从近年拍卖市场的行情来看,目前田黄的价格非常稳健,基本完成了价值重构的第一个阶段,并且视材质和雕刻工艺而定,品质、品相上佳的田黄均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田黄石是中国的隗宝,自古以来田黄都用作雕刻皇帝的玉玺,到现如今田黄价格一再升高,自2005年以来,顶端寿山田黄的价格从5000元~6000元/克翻了四五倍,到达现在的20000元~30000元甚至到最高的90000元/克。一切艺术品在到达必定高度都也许发生泡沫,但顶端寿山田黄资本有限,报价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所以对收藏田黄的藏家有很大的吸引力!



黄金黄最昂贵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白色、黄色的石头,它们也被称作田黄,只不过价格稍低,到底哪种颜色的田黄价值最高?


胡学年:田黄不仅有黄色,还有白色、红色、黑色。其中,黄色还可以分为黄金黄、枇杷黄、鸡油黄、桂花黄、橘皮黄、熟栗黄、杏花黄、桐油黄、银包金等,其中以枇杷黄最正,属田黄的标准色;而黄金黄则色嫩质灵,在强光下金光闪耀,十分高贵,价格也最昂贵。另外,白色的田黄有白田、金包银两种;红色有橘皮红田和煨红田两种,前者为本色,后者为外部原因致色;黑色的有黑田、乌鸦皮田。



顶级的寿山石


羊城晚报:田黄现在是最昂贵的石头了,冒牌货也越来越多,是不是一定要产于福建寿山的地开石,才能称为田黄?



胡学年:寿山石一般可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其中的田坑石,是指产于河流的底层以及河流两边农田的寿山石,田坑石主要的品种就是田黄。应该说,田黄是一种顶级的寿山石。



真正的田黄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第一,一定要产于福建寿山;第二,成分为地开石;第三,颜色限黄、白、红、黑四种;第四,结构细腻、致密、温润,这一点最重要,类似于和田玉中的籽料;第五,田黄原石为自然卵形,无明显棱角;第六,常具有萝卜纹、红筋格、石皮三特征,但并不绝对。



羊城晚报:很多人买田黄的时候很看重石皮,是否真的是无皮不成田

胡学年:由于长期埋藏于田地里、溪流中,在漫长的地质、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与土壤、水等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田黄原石表面,必然会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层或几层厚薄不一的石皮。随着美学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随着田黄的日益稀少和昂贵,保留石皮、利用石皮俏色便成为主流。


保留田黄的石皮,利用薄意雕法,同样也是尽可能地保留田黄的重量。应该说,绝大多数的田黄都有石皮,但也有少量的田黄没有石皮,无皮不成田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田黄的鉴别方法


首先,观察田黄石是否有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萝卜纹是指萝卜糠了之后所产生的絮状纹理的概括,而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纹路。


第二, 但是有萝卜纹的也不一定是田黄石,所以还要观察石的润泽,质地,带有手感的细腻度和润滑度。


第三,从透明度看,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


市面上很多造假,用石贾模仿或用朔料注浆,甚至能看到汽泡和明显的流线体。所以收藏者必须要睁大眼睛,学习好田黄的鉴别鉴定方法。


 田黄鉴别要点:

  1.仿田黄塑料品无外皮,颜色较均匀。而真田黄外皮,颜色常不均匀,外浓内浅。

  2.田黄有萝卜纹、红格(或红筋),透明度不均匀。仿田黄塑料品无萝卜纹、无红格(或红筋),透明度均匀。

  3.田黄的密度较大(2.5—2.7克/立方厘米)。仿田黄塑料品的密度较低(一般1.05—1.55克/立方厘米)。手掂较轻。然而,有时在仿田黄塑料品中加入金属块,使密度加大,让人迷惑。

  4.仿田黄塑料品,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

  5.仿田黄塑料品,用手触摸,有温热感。而田黄给人以微凉感。

  6.用热针触及仿田黄塑料品时,会熔化或烧焦,通常还伴有辛辣难闻的气味。而田黄则无这些反应。

  7.用小刀片刮样品时,田黄呈粉末状脱落,而仿田黄塑料品呈片状脱落。

“一两田黄九两金”一两田黄九两金是自清朝开始就流行的说法。现如今,寿山田黄石成为继翡翠之后较昂贵的石头。今年春拍落幕,在理性回归艺术品拍卖市场背景下,田黄石堪称春拍顶梁柱,拍出不少引人瞩目的高价拍品。据记者采访了解,田黄石现在普遍价格是每克两三万元,前两年每克的价格只是1.5万元左右。从2000年至今的10多年里,田黄的价格从每克两三千元涨至现在的两三万元,身价上涨了10倍之多。去年秋拍,一枚26克的清代方章竟然拍出了230万元,相当于近10万元1克。拍卖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目前,质、色、形、工四条件合格,重35克左右的田黄章,每克大致已经达到3万元以上。如果品级高,价格还会更高。

简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 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田黄,是地球上的一朵奇葩珍石,是至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真正认识的一种自我生长而成的天然宝石。田黄的形成是在沙土中吸附矿物质的精华并缓慢的结晶过程。田黄的本质是“泥“不是石。乾隆田黄三连章就是当年乾隆得到一枚真田黄后雕刻而成,并作为帝王秘笈代代相传。田黄是沙泥土的精华,而土地就代表天下,乾隆是真正懂田黄的人。真田黄的秘密从来秘而不宣,所以后来没有人能认知,更无任何资料可查了。真正的田黄是极其罕有和珍贵的,它的美丽程度足以令人震撼,在世界宝石库中无与伦比的崇高至上,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奇珍宝石。

田黄石鉴定方法:

1·用指甲划田黄应该没有白色痕迹

2·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同时,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3·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4·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符合手感、表皮特征,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石。


如今田黄石已经枯竭,流通在市面上的田黄石只有200-300公斤而已。所以有了“一两田黄三两黄金”的说法。但如今市面上田黄石价格一克五千元至一万元左右,极品寿山田黄石头可达到一克两万多元的价格。


田黄石价格根据品相相差还是很多的
1,如果是裂格少,萝卜纹清晰,色泽及润度都能达到80分以上的田黄精品市场价格10-20万/克(如好的田黄冻,桔皮黄及其它品相80分

以上的)最近刚拍卖的一个131克田黄素章就已经超过1000万了



2,如果是60分品相的大概是1万-10万/克
3,如果是40分品相的3000-1万/克不等
4,如果是40分以下的那么就是田黄次品了价格随便定
当然如果田黄石及田黄作品的重量也是影响价格的很大因素
再好的田黄如果小于10克的话价格不会很高(100分品相的10克田黄拍卖价格也就是7-8万左右,因为这样的小田黄还不成气候)
如果重量在10-40克的话根据品相价格会高一些(有一个32克的品相70分的拍卖价格是20万左右)
重量如果超过40克的话品相再不好也是有一定价值的(有一个68克的品相70分的拍卖价格能达到100万)












【编辑说明】:
图片和文字都是下载的,只是重新加以编辑罢了。希望这帖子对喜欢田黄的朋友们能有所帮助。谢谢!
【图片说明】:
【1、2、3图】: “油黄皮田黄”大多为中坂和下坂所产,石皮油润,像被油炸的面食一样,有一定透明度,应该是内部的油润质地透过石皮表现出来,可以说油黄皮的田黄内部质地一定非常滋润。
【4、5图】: “土黄皮田黄”是典型的田黄,一般多卵石形,完全石皮包裹,是岁数悠久的田黄,多为中下坂所产,背部质地是多种多样,大多内部是黄色,比较浓的黄色,不过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黑色的黑田。
【6图】:“金黄石皮田黄”的金黄色石皮和土黄皮田黄差不多,只是颜色会更鲜亮一些,是很招认喜欢的石皮,内部多是很好的质地
【7图】:“浅黄皮子的田黄”的浅黄色皮子就是接近银裹金的田黄石皮,也是在靠溪边的白沙砾层中挖掘出来的。
【8图】:“银裹金田黄”就是白色石皮的田黄,里面一定要黄色,很多银裹金田黄都非常美,银裹金田黄是只有溪边的白沙砾层才有的,很稀少。
【9图】:“透明石皮田黄”的皮子是一种很特殊的石皮,和白皮形成过程一样,也是被溪水沁浸,而被溪水带走色彩,加上田黄本身透明度高,就会形成透明石皮。(两者的区别是,白色石皮除了色彩被带走,还由于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交换作用,表皮形成肉眼很难看出的微小白色泡泡,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石皮,而透明石皮的只是被带走色彩或泡泡很少,加上本身的透明度,就形成了透明的一层)。
也有认为透明石皮是白色石皮其中的一种,也有认为透明石皮就是没有石皮(薄的透明石皮从正面看不太出来有石皮)。
【10、11图】:“乌鸦皮田黄”主要分为两种:灰黑色色乌鸦皮(见图(1))和带绿色乌鸦皮(见图(2)),乌鸦皮田黄大多都是中坂出产的,质地变化很厉害,从最美的田黄质地到最一般的都有,一般来说,乌鸦皮田黄都很油润。
其中表皮凹凸比较大的被称为“蛤蟆皮田黄”(见图11(1)(2))。
【12图】 :带一点红石皮的田黄(见右下角)。
【13图】(1):白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
(2)黄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
(3)透明石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
(4)同时具有乌鸦皮,白皮和黄皮的三彩皮田黄
(5)同时具有乌鸦皮,白皮和黄皮的三彩皮田黄
【14图】:“厚皮田黄”是石皮比较厚的田黄,不论是乌鸦皮,银裹金,还是黄皮,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15图】:“薄白皮田黄”(薄银裹金)是石皮很薄的田黄,同样各种石皮都会出现,一般来说,薄皮在田黄上的分布都不均匀,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
【16图】:“无皮田黄”其实也有石皮,只是太薄,或是透明皮田黄,从正面看时,就只有石皮的自然凹凸磨痕,透过凹凸磨痕,能直接看见内部质地,这多是因为田黄从田地中被大水再次冲进寿山溪,又把旧表面的石皮给磨损了,而新表面的石皮还没来得及生成的原因,这种石皮在溪中,锥下坂(溪坂)这两个产地的田黄中很常见。
【17图】:白田
(1)“上坂的白田”富有萝卜丝,一般为卵石形,石皮较薄,它是由白色的母矿直接形成的,所以比起经历颇多的中坂白田,会显得内涵更少一些,中坂白田要更有贵气
(2)“坑头坂的白田”(原石),由于形成的原因,坑头坂的白田时间比不上中坂的白田,但是它也有它的优势,就是它是水坑石形成的,由于母矿比其他石头更晶莹,也更细凝,所以形成的坑头坂白田要比其他白田更晶莹剔透,石中淡淡的黄气增加了石头的温润,细凝的石质使它表面更光润。
(3)“坑头坂的白田”(成品。)
【18图】:“鸡油黄田黄”色淡黄而润泽,类似土鸡的鸡油,因而得名
【19图】:“桂花黄田黄”一般产在上坂,颜色淡黄而透明度不高,色感类似桂花的黄色,所以被称为桂花黄田黄
【20图】:“枇杷黄田黄”比桂花黄黄色更深一层的叫枇杷黄,此种田黄的色彩类似枇杷的黄皮。
【21图】:“黄金黄田黄”应该是金黄色,或稍深一些。
【22图】:“桔黄田黄”颜色还要深一些,黄中微带一点红。
【23图】:“橘红田黄”,黄中带更深一点的红是为橘红,是颜色最好看的田黄之一
【24图】:“红田(成品)”是田黄中最稀有的品种之一,也是田黄中价值最高者,外裹金黄石皮,内部红色,质地和其他田黄一样。
【25图】:“绿田”亦是田黄中极稀少的品种,外裹黄皮,内部淡绿色。
26图】:“桐油地田黄”多产在下坂,色彩类似桐油,不是很讨人喜欢,所以在田黄中相对价格较低。
【27、28图】:“灰田”和“黑田”都是田黄中价值较低的品种,一般都是上坂和坑头坂所出,由于黑田是被黑土彻底腐蚀侵透的田黄,所以很难看,质地也不滋润,没有多大价值,反而不如在上坂和坑头坂的原牛角形成的黑田,黑田内部黑赭色,有萝卜丝,外裹黄皮
【29图】:“煨乌皮田和煨红田”,早年农民在稻田烧稻草肥田时,如果有一些田黄正好在火焰下的稻田中,就会受到影响,其中一些表皮变黑,一些是内部变红。表皮变黑的是煨乌皮田,内部变红的是煨红田。
【30图】:(1)“搁溜田”也是一种田黄,搁溜田是田黄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从原环境来到地表,由于日晒,风化等原因,和田黄有了比较大的区别。表皮变得干燥(见图(2)),内部失去韧性,易碎。质地有欠温润。
【31图】(1)(2):“田黄冻”是一种优质田黄石,是田黄中的上品。对灵透和凝腻的要求比一般田黄石的要求更高。
【32图】:“田黄晶”比田黄冻更漂亮的田黄晶,所谓田黄晶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田黄,比田黄冻的透明度还要高一些.除了要高透明度还要具备高纯净度.这样和田黄的其他特征加起来,其美感就是田黄中最耀眼的.田黄晶一般是没有丝纹的.

田黄是我国特有“软宝石” ,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摆件。据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镌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珍宝,清室代代相传。

南京博物馆藏 清 字母羊钮田黄石印章

常言道“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民国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田黄石在历代时期本来就产量极为低,经过数百年人们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据有关资料称:“田黄有史以来全部的开采量加起来还不到500公斤,而且永远都不会再增加了。所有有关田黄的收藏、买卖、交易、馈赠都只能在这500公斤的范围内进行”。

福建田黄石

这个数字虽然夸张,不过也在侧面反映了田黄石的稀缺性。现今存世的田黄,其中份量比较足的,大多已烙上名家的印迹。通过一个又一个藏家的转换,一手又一手的加价,已让其价格变得高不可攀。

田黄石的收藏价值

田黄石是无法模仿的天然宝石,其价值主要从质、色、材三个方面来衡量。石质是重要标准,鉴赏家曾经总结为“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凡兼备的田黄石,堪称珍品。石色以黄金黄为贵,桔皮红为罕。白田不常见,黑田多粗劣。总之,石色纯洁者为佳,浑浊者逊之。田黄石难得,而材巨、质嫩、色佳、刻工精妙者更为罕见。

2017西冷秋拍 清代田黄石古兽钮章402.5万成交

现在每年的春秋大拍上,各大拍卖公司早已将田黄看作文玩清赏部分必不可少的拍品,不过田黄进入拍卖的时间并不是很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石开始在各大拍场亮相,但在当时大多因存在各种争议而成交率不高,不过一旦有优质的田黄石露面,往往备受藏家追捧。

寿山田黄石摆件

在2014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吴昌硕刻的田黄印章,成交价为1380万元,五年时间价格暴涨六倍。据统计,仅在2014年拍卖市场,田黄拍品在总量尚不足30kg的情况下,总成交金额却高达5.86亿元。眼下,精品田黄甚至要卖到十八万元一克。

清 · 吴昌硕刻凤钮寿山石自用印

按目前田黄私下每克5000元-10000元,走拍卖3万—5万每克的价格并不算贵,还没到顶。为何这种石头很低调却价格惊人呢?资深收藏人士分析,首先是田黄资源极其稀缺;其次是由于大部分田黄爱好者购入了就不再上市流通,卖件少件,而追求的人却越来越多,导致价格快速上升。

田黄石真伪鉴别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田黄仿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藏的信心。田黄的造假方式越来越多,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

寿山田黄石摆件

当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黄上有三大标准,即“有萝卜丝纹、红筋、石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田黄石的品种、样貌多样,如果仅用这几个标准来衡量,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在鉴定田黄时,除了要观察以下一些常见特征,还要综合考虑质地、色泽等其他因素。

田黄石精品《荷塘笑语》

1、看石形: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田黄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田黄石项链

2、看石皮:田黄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通常会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层。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田黄的皮色主要有黄色、黑色与白色。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色,称为“银包金”;皮为黄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田黄的不同皮色可能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色的土壤形成黄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黄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田黄石钮章

3、萝卜丝纹: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的内部,其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纹理,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田黄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程度不同,按粗细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分为白色、黄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田黄基本上都具有“萝卜丝纹”,“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成立,但不能绝对化。

田黄石作品《伏虎罗汉》

4.看红格(或红筋):田黄的“格”或“筋”实际上是一种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表条件下,特别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渗入与沉淀,被染成黄红色,故称为红格或红筋。但也有少数没有颜色,为白色裂隙,则称为无色格。田黄有红格(或红筋)的现象较普遍,也有“无格不成田”之说。


为了让大家对寿山田黄和寿山石品种有个更深的了解,小编这几天查找了一些书籍资料和网上的资料,现整理好供大家参考!

田坑石

田坑石,狭义说指田黄类(田黄和坑头田),广义指田黄产地挖掘的独石。

田黄类

田黄按皮色主要分为黄皮田黄,银裹金田黄,金裹银田黄,乌鸦皮田黄等。黄皮田黄按不同皮色又可以油黄皮田黄,土黄皮田黄,金黄皮田黄等等,乌鸦皮田黄又可分乌鸦皮田黄,蛤蟆皮田黄等。

按田黄石皮厚薄可以分为厚皮田黄,正常厚度,薄皮田黄,无皮田黄等等。

按田黄内部色彩可以分成白田,桂花黄田黄,鸡油黄田黄,枇杷黄田黄,黄金黄田黄,桔黄田黄,橘红田黄,红田,绿田,灰田,黑田等等。

按质地可以分成,田黄,田黄冻,田黄晶。

按产地可以分成上坂田黄,中坂田黄,下坂田黄,溪产田黄(锥下坂田黄和其他溪坂,上坂,中坂,下坂产地寿山溪溪底下挖掘的田黄)。

由于田黄从挖出到市场经过很多过程,到我们手上时基本不可以知道具体是那个产地出产的,所以命名田黄全称多是以皮色,颜色,质地来命名,比如乌鸦皮黄金黄田黄冻,也可以按单个特征来命名,如金裹银田黄。

油黄皮田黄

油黄皮田黄大多为中坂和下坂所产,石皮油润,像被油炸的面食一样,有一定透明度,应该是内部的油润质地透过石皮表现出来,可以说油黄皮的田黄内部质地一定非常滋润。

土黄皮田黄

土黄皮田黄是典型的田黄,一般多卵石形,完全石皮包裹,是岁数悠久的田黄,多为中下坂所产,背部质地是多种多样,大多内部是黄色,比较浓的黄色,不过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黑色的黑田。

金黄色石皮和土黄皮田黄差不多,只是颜色会更鲜亮一些,是很招人喜欢的石皮,内部多是很好的质地。

浅黄皮子的田黄

浅黄色皮子就是接近银裹金的田黄石皮,也是在靠溪边的白沙砾层中挖掘出来的。

银裹金田黄 就是白色石皮的田黄,里面一定要黄色,很多银裹金田黄都非常美,银裹金田黄是只有溪边的白沙砾层才有的,很稀少。

典型银裹金田黄

透明石皮 一种很特殊的石皮,和白皮形成过程一样,也是被溪水沁浸,而被溪水带走色彩,加上田黄本身透明度高,就会形成透明石皮。(两者的区别是,白色石皮除了色彩被带走,还由于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交换作用,表皮形成肉眼很难看出的微小白色泡泡,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石皮,而透明石皮的只是被带走色彩或泡泡很少,加上本身的透明度,就形成了透明的一层) 也有认为透明石皮是白色石皮其中的一种,也有认为透明石皮就是没有石皮(薄的透明石皮从正面看不太出来有石皮)。

金裹银田黄 金裹银田黄一般产地在上坂或坑头坂,就是说在内部质地还未能成为浓黄色的时候,就来到田地中,时间一久就形成了黄皮,可是内部还是偏白,是岁数比较小的田黄。

乌鸦皮田黄

乌鸦皮田黄主要分为两种,灰黑色乌鸦皮和带绿色乌鸦皮,其中表皮凹凸比较大的被称为蛤蟆皮。乌鸦皮田黄大多都是中坂出产的,质地变化很厉害,从最美的田黄质地到最一般的都有,一般来说,乌鸦皮田黄都很油润。

相对灰黑色乌鸦皮来说,灰绿色乌鸦皮质地不透明一些,但更油润。

蛤蟆皮田黄 表面凹凸很大的乌鸦皮田黄被称为蛤蟆皮田黄。

田黄的主要石皮颜色一般是这黄(黄皮),黑(乌鸦皮),白(白皮或称为银裹金)三色,加上透明石皮,在极稀罕的情况下,田黄的石皮某处会带一点红色(从没有整个都是红皮的田黄),或黑色乌鸦皮发绿,这些都是自然的色彩,决不会有蓝色,紫色的石皮。

带一点红石皮的田黄

这三种主要色彩和透明石皮都能在田黄上共生,也就是说有白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也有透明石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也有黄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也有白皮和黄皮共生的田黄等等,甚至是白皮,黄皮,乌鸦皮一起共生的田黄等等,极稀罕的情况下,有白皮,黄皮,乌鸦皮,红皮共生,表皮就有四种颜色,加上内部的黄色质地,这种有五个色彩的田黄被称为五彩田黄。

白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

黄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

透明石皮和乌鸦皮共生的田黄

厚皮田黄 无论是乌鸦皮,黄皮,还是银裹金(白皮)都有厚皮的田黄。一般都包裹整个田黄表面。

厚皮的乌鸦皮田黄

正常厚度一般就是我们常见的最典型田黄(中坂田黄),一般都包裹整个田黄表面。

薄皮田黄,皮子比较薄,往往不能包裹整个田黄表面。

无皮田黄其实是很薄的透明皮,在石头表面看不到明显石皮,只能看到毛孔状凹凸。多产在上坂。

按田黄内部色彩可以分成白田,桂花黄田黄,鸡油黄田黄,枇杷黄田黄,黄金黄田黄,桔黄田黄,橘红田黄,红田,绿田,灰田,黑田等等。

白田 中品 所有田黄的色彩都带有一个通性,就是带有黄气。即使是白田也是一样。

桂花黄田黄 中品 色彩比较淡的黄色,透明度不是很高,像桂花的颜色。

鸡油黄田黄 上品 也是比较淡的黄色,由于透明度高,更凝润,看起来更类似鸡油。

枇杷黄田黄 上品 比桂花黄更深一些的黄色,透明度也一般,被称为枇杷黄。

黄金黄田黄 上品-极品 比枇杷黄更深的颜色叫黄金黄。

橙黄田黄 极品 最深的黄色,给人以很浓的黄色,微带红色调。

橘红田或红田 极品 两者是一样的,这里的橘红指的是福橘的红色,鲜红色带有一些黄气。

灰田 灰田一般是坑头田

黑田 下品 中坂的黑田,里面多砂丁,黑而发干,无收藏价值,多以上坂,坑头坂的黑田为主,质地类似牛角,透光锗红色,富有光泽,有萝卜丝,外面裹薄黄皮。唯形状不是那么卵石形。

熟栗黄 下品 一般两种情况的田黄颜色都叫熟栗黄 一种是黄色不透带有赭色斑点,叫熟栗黄。多乌鸦皮产生。

一种是田黄的黄色调中带有赭色调,不透,也叫熟栗黄,各种皮子都有。

桐油黄和蜜黄 下品 桐油黄也叫桐油地,和蜜黄一样都是熟栗黄这种带有赭色调的黄色,不过本身透明度比较高,感觉类似桐油或蜂蜜。

肥皂黄或地瓜黄 下品 属于比较差颜色的田黄,色彩给人感觉比较生而不透,属于差的田黄。

杂色田或杂田 下下品 内部色彩比较混杂,属于最次的田黄。

普通田黄的透明度也一般。

田黄冻 田黄冻比田黄透明度稍好。

田黄晶 田黄晶的透明度比田黄冻更好。

田黄晶太少,建议大家不要在田黄上追求灵透,而应该更注意凝腻,温润,细结。

煨红田 农民在水稻收获后,会焚烧秸秆,造成一些靠近地表的田黄变色,其中一些黄色田黄会变成红色,是为煨红田,煨红田的色彩一般比橘红田微淡,由于煨过,裂格会增多。(也有一些煨红田是石农故意煨出来的)石皮薄,石皮和裂格处发黑是他们的特征。

煨乌田 煨乌田和煨红田早年农民在稻田烧稻草肥田时,如果有一些田黄正好在火焰下的稻田中,就会收到影响,其中一些表皮变黑,一些是内部变红。表皮变黑的是煨乌皮田,内部变红的是煨红田。

搁溜田 搁溜田也是一种田黄,搁溜田是田黄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从原环境来到地表,由于日晒,风化等原因,和田黄有了比较大的区别。表皮变得干燥,内部失去韧性,易碎。质地有欠温润。

寺坪田 寺坪田就是在广应寺遗址上发掘出来的田黄,广应寺建于唐光启三年,至明末两度毁于火灾。寺中和尚有用寿山石制成佛珠,佛像赠送施主的习惯,品种主要有田黄石、水坑冻石以及高山石等(高山顶部有和尚开采矿石的矿洞,现在被称为和尚洞)。而寺坪田就是寺中收藏的田黄石,在寺庙烧毁后,就留在了遗址的土地中,由于经过火的洗礼,大多寺坪田的裂格比较多,一部分田黄和煨乌皮田类似,一些只在外皮上留下一些痕迹。

溪管田 溪管田就是溪产的田黄,一般产在溪坂,在其他产地的寿山溪底下的沙砾层也有产出,溪管田外形比较圆润,呈现卵石形。灵度较好,石皮要比田产的田黄要薄一些。

硬田 田坑中的粗劣独石,由于质地差,一般不被认为是田黄。

田黄类 坑头田 应该说坑头田是田黄形成的一个阶段,是田黄的兄弟,也有把坑头田归入上坂田的一种的,坑头田有多种颜色和质地,主要为几种,靠近坑头源头的坑头田,靠近溪流的独石,嫩黄色。表面只有自然形成的凹凸,没有明显石皮。典型坑头田,萝卜丝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历史比较久远的坑头田,有明显石皮,经常有砂,内部颜色有多种。

坑头田 溪流附近的坑头田,无明显石皮,质地结实,颜色嫩黄,多棱角,多数没有萝卜丝,质地比起田黄稍逊灵。

坑头田晶 其中也有特别结晶的,一般被叫做坑头田晶。

典型坑头田 多为桂花黄,是典型的坑头田,和桂花黄田黄的区别是,这类坑头田多粘岩(就是独石上有砂),有萝卜丝的话萝卜丝要比田黄粗一些,质地上比田黄的凝润要逊色一些,石皮上比较稀薄,这些坑头田也是比较珍贵的独石了。

上品坑头田 其中佳者有田黄一般品质,萝卜丝细密而绵长,唯一些地方不够成熟可以区别,这类坑头田是坑头田的上品,价值和中品田黄差不多。

历史比较久远的坑头田 多埋藏在地底深处和离溪流比较远的地方,由于形成时间长,多有完整的明显石皮,卵石形,经常粘岩,质地上有多种颜色,比较典型的颜色是灰黑色,质地很滋润,但不是很有透明度,基本没有萝卜丝。

银裹金的坑头田

黑色坑头田

坑头田的硬田 其中一些色彩黯淡,质地比较缺乏灵性的坑头田,有时候也被认为是硬田的一种。

田坑石

田坑石,狭义说指田黄类(田黄和坑头田),广义指田黄产地挖掘的独石。

其他田坑石 田边 意思就是类似田,而没有成为田黄的东西,产地在田地靠近山坡的边上,包括像田黄的掘性高山等,广义是所有类似田黄的东西。

芦阴田 田坑的田地附近芦苇丛下发掘出来的独石,类似田黄,由于缺乏溪水滋养,质地比田黄稍逊灵透润泽,色泽比较黯淡,石皮上有芦根生长的痕迹。已经很久不得见了。

田坑的牛蛋石 质地类似牛蛋的硬田,在各个板块都有,一般是和田黄一起在田地中被挖出,各种特征都比较像优质的牛蛋。

寿山溪中独石(田坑) 由于寿山溪贯穿整个田坑,所以它也属于田坑的一部分,除了田黄和坑头田外,还有其他一些独石。

寿山溪溪蛋 我们说的寿山溪溪蛋是指新的高山系矿石形成的寿山溪独石和一些质地一般的普通独石,多是各种高山系矿洞矿石在溪流中的大小不等的鹅卵石,产地大致在在坑头坂,上坂,中坂,由于形成的时间短,外形虽然是卵石形,内部却还是原生矿一样的质地。

岱下黄和岱下田(类田石)

类田石,类似田黄的石头,并不是田黄类。

锥下寿山溪中的独石一般叫岱下黄和岱下田(也叫锥下黄和锥下田) 岱下黄和岱下田是锥下坂寿山溪中的一种独石,常被冒充田黄,甚至有些书把其归类为田黄,岱下黄刀感比田黄要来得坚韧,其裂纹多为白色裂纹,不是田黄的色格,由于地处溪中,石皮比较稀薄,内部没有萝卜丝,有白色小虱卵状杂质,微透明。岱下田是其中像田黄者,基本特征同上,透明度比岱下黄要好,但质地仍不及田黄凝结。

九友田(类田石) 是在寿山溪下游河床(此处没有田地)中的善伯独石 多包裹完整白皮或黄皮,内部质地温润而多杂质,金黄色,红色,紫红色,有时有金沙和花生糕,无萝卜丝。也叫九友田或类似称呼。

杜凌田(类田石)

在寿山溪下游(和九友田差不多的位置)寻找田黄石的时候,也经常得到一些杜陵的独石,这些杜陵独石,色泽金黄,有一定灵度,温润,不见明显石皮,无萝卜丝,内部有明显流水纹。

芙蓉村田(类田石)

当寿山溪流进芙蓉村(地名,和芙蓉石产地不是一回事)流域的时候,靠近房拢岩产地,这些田石外观和下坂田黄极为接近,表面金黄色,滋润非常,从表面可见石中的丝(注,此石可能为房拢岩的独石,其丝带有房拢岩石的特征,石多平直,平行分布,和田黄的萝卜丝有较大区别)另由于房拢岩石本身结实,细凝,所以黄色只有表皮薄薄一层,内部多是白色。此石在挖掘锥下坂后,多作为田黄出售,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市场。

外皮金黄,内部白色

另一处田坑 金狮峰田(类田石)

在寿山村金狮峰下有一片田地,其中有金狮峰独石,其中佳者能和乌鸦皮田黄极为类似。金狮峰独石是一种和乌鸦皮田黄很相似的独石,产地在寿山金狮峰下的田地中(和田坑的田不在一起),金狮峰独石都具有乌鸦皮,乌鸦皮下是一层白皮,白皮下是黄色的肉质,大多金狮峰独石的黄色偏淡,也有一些很浓,金狮峰独石的刀感类似老性善伯,结实而棉,和田黄的结实而坚是有区别的,好的金狮峰独石的滋润度也非常好,金狮峰独石和田黄的主要区别是没有萝卜丝,有金狮峰特有的杂质,肉质和田黄的清澈相比有些浑浊。好的金狮峰独石现在的市场的价格也是很高的。

寿山村民挖田黄的场景

寿山石石谱

寿山石部分矿区图

水坑

水坑包括两个矿洞, 一个是水晶洞, 一个坑头洞, 水坑其实是高山和马背山之间的矿脉,隔着窄窄的寿山溪的相对两个矿洞,由于地处山脚,位置比较低,矿洞中都比较潮湿,有水流从洞口流出,应是水坑名字的来由,其矿脉应是高山-马背矿脉的延伸,质地普遍比典型高山稍坚实凝润。

水晶洞

正规的叫法是水晶,水晶石,水晶洞石,现在的水晶冻的叫法其实是水晶洞的误传,水晶洞石中最好的本是晶石,何须冻,此矿洞的最后一次开采在1973年,所出之石无几,矿洞在马背山脚下,和坑头洞隔坑头溪相对,有两个洞口,主要矿石皆是由溪底的矿脉采出,矿洞一直延伸到溪水的下面,所以又被称为“溪中洞”,人们只能边抽水,边开采,难度非常大,后来再也没有出石,水晶洞石最佳者晶莹剔透,冰肌玉骨,凝腻 而富有光泽,通透如玻璃,拂之有痕,性质稳定,无须油养,有红黄白三色,无桃花和朱砂,后期和水坑坑头洞采掘的是同一矿脉,两者类似。

水晶非常稀有,市面基本无价,有价的亦是拿其他透明石种顶替,得真水晶者除早期收藏家和石农处有少数一两方,基本市面皆假

三彩水晶 水晶的特征有自然形成的透明度,絮状纹,白色球形包裹体(或微黄色)。


坑头洞

所出石种的典型高山稍有区别,所出石种都比高山稍坚实一点,有个特征更凝腻,但色彩稍暗,透明度比起水晶洞的晶石透明度就是差了那么一点,所以传统上没有称坑头洞产石为晶,一般后面点缀都是冻,如坑头冻,牛角冻这些是出在坑头洞的。(当然高山同一矿脉的矿洞也出类似的东西,但高山出的冻石叫高山某冻,冻石名字一样只是前面要加高山两字)

坑头洞老洞口被铁门反锁,并已坍塌。

典型坑头石,坑头石其色调基本以白色-微赭色-赭色-锗黑色-黑色为主,灰色,灰蓝色常见,黄红色色较罕见。

白坑头

坑头冻 微带赭色的坑头一般被叫坑头冻。

牛角冻 赭色-赭黑色的纯净坑头一般叫牛角冻。

坑头黑

灰蓝冻 坑头灰蓝冻,就是常说的坑头天蓝冻,不过颜色是灰蓝色,颜色由灰蓝色颗粒组成,并不是真正天蓝冻,还是叫灰蓝冻贴切一些。

坑头片层石,常见灰色,黄色,红色,赭色,但没有透明度,石头中有一层一层的纹理。

坑头片层石主要是这种粗石

高山矿区

在传统眼光看来,寿山石的中心无疑是高山系矿藏这个矿系包括田坑水坑和旧高山系山坑。矿洞林立名石众多质地变化多样色泽丰富这个矿系的品种多以地开石为主体的矿物集合体构成。其中质地优异者的透明度居寿山石之冠。著名品种有田黄坑头田水晶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坑头冻,民国二高山四股四荔枝太极水洞高山鸡母窝等等。

高山是寿山村外洋附近的一个山头(寿山村分两个部分里洋和外洋)。山头上矿洞林立整个山头就似一个蜂巢所有出名的矿洞之间都已经相通你完全可以丛上左边的矿洞进去然后由上右边的矿洞出来前提是你不迷路的话。由于挖掘的太厉害山洞内非常危险经常坍塌。山顶的凹陷处就是近些年的坍塌造成的(在和尚洞附近)。所以还没有一个矿洞开发成旅游景点。

高山即景

一个名矿并不只有一个矿口因为当这个矿洞出现好石头后会有其他石农在附近也立即挖掘数个矿洞来抢夺同一个矿藏所以一个著名矿藏往往有好几个矿口。

荔枝洞高山石(荔枝石)

现在最著名的高山名石自然是荔枝石, 荔枝石,也叫荔枝洞,荔枝,荔枝石是高山石的一个石种,开采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90年代初期,全称为荔枝洞高山石、矿区位于高山峰的东北边.太极峰的半山腰。石质晶莹通灵,富含萝卜丝,色泽瑰丽,由于洞口有一棵野荔枝树.白色石恰似晶莹洁白的荔枝肉。所以人们称之为荔枝洞。

整体来说,荔枝的透明度在高山石中不算最高,但比较坚实,纯净,富有美感,荔枝石一般分为荔枝,荔枝萃,荔枝冻。按色彩可以分为各种色彩荔枝石。

荔枝是统称,统指所有荔枝石。

荔枝萃也叫荔枝嘴,一般指透明度不高,色彩纯净的荔枝石。

荔枝冻指荔枝石中特别透明的。

红荔枝石

黄荔枝石

黄巧荔枝石

黄巧荔枝冻石

白荔枝石

红黄白荔枝石

油养比较久,颜色偏黄的一般叫旧荔枝。

鸡母窝洞高山石

在荔枝之后的高山开采出的名石是鸡母窝,据说矿洞口的原位置有一野鸡孵卵的窝,因此得名,开采矿石后,初期的矿石都是黏岩的一团一团,形似鸡蛋,黄色亦为浓黄色,很滋润,类似蛋黄的色彩。开采于1990-1997年。鸡母窝石质比较结实,色彩斑然,多赭色和黄色矿洞石皮,其后期和坑头矿脉打通,应是坑头矿脉向高山的延伸,后期有一些石质和坑头石类似。

典型鸡母窝

早期开采出来的鸡母窝石。颜色多浓黄,红,(透明的锗灰色)暇背青色。

黏岩的鸡母窝石

色彩斑然的鸡母窝石,也是早期的。

虾背青色的鸡母窝石

典型红黄白三色早期鸡母窝

后期开采的鸡母窝材质比较大,继承了鸡母窝的多红黄白三色的特征,不过白色色彩更白,萝卜丝也更明显。

后期的红黄白三色鸡母窝

有美丽萝卜丝鸡母窝

其中有一种是黄白相间的,多是夹板形状,多萝卜丝,但肌里多黑点,纯净难得。

色彩斑然的

其中有一些和坑头类似,是因为矿洞已经和坑头洞打通,开采的是相同的矿石。

有一种的色彩和质地都很像黄锗色杜林,质地也比较坚硬。




本号已加盟“文创行”媒体矩阵,欢迎大家相约微信公众平台“文创行”,以防失联。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了解文玩/古董/清供/字画等相关知识,不包邮不保真无捡漏。

本号历史消息正在形成汇编,如有需要可加圈儿主:px15315352678,随时交流。

好内容欢迎投稿,好产品欢迎推荐,好朋友欢迎交流,好故事欢迎分享,等你来。



目前999999+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收藏级顽主圈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