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可以靠《活着》活着,建筑师能靠什么?

幽默   2024-05-23 10:24   北京  

今天看北京开卷2024年第20周虚构、非虚构销量前10名,虚构类《活着》仍稳居榜首,在榜单里的还有余华的其他作品,包括《十八岁出门远行》(虚构第7名)、《第七天》(虚构第9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非虚构第5名)。

那余华靠版税挣了多少钱?我打开抖音搜索,搜到里面有一个刘媛媛的视频,提到余华的《活着》已经销售了2000多万册,每年仍有1000多万版税收入,有人问过余华这个问题,余华并未像王石那么直接,他的回答是:我现在是靠《活着》活着。

这显然不是事实,他可以靠的作品还不少。其实余华可以停下来,也许是已形成写作本能、也许是看到莫言的诺贝尔、也许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总之他还在不停地写。


那《活着》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查阅了小红书,找到一幅简洁的图。

徐福贵的一生波幅很大,7次生死离别,估计一般人受不了,那我们为什么爱看这个呢?也许胖猫看了不会跳江,也许行业下行也没啥,也许大设计没画完也不用当回事儿...

本能地想起个问题:建筑师靠什么活着?好像即使是大师、院士也做不到像余华那样活着,想来想去无头绪,也许正像余华最新一本书的标题,《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周一注
一周过一注,你相信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