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备受瞩目的第五批国家组织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圆满落幕。经过一上午紧张激烈的竞标,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于19日下午正式发布了《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示》。
本轮国采聚焦于人工耳蜗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两大品类,中选结果将于2025年5月正式落地实施,采购周期为三年。其中,人工耳蜗类耗材总需求量达1.1万套,共有5家企业脱颖而出;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更是高达25.8万个,涉及18家中选企业。
在人工耳蜗竞价环节,美笛乐、领先仿生、上海力声特、科利耳及诺尔康等企业均成功中标。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最低中标价格仅为46666元,相较于最高申报价,降价幅度高达60.7%。这一举措使得人工耳蜗类耗材的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骤降至约5万元,平均降幅超过75%。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采不仅涵盖了临床常用产品,还纳入了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检查手段。
在外周血管类耗材方面,本轮集采涵盖了非下肢动脉支架、下肢动脉支架以及静脉支架三个产品类别。各品类均有多个企业成功中选,最低中标价均为2280元,相较于最高申报价,降价幅度分别达到58.5%和61.4%。
尽管降价幅度显著,但市场反应却相对平静。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我国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市场中,进口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本次集采中,国产械企积极参与并展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整体中选情况仍显任重道远。外企在两轮报价中展现出高度的降价自觉性,所有组别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最高分中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与前几轮集采相比,第五轮集采的降价幅度有所收窄,平均降幅约为60%左右。同时,对于功能更强、使用更便捷的新一代产品,集采政策还按一定比例适当加价,以支持创新产品进入临床应用。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医疗体验,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在现场表示:“本次集采结果是超预期的,尤其是外企的积极参与和降价力度,无疑将为市场带来增量。然而,从市场格局来看,本次集采并不会带来大的搅动。”他认为,尽管降价幅度显著,但市场已经对集采政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预期和适应能力。未来,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市场格局有望发生更为积极的变化。
❖来源:摩熵医械
❖整理:59医疗器械网
❖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