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清华厨师,了不起!

文摘   2024-12-09 21:11   河南  
拎着果酱画壶,
一双巧手在洁白的餐盘
娴熟精细地绘制着,
伴随着周围的热油
“噼啪”声、锅铲翻炒声,
不一会儿,
清华大学二校门、水木清华、荷塘月色
等被大家伙熟知的景观
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餐盘上。
一幅厨景交融,
满盘迷人风光!


这双巧手的主人,
是清华大学接待服务中心甲所餐厅
的凉菜师傅刘涛。
但他的画笔,
可不只停留在餐盘上。

用绘画技艺创新菜品的同时,
他是个妥妥的“斜杠中年”:
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为20余本儿童绘本配图,
其中不少自编自绘,
被翻译、出版到多个国家;
代表画作《五色土和符号》
还被外交部永久收藏,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

刘涛的代表作品《五色土和符号》,曾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赴欧洲多国巡展,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被外交部永久收藏。(清华大学供图)

刘涛在日常工作中(清华大学供图)


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农村娃,
咋就成了厨师画家?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
但家里太穷。
我就用自制的糖精水跟同学换画纸,
看着课本上的插图、烟盒包装、
鞭炮纸上的图案琢磨该咋画。”
后来,刘涛跟着亲戚开始学厨艺,
十多年间辗转了二十多个地方,
但每次拿到工资,
除了供养父母、日常开销外,
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笔和纸,
“那时最大的幸福
就是在纸上一笔一笔勾勒绘画梦”。

终于,2009年,命运的大门向他敞开:
一个偶然的机会,
北航艺术馆创始馆长蔡劲松
被当时还在北航做厨师的刘涛
对绘画朴素真诚的热爱
和难能可贵的绘画天性打动,
主动为他策划了个人展。

刘涛以民间故事为蓝本自编自绘的作品《人祖的传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出版工程(第四辑)(清华大学供图)

“北航小厨师办个人画展”的故事,
让刘涛半只脚踏进了画家圈。
一次,刘涛在画展中看到
清华教授杜大恺的作品,
非常喜欢。
“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竟又做起了去清华
跟杜老师学画画的梦。”
追梦路上,刘涛一走又是十余载。
2016年,
他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
第一次接受到了专业美术训练。

杜大恺教授(右)正在给刘涛指导作品。(清华大学供图)

此后,他更加刻苦认真。
白天要工作,
他就“晚上下班回来画到十一二点、
甚至一两点”,
或者“早上五点多起
画到八点左右再去上班”。
从一次户外写生都没参加过
到对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颇有了解,
从不会调色、画水墨画跑墨
到熟练地用笔用色,
找到绘画的形与神,
刘涛迎来了创作高峰,
还经常利用假期参加公益美育活动,
教小朋友们感受美、理解美。

刘涛自编自绘的作品《找太阳做朋友》入选“儿童图画书创作100”作品展览,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清华大学供图)

厨师与画家身份的碰撞,
也带给他满满的幸福感:
“一桌菜有时候我晚上构思到一两点,
先画草图,
画完草图以后才能把它呈现出来。
用什么菜,叫什么名字,
画清华哪个景点,
菜用什么原料,怎么呈现它的形。”
经刘涛之手创作的盘饰
再配上精美的佳肴,
让前来用餐的宾客和教职工们享受到了
艺术与美食的完美融合。

刘涛结合清华特色设计的菜品(清华大学供图)

在刘涛日常居住、创作的出租屋里,
颜料、调色盘、书本等
局促地挤在颇有年代感的木架上,
床铺对面的画板上
整齐地摞着还没画完的画作。

因为房屋空间有限,刘涛基本都是站着作画(清华大学供图)

刘涛用泥土颜料在毛巾上画的作品《福禄寿喜财》(清华大学供图)

床头,
一首手抄的《劝学诗》分外醒目: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刘涛手抄的《劝学诗》(清华大学供图)

“哪里会累?拿起画笔就是快乐!”
刘涛眼中,满是幸福的光。


来源 | 光明日报。(声明:“青春郑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青春郑旅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团委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