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过北京开卷2024年第20周的图书销量排行后,产生了想要了解这些书在线下书店如何摆放的想法。于是去了西西弗书店。
在那个榜单中,虚构类前十名分别为《活着》、《红岩》、《长安的荔枝》、《额尔古纳河右岸》、《云边有个小卖部》、《一句顶一万句》、《十八岁出门远行》、《食南之徒》、《第七天》、《太白金星有点烦》。其中有3本余华的书,3本马伯庸的书。
在前面的文章里介绍过西西弗书店的布局(西西弗书店平面中的秘密是什么?),畅销书与长销书的展台都在进店第一眼和第二眼的位置。
进店第一眼的展台①看到的是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非虚构第5名)及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
展台②最主要的位置看到的是马伯庸的《食南之徒》及史铁生、王朔的新版老书。
展台③基本上是余华的阵地,《十八岁出门远行》、新版《许三观卖血记》、《河边的错误》及另一版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
展台④为长销书,终于看到了《活着》、《第七天》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是一个数据操控一切的时代,数据控制了摆放,摆放又促进了数据,所以《活着》一直霸榜的同时,余华的很多老书也在不断地出新版,与其他书的差距也必将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