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好故事】山不再高路不再远雪不再深

健康   2024-11-25 19:41   新疆  


扎根乌尔喀什尔山牧区32年,服务兵地职工群众3000多人,治疗患者1万多人次,从此——
山不再高路不再远雪不再深


这是32年里的普通一天。

12月26日一早,太阳刚爬上乌尔喀什尔山头,九师一七〇团二连医生李琳走进医务室,开始整理医疗器械。

很快,寂静被不断到来的牧民打破,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32年来,共产党员李琳坚守在60余平方公里的牧区,成为3000多名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李琳(左)为当地牧工测量血压(资料图片)。王成营 提供

骑的马“退休”了5匹,他还在坚守

当疆内大部分地方迎来第一场雪时,乌尔喀什尔山的牧区早已白雪皑皑、飞鸟难过。

在偏远寒凉的牧区,每年9月中旬就开始落雪,冬季大雪封山,几乎与外界隔绝。连队牧工和附近地方牧民一两个月才出去一次,如果患了急病,就会被一座座山峰、厚厚的积雪和长长的牧道阻隔。

李琳所在的一七〇团二连,地处托里县境内,距离团部170多公里,毗邻塔城市恰合吉牧场、卡夏牧场、五星牧场,托里县东风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额敏县红星二队、四队等,连队牧工和地方哈萨克族、蒙古族牧民分散在各放牧点,其中地方牧民占90%以上,因居住分散、四季转场,地方乡镇和牧场未在此设立医疗点。

方圆几十里,就李琳一个医生。患病时,李琳也就成了大家最先想起的人。

不管在放牧点,还是在牧工转场路上,不管是半夜,还是风雪天,李琳总是唯一一个赶来的医生。

2017年12月14日晚,牧区再次迎来暴风雪天气。呼啸的风雪声里,李琳整理好医疗器械,准备下班。

突然,一个“雪人”冲进门,焦急地大喊着“李医生,救救我的妻子!”

原来,牧民若扎·卡特即将分娩的妻子被困在了路上。

“快走!”李琳拿起药品器械,一把抄起棉大衣穿上。

积雪过膝,马走不了,两人只能步行,一路上迎着风雪,他们手脚并用,几乎趴着赶路。

等赶到时,产妇所乘车辆被雪埋了一半,车门已经打不开了。李琳和若扎·卡特手脚并用,扒开积雪,打开车门,看到了躺在后座上的产妇,羊水已破。

李琳赶紧脱下棉大衣为产妇取暖,并迅速接生。半个小时后,洪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看着车外纷纷扬扬的大雪,若扎·卡特轻抚着婴儿,热泪盈眶地说:“李医生,你不仅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啊!”

一个多月后,若扎·卡特一家人带着新买的棉衣来到医务室,告诉李琳,他们给孩子取名“牡丹古丽”,意为美丽的花朵。

“希望孩子做一朵美丽的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牧区!”李琳说。

“32年来,李琳骑马辗转在各放牧点和转场路上,牧民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骑的马先后‘退休’了5匹,治疗患者1万多人次,接生了300多个孩子。”九师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杨炳霖说,“他是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的典范。”

因为牧民需要,他用半生轮一次岗

人生有很多奇妙的际遇,李琳不曾想到,因为一次轮岗,自己会在乌尔喀什尔山牧区坚守半生。

38年前,李琳高中毕业后入伍,成为部队的一名卫生员,并光荣入党;

34年前,李琳退伍回到一七○团医院工作,两年后,按照医院每名医生轮流下连队工作1至3年的规定,李琳到三连轮岗;

4年前,三连和二连合并,李琳继续到二连工作;

几十年来,面对数次回团场工作的机会,李琳说:“牧民们需要我,我还是留下吧。”

“牧区医生稀缺,来一个走一个,只有李医生一直在我们身边。”牧民卡特·乌那提说,“那时大家见到有医生来,很稀罕。”

“淳朴的牧民让我感到很温暖。”李琳说,牧民们看病难,以往不舒服了就自己扛一扛,刚来到牧区时,每天都有人骑马从各放牧点赶来看病。

1995年,是李琳到三连轮岗的第五年,轮岗时间早已到了,家人也盼着他回去。但因为一句话,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

那年秋天的一个早晨,三连牧工尔加汉·胡那皮亚高血压复发,引发并发症,生命垂危。

熟知尔加汉·胡那皮亚病情的李琳骑马飞奔而来,经过抢救,尔加汉·胡那皮亚转危为安。她的孩子们感激地说:“李医生,要不是这几年一直是你在治疗,我们就没有妈妈了。”

孩子们不能没有妈妈,牧区也离不开医生。

“轮岗一两年,医生刚熟悉情况就走了,频繁更换,不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李琳坚定地请求留下来。为方便交流,他自学哈萨克语,一年多后,就能与哈萨克族牧民流利地对话了。

针对牧区常见的高血压等疾病,李琳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几百名患者的病情,他都熟记于心。

2021年3月,又是一个深夜。已经熟睡的李琳被电话铃声惊醒,二连牧工杨红霞急切地说:“李医生,我爸呼吸有些急促,您来看看吧!”

初春的牧区依然冰天雪地、道路湿滑。李琳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杨红霞家赶。

杨红霞的父亲杨偏忠已经80多岁,身患肺炎、腹膜炎等多种疾病,李琳一番救治后,老人才安心睡去。

去往杨红霞家的路,李琳已走了不下80趟。“风再大雪再猛,一个电话,李医生就往这赶。他白天工作很辛苦,深更半夜常被叫起来出诊,一点怨言也没有,我们每次都说一大堆感谢的话,他总是摆摆手说应该的。”杨红霞感动地说。

“考虑到牧区条件艰苦,我们多次想调他回团场医院工作,他都谢绝了。牧民们需要他,他把轮岗变成了坚守。”一七○团医院党支部书记常天水说,“大家都敬仰白求恩式的医生,李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牧区的每一条牧道,他和牧民一样熟悉

每年6月,牧民转场到夏牧场,李琳也辗转跟随,直至9月返回。方圆60余平方公里的牧区,处处是起伏不平的牧场、弯弯曲曲的牧道,不熟悉地形的人常会迷路。

但李琳身着白大褂、肩背小药箱,或骑马、或步行、或骑摩托车,匆匆奔走在各放牧点间,在牧民们的期盼中走进毡房。

在这弯曲绵延的牧道上,李琳从一个小伙子奔走成了“大叔”,牧区的大雪过早染白了他的发梢,和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有些苍老。

“李医生来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了。”额敏县也木勒牧场牧业二队牧民帕热达·毛达西说,“方圆几十里,大家看病都找李医生,这些二十来岁的娃娃都是他接生的,他熟悉每一户牧民、每一条路。”

这些年,随着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以及孩子上学、就业等原因,部分牧民搬下了山,但“老居民”李琳一直坚守在这里。

“如果大家都不去条件艰苦的地方,谁给牧民治病?”李琳说,“我不仅是医生,更是党员,这是我的责任。”

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给了这里的各族职工群众,32年来,李琳没有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孩子也是从小就交给父母带。

“患者多时,他一天不吃饭,大风大雪天随时出门,我也担心,但他是为了大家。”常年在牧区陪伴李琳,妻子李秀梅深知他的付出。

记不清有多少次,李秀梅和李琳说好下山办事,但刚要出门时患者来了。自从来到牧区,他们一年也下不了几次山,买不上新鲜蔬菜,常年吃土豆萝卜。

有一年春节,李秀梅去博乐市的姐姐家探亲,姐姐见她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惊奇地感叹他们在牧区生活得太久了。

说者无意,听者心酸。

“牧区也很好啊,夏天山花烂漫,牧民们热情好客。李琳常对我说,牧区条件艰苦,得有医生在。”顿了顿,李秀梅接着说,“只要牧民们需要,他会在这里待一辈子。”(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玲玲 通讯员 苟汇敏 周文琦)










万语千言化作无声坚守

英雄总在默默坚守中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李琳32年守护乌尔喀什尔山牧区3000多名兵地职工群众的健康,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服务职工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怀。

32年前,李琳通过轮岗来到一七○团三连,轮岗结束后本可下山,但那里的各族职工群众需要他,他便主动将轮岗变为坚守。

32年来,不管风再猛、雪再大、夜再黑,在治病救人的路上,李琳从未止步,将温暖与健康送到“最后一公里”,送到各族职工群众身边。

“如果条件艰苦的地方没人去,偏远山区谁来守,服务职工群众、民族团结的事谁来做?”“只要牧民需要,我愿意在这里待一辈子。”为了乌尔喀什尔山牧区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的安康幸福,李琳选择了坚守。

平凡中见伟大。在兵团这个光荣的集体里,从不缺少生而平凡但不乏非凡勇气的英雄,他们或扎根边境守边固防,或坚守基层服务各族职工群众,他们视承担这样的责任为使命,他们以坚守这样的价值为意义,这种超越个体与小我、献身伟大事业的理想和情怀令人敬仰,这就是兵团精神的具体体现。他们感动你我的“密码”,就在于不向困难低头、默默坚守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时强调,“一定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宗旨、服务群众,就要以李琳为榜样,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坚守,在群众需要的时刻现身,以实际行动践行宗旨,永葆初心使命。

向李琳这样的坚守者致敬!(兵团日报评论员)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周玲玲

一审:黄叶叶

二审:杨   阳

终审:吴玲燕




院训:

严谨 创新 厚德  自强


宗旨:

生命至上,质量第一,

以人为本,创新进取。


精彩回顾

第一师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与时间赛跑抢救危重患者
再造“心”奇迹 | ECMO保驾,第一师医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挽救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生命
今天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第一师医院召开中组部浙江省第十一批(第一期)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专家欢送座谈会
将治愈的“种子”播撒边疆|浙大援疆院长用精湛医术救治第一师医院罕见巨大肿瘤患者
垂询电话


1

预约挂号:

0997-2130315

0997-2131315

(预约时间:10:00-19:30)


2

发热门诊:

0997-2128485、2181175


3

急诊科:0997-2123120

点击下方定位,“健康”地址轻松得

兵团第一师医院订阅号
兵团第一师医院创建于1950年2月,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关注第一师医院订阅号,了解医院最新信息、通知公告、新闻宣传、公益服务、预约挂号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