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课题组
导师简介
刘长江,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受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曾被遴选为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曾在荷兰自由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从事访问学者工作。
Email: chjliu@njnu.edu.cn
主要应用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积极心理学等开展研究与实践。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社会认知与合作:社会认知、合作与利他、规则遵守等 风险与健康行为:风险认知与行为、成瘾与物质滥用等
博士生:社会与经济心理 硕士生:应用心理学(学术硕士)、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 博士后、访问学者、国际学生:请查阅官方资料,或来信咨询
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
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
主持项目
“风险社会视域下不确定规则学习的特点、效应与干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社会合作情境中规则违反的心理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有限理性视角下道德判断与合作行为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公益慈善的社会心理效应与促进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社会困境中的行为决策:基于双阶段模型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促进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学术著作
刘长江(著). 社会困境中的合作: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 科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郝芳, 刘长江(译). 傅小兰, 严正(主编/审校). James E. Katz, & Ronald E. Rice(著). 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 上网、参与和互动. 商务印书馆, 2007年6月.
郝芳, 王小金, 刘长江. (2024). 自动情绪调节对利他刺激注意偏向的作用. 心理研究, 17(5), 414–421. 许霆箭, 徐标, 武婷婷, 谢梦菲, 郝芳, 刘长江. (2024). 青少年学生新精神活性物质认知与滥用的调查与启示——以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为例.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36(1), 111–119. Liu, C.-J., & Hao, F. (2024). Punishment possibility and implicit moral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Africa, 34(5). Wang, F., & Liu, C.-J. (2024). Cognitive processes in rule violation. Advanc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 35–43. 刘长江, 王帆, 赤宏娟, 谢丽芹. (2023). 日常违规的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心理技术与应用, 11(4), 245–256. 易思旭, 郝芳, 刘长江. (2021). 金钱概念激活与金钱功能偏好对自我损耗后利他的影响. 心理科学, 44(4), 954–959. 王叶, 刘长江. (2021). 人际信任中的面孔吸引力效应研究. 心理技术与应用, 9(9), 513–521. 陈怡鸣, 袁梦, 居业, 刘长江. (2021). 沟通对戒毒人员生命意义的影响:信任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7(3), 285–288+305. Liu, C.-J., & Hao, F. (2020). Effect of ego depletion on interpersonal trust among individuals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52(5), 463–471. Liu, C.-J., & Hao, F. (2020).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o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54, 120173. Liu, C.-J. (2020).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olitional components inventory for drug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Drug Issues, 50(1), 89–102. Liu, C.-J. (2019). Expectation, commitment, and charitable giv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ocial status.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30(4), 754–767. Liu, C.-J., Zhang, Y., & Hao, F. (2017). An implicit stereotype of the rich and its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connectedness.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11(e7), 1–10. Liu, C.-J., & Hao, F. (2017). Reciprocity belief and gratitude as moderator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status and charitable giv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1, 46–50. 刘长江, 张跃, 郝芳, 刘采梦, 丁絮, 石雨. (2016). 利益冲突情境中社会行为的自动激活:合作还是利己?心理科学进展, 24(12), 1897–1906.(转载:新华文摘数字版2017年第7期第97–109页) 郝芳, 宫庆彬, 刘长江. (2016). 社会困境中同伴行为、合作信念对合作变化的影响. 心理科学, 39(2), 448–453. Liu, C.-J., & Hao, F. (2015). Changes in cooperative behavior and belief in finitely repeated social dilemma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8(3), 246–251. 郝芳, 刘长江. (2015). 图形预览搜索中的主动加工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2), 205–210. 刘长江, 郝芳. (2015). 不对称社会困境中的决策:行为的双重模式. 心理科学进展, 23(1), 1–10. 刘长江, 郝芳. (2014). 社会困境问题的理论架构与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2(9), 1475–1484. 刘长江, 郝芳. (2011). 不对称社会困境中社会价值取向对合作的影响. 心理学报, 43(4), 432–441. Liu, C.-J., & Hao, F. (2011). An application of a dual-process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in social dilemma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4(2), 203–212. 郝芳,刘长江,俞国良. (2010). 颜色知觉突显对预览效益的影响. 心理科学, 33(1), 64–66. Liu, C.-J. (2009). Does equality contribute to pro-social behavior?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7(10), 1369–1372. Liu, C.-J., & Li, S. (2009). Contextualized self: When the self runs into social dilemm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4(6), 451–458. 刘长江, 邓诗懿. (2009). 基于社会困境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外国经济与管理, 31(11), 52–57. 郝芳, 刘长江, 俞国良. (2009). 颜色高突显刺激的预览搜索. 人类工效学, 15(3), 38–41. Li, S., & Liu, C.-J. (2008).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 switch from risk-averse preferences for gains to risk-seeking preferences for losses: Can personality variables predict the risk preferences?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11(5), 673–686. 李岩梅, 刘长江, 李纾. (2007). 认知、动机、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15 (3), 511–517. 刘长江, 李纾. (2007). 神经经济学:迈向脑科学的决策科学. 心理科学, 30(2), 482–484. 刘长江, 李岩梅, 李纾. (2007). 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困境. 心理科学进展, 15 (2), 379–384. 刘长江, 郝芳, 李纾. (2006). 生涯决策困难问卷在大学生中的试用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705–708. 刘长江, 郝芳, 李纾. (2006).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效能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5), 501–503. 王国香, 刘长江, 伍新春. (2006). 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 心理与行为研究, 4(2), 139–142. 刘长江, 郝芳. (2005). 高三学生生涯未决的类型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3), 54–59. 刘长江, 郝芳. (2003). 职业兴趣的结构: 理论与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1(4), 457–463. 刘长江, James Rounds. (2003). 评估职业兴趣的结构. 心理学报, 35(3), 411–418. 王国香, 刘长江, 伍新春. (2003).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3), 82–86. 刘长江, 郑日昌. (2002). 教师领导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8(3),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