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产业观察组
1月15日,广东省人代会披露最新经济数据,2024年广东GDP预计站上14万亿大关,成为我国第一个14万亿大省,连续36年蝉联全国榜首。
这一成就不仅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14万亿意味着什么?
从全国来看,2024年GDP134.91万亿,广东一省占了1/10以上。
此外,以当前汇率计算,14万亿人民币换算成1.91万亿美元,以2023年各国GDP和经济增速来看,可以排在第12名。全世界37个发达国家,只有7个排在前面。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媒体提到广东GDP可以排进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前10,并且超过俄罗斯。
然而,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23年排名第10的经济体是加拿大,GDP为2.14万亿美元。考虑到去年加拿大并没有经历能让GDP暴跌10%的事件,因此前者不太可能会实现。
至于“广东GDP超过俄罗斯”,经查俄罗斯GDP在2023年就达到2.02万亿,前3个季度增速都在3%以上,目前没有任何迹象会在四季度突然崩到2万亿以下,广东也不大可能在去年超过俄罗斯。
即便如此,广东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彰显了它在全国经济大盘中的关键地位,是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能持续领跑36年更是了不起的经济成就。
1989年,广东GDP以1381.39亿元超过江苏的1321.85亿元,从那时起,广东经济规模增长了超过100倍。
从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到短视频算法吊打全世界;从东德人民涌向西德到美国人民涌进小红书;从中国“三来一补”到美国制造业“MAGA”,中间历经国内多次关键改革和国际多次经济危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广东这艘经济巨轮始终稳稳前行。
除了GDP,广东在其他经济指标上同样表现出色,大体上说,就是各种眼花缭乱的“第1”。
首先是强大的工业实力。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规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规上工业企业数约占全国七分之一,居全国第1。
在最为重要的新质生产力物质载体方面,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无人机、智能电视等工业品产量同样位居全国第1。
当前,广东坐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4大工业十强城市,创造了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超过1500家,还是全国第1。
外贸方面,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8%,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38.7%,更是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
其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据了主要份额。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的数据,2024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3.87万亿元,增长8.8%,占出口总值的65.6%,一些高技术产品增长迅猛,如3D打印机、电动汽车、无人机分别增长45.2%、41.4%、20.1%。相比之下,劳动密集型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13.6%。
对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中国台湾等前5大贸易伙伴,广东进出口均呈正增长态势。而对中东17国、拉美、中亚5国等近几年贸易关系快速升温的地区,以及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的进出口,广东都实现了较高增长,成为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 “压舱石”。
在财政收入方面,广东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这反映出广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强大的创富能力。
在直接的经济指标以外,广东对全国经济还有一些不常为人提及的隐性贡献。
例如,广东是全国财政转移支付第一大省,在疫情前一度比江苏、浙江两省总和还多,足以满足东北三省及西北多个省份的转移支付需求。
除此以外,广东还是养老金中央调剂第一大省,2023年上缴1158.14亿元,是唯一一个上缴金额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约占全国统筹调剂资金2439.59亿元的47.47%,相当于其他15个省份的上缴总和,4年时间累计为全国转移了3000多亿元的养老金,有力地弥补了多个省份的养老金缺口。
此外还有就业,2024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就业岗位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从先进制造业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到现代服务业的金融分析师、互联网运营人员,再到传统制造业的一线操作工,应有尽有。
36年世界风云变幻,广东凭什么屹立不倒?
尤其是在过去几年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的情况下,广东如何实现稳定增长?
核心方向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过去广东就是制造业大省,形成了包括食品产业、纺织产业、家电家居等传统制造产业在内的8个过万亿级的支柱产业。
2024年,广东全省工业投资增长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37%,成为全省第一大投资主体。截至2024年底,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1.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7.9%、增速创9年来新高。
与此同时,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广东瞄准国际产业科技发展前沿,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结合广东发展实际,前瞻谋划、滚动培育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加速创新要素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未来化双向发力。强化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多领域融合、多路径探索,努力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①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产业
2025年,广东将继续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再支持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空、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占GDP比重达4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造了丰富应用场景。
除此之外,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还提出推动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前瞻布局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和量子科技等七大未来产业,到2027年,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未来产业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场景示范,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创新企业。
②狠抓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近年来,从印发实施《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到连续发布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再到出台政策分门别类推动消费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广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以“链式改造”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广阔场景。
目前广州、深圳、东莞和中山是国家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还有14个地级市是省级试点,推动了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带动了80万家的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③推进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全省预计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多年,动工建设包括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学项目,量子纠错新方案、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广东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在5个一级指标中,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3个指标均排名全国第1,知识创造指标排名全国第2,并且与北京的差距有所缩小。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2位。
而在此基础上,2025年广东省还将把1/3以上的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宣布要专注于“卡脖子”的领域,向产业科技的高峰攀登。同时,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加强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等,将是今年广东的重点工作。
不过,在回顾成就与展望未来的同时,广东经济未来依然面对挑战。
在内部,尽管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广东庞大的传统产业向新动能转变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部分传统产业由于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在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以及数字化转型方面进展缓慢,转型升级面临较大阻力。随着国内其他省份经济的快速崛起,广东在产业竞争和人才吸引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给广东的外贸出口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赖以支撑的电子、纺织、家具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订单量大幅减少,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同时,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也对广东经济造成了影响。一些跨国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开始将部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使得广东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面临挑战。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尾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筹备的关键一年,各地方政府都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与压力。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需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巨大、技术创新难度高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成立了“十五五规划研究所”,希望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
前瞻拥有超过20年的产业研究经验,深入洞悉各个产业的发展动态、竞争格局以及未来趋势。此外,前瞻研究团队以国际院士领衔,拥有1200+国际院士智库专家,具有扎实的技术背景,对前沿技术更加敏感。
在区域规划方面,前瞻能够精准把握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为地方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从产业布局优化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人才引进策略到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助力各地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综合实力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希望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议,助力各界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阶段达成预期目标,并为十五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封面配图来源于摄图网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4-202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模式与前景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参考资料:
【1】我国首个14万亿元省份,来了! | 人民日报
【2】广东发布培育未来产业行动方案瞄准未来网络、低碳能源、量子科技等七大重点领域 | 南方日报网络版
【3】区域创新能力“八连冠”,广东何以实现? | 广东新闻广播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前瞻产业研究院
SINCE 1998
FORWARD
股票代码:839599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26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两翼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自研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智库专家+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咨询服务。
FORWARD
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
FORWARD.
欢迎各种咨询→
产业咨询
400-639-9936
研究咨询
400-068-7188
决策·投资,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
FORWORD, FO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