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期 ]
秋日微凉,知识火热,这里是属于新雅的学术之声!
感谢大家过去两周的热情投稿,我们收到了许多深度的学术文章和有趣的思想火花!今天终于迎来了第一期 “雅知荟报”!
本期我们特别设立了两大栏目,“学术漫步” 和 “灵感奇点”,共精选出8篇分享,期待与你一同开启这场思想之旅!
每期最受关注的投稿和每学期的几位最踊跃的投稿人均可获得科协精美纪念品一份。
✦
✦
✦
「畅所欲言:交流箱」
为了让大家在阅读之余畅所欲言、互动交流,我们特别准备了匿名交流箱(当然,也可以署上你的大名!)
如果某篇文章让你心潮澎湃、产生疑问,或唤起了你的生活共鸣,欢迎随时来小箱子里留言!
来吧,不必害羞——有趣的想法、刁钻的问题、任何灵感火花,我们统统欢迎!
交流箱发言指南
请记得一些小规则,确保讨论氛围和谐愉快:
1.实名或匿名:你可以自由选择附上真实姓名还是“化名侠客”
2.针对栏目或发言人:如果你的发言是针对某篇分享或针对他人的某条留言,请在发言前注明栏目及序号或评论人,方便分享人或评论人看到你的留言
3.文明友好:这里的讨论旨在分享与探索,不求观点一致,但求尊重彼此
4.严禁广告与无关内容:保持讨论清晰纯净,专注于学术和灵感!
看过文章的人都说了什么?点一下!
「popi提问箱」畅所欲言:“雅知荟报”匿名交流箱~——来自雅知荟报:
https://www.popibox.cn/u/vy0tf08g
「栏目一:学术漫步」
论文标题
便携式电磁弹射系统研究
论文网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_W1AupcyYgaDFoVuqQvnBNum1Xnzviw_wiuacU9ERWlkijy0pHPn1TfFKURZAOhLyq49QQbvCkDqL_yDNCOmTsNozECUV4ssYCL9DPuglVfnWf-agm-qyVQ1AoragTmBE8CW0hYEjJ1fvt_SHBu3ERcm4nD4AK1ksGBBEHiLGgg=&uniplatform=NZKPT
分享人
盛民翔
简介
文章探讨了电磁弹射技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研究着重分析了便携式电磁弹射系统的构造与性能,提出了优化方案以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该系统具有可控电磁力、无机械接触、高效率等优点,能够应对电磁干扰。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提升装备的发射能力和机动性。
针对小型折叠翼和扑翼无人机的发射需求,文章指出,研究一种三相异步感应电磁弹射器系统,该系统能够可靠发射无人机且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应用各种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仿真,再到搭建小型实验平台,从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文章讨论了电磁弹射技术的三种类型:导轨型、电磁线圈型和重接型电磁弹射器。导轨型利用安培力,适用于固体电枢;同轴线圈型通过变化的电流产生磁场,适合感应和磁阻型电枢;重接型则依靠磁场重接原理推动发射体。基于不同类型的优缺点,本文选择异步感应电磁弹射器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其控制技术简单、加速平滑等优点。
图1 重接炮发射原理图
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下一步将进一步在试验平台的基础上分析异步感应电磁弹射系统。
论文标题
THE UNREALITY OF TIME
论文网址
https://www.jstor.org/stable/2248314?seq=1
分享人
李佳宁
简介
这是哲学家麦克塔格特于1908年发表的一篇探讨时间哲学的文章,其中大胆地提出了“时间不存在”这一颠覆性的观点。以下是其论证过程的简述:
首先,作者认为一切事件在时间中的排列仅存在以下两种形式:“A序列”和“B序列”。“A序列”将事件按照绝对的时间状态排列,任意一个事件只能处于“过去”、“现在”、“将来”的其中一种状态。“B序列”则脱离了确切的时间概念,仅从相对性的角度,通过判断事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的任意两个事件仅存在“先于”、“同时”、“后于”三种关系。
时间的本质是变化,有变化才有时间可言。然而“B序列”中的事件在时间线上是固定的、静态的,不具有变化性。因此作者得出结论:B序列必须预设A序列,才能成为一个时间序列;B序列本身不构成一个时间序列。
但是,“A序列”本身必然导致逻辑上的矛盾。“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显然相互矛盾、无法兼容;然而任意一个事件终将依次经历“过去”、“现在”、“将来”这三种彼此矛盾的状态,兼具这三种彼此矛盾的属性。因此,作者认为“A序列”是逻辑矛盾的,且以此为预设的“B序列”也将是矛盾的。
综上,作者依据“A序列”和“B序列”的矛盾性,论证出不存在真实可靠的时间序列,故而时间不存在。
这篇论文在发表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现代时间哲学的基础。此后,针对它的反驳和讨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
(1)否认“A序列”中时间属性的矛盾;
(2)承认“B序列”自身的架构合理性。
我更倾向于认同后者,支持四维主义并将“时间”视作与空间地位相同的静态的维度,因为“A序列”所要求的时间的变化性本就具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疑问。首先,若时间是变化的、移动的,那么它一定具有变化、移动的速率,而速率本身又需要“时间”的概念来定义,这便陷入了阿格里帕三难困境中的循环性矛盾。此外,“变化”需要一个绝对不变的参照物,而我们却无法为时间找到这样的参照,于是时间的变化便难以衡量。而“B序列”中的“相对性”时间理念,不仅与物理学中的相对论时空观相契合,更因其将时间静态化而使世界的运转看起来更加客观,更加趋近永恒。
所以,“时间”究竟是真实存在的吗?若真实,那它又是静态还是动态的呢?这些问题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回答……
论文标题
GPU Memory Exploitation for Fun and Profit
论文网址
https://www.usenix.org/conference/usenixsecurity24/presentation/guo-yanan
分享人
beee
简介
这篇文章集中于论证现代GPU内存缓冲区溢出导致的安全问题。文章主要做了三件工作:首先通过逆向工程重构GPU访问内存、识别内存引用和内存地址转换的机制,并指出相关的内存保护机制漏洞。在此基础上说明利用特定的GPU内存访问越界操作可以访问超出程序合法范围的内存地址,导致其受代码注入等攻击的危险。最后实验证明使用传统的攻击手段即可在测试中将英伟达GPU上运行的深度神经网络推断程序降低到随机预测输出的水平。这一工作在发表后得到了英伟达的认可。
文章的作者Zhenkai Zhan目前的工作集中在GPU的安全问题上,今年的USENIX会议还刊发了他的另一篇文章(INVALIDATE+COMPARE: A Timer-Free GPU Cache Attack Primitive),首次提出了无定时GPU的侧通道(side-channel)攻击。
「栏目二:灵感奇点」
论文标题
Self-burying robot morphs wood to sow seeds
自埋式机器人变形木材播种
论文网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396-4
分享人
泠邪
简介
这是在设计课上老师分享的一篇论文,建议大家动手翻翻原宣传视频,真的很美。
图1 稀疏自编码器从密集的激活中提取稀疏特征
在经历山火过后,恢复植被一般会通过直升机播撒种子的方式。但是种子会浮在土地表面,并不能埋入泥土,失败率较高。
木材在湿度变化下会发生膨胀。若原先将木材脱水为小螺旋状,则暴雨之后木材吸水,螺旋片支撑地面并产生足够的推力,将尾部连接的种子一并钻入泥土。很简单也很可爱的想法,木材延展、扎根泥土的过程有些生命的浪漫。
所以快给我去搜原视频【指.jpg】
论文标题
Emo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论文网址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010213-115043
分享人
孙博严
简介
情绪是决策中强大的、普遍的、可预测的因素,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情绪的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情绪的积极或消极,而是取决于情绪的具体特征,不同情绪会激活不同的认知评估倾向。例如愤怒会让人倾向于归咎于他人,而悲伤会让人倾向于归咎于环境。情绪也会影响决策者关注的维度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深度等。也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减少情绪对决策的负面影响,例如将情绪反应延迟化或最小化。
在回顾过去35年来情绪与决策的研究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情绪影响决策模型(Emotion-Imbued Choice Model,EIC)。EIC 模型整合了理性选择模型和情绪研究,解释了情绪如何渗透到决策过程中。该模型假设决策者会根据每个结果的预期效用、选项特征和决策者特征来评估每个选项。情绪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影响这个过程:其一为预期情绪,即决策者会预测自己对每个结果的情感反应,并将其纳入效用评估中。其二为当前情绪,即决策者当前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对结果的评估方式。同时,应用EIC模型还需考虑决策当中各选项的具体特征以及决策者自身的个性与偏好。
EIC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情绪,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的建议。同时EIC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模型建立在决策者能够准确预测自己的情绪的基础上,这一点在实际条件下难以实现;以及模型没有把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纳入考虑。
论文标题
从《西游记》到《黑神话:悟空》:孙悟空的游戏形象变迁与跨媒介叙事
论文网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_W1AupcyYgaiXZx8AjNEbAh8htwUFU0R8YZMY2Sri3vT553RYG-69bIS1TqHPoqK_2q-95SyvwaCaD5e1f2-QzYgSdpLGI_OSzU9aC9Uj2_YnceWXnuOwTkWIFFmFTK4T2Gce0mPR_JOQ-Kno-SDeXTR7PVSLf8E&uniplatform=NZKPT
分享人
盛民翔
简介
文章对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中的经典形象—孙悟空在当代游戏中的形象变迁展开研究,阐述不同时期的游戏类型及媒介特性与孙悟空形象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跨媒介叙事对悟空形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游戏中的悟空形象主要是“有形无实”的符号;20世纪90年代游戏中的悟空受到经典西游影视作品的视觉表达的影响;新世纪以来,不同游戏类型渐次涌现,孙悟空的造型与功能进一步丰富。而《黑神话:悟空》作为国产游戏的里程碑式作品,展现出传统文化元素成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式。
紧箍、铁棒、毛茸茸的脑袋和灵活的身姿,“中国式”孙悟空的形象越来越在游戏中获得强调。但从主机和街机游戏中的冒险主角,到网游中的NPC,再到手游中的群英之一,孙悟空却越来越不具有叙事的核心性和形象的丰富性。他的存在或许能提升年轻玩家对于悟空的好感,推动年轻玩家对西游故事乃至中国传统神魔文化的探索;换言之,这些游戏做到了传统文化在游戏的“符号境”的表达,但无法深入“知识境”,甚至很难触及“观念境”。这或许是为什么耗时7年开发的国产3A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于8月20日一上线就引爆玩家好评,因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专注于猴形人身的主角“天命人”,并在前沿游戏科技的支持下,将形象塑造、动作打斗设计、环境场景设计和故事编剧等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论文标题
Rapid physiological integration of fused ctenophores
融合栉水母的快速生理整合
论文网址
https://doi.org/10.1016/j. cub.2024.07.084.
分享人
泠邪
简介
当Kei Jokura在海水水箱中饲养雷氏栉水母时,发现了一个异常巨大的个体,它有两个口端和两个顶端器官,于是猜测为是捕捉到的两个受损个体融合之后的产物。
实验员发现两点:
1. 栉水母可能缺乏异源识别能力;
2. 融合个体会迅速整合并共享生理功能和神经行为输出。
后续肢体独立嫁接实验有90%的成功率,更体现出栉水母的超强融合能力。融合之后的两方能够一起对外界刺激做出同步神经反应,但是缺乏同步排泄。这说明在融合个体中,肛门的瞬时性及其昼夜节律仍然是独立控制的。
海底很多无脊椎生物都是能异源识别的,但是栉水母很少见到其他生物,有猜测这种孤独的自由生活是栉水母缺乏异源识别能力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栉水母具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栉水母能够发光,虽然没有“眼睛”器官但是具有视觉细胞;栉水母还拥有可再生的大脑,这种简单的海洋生命将促使用于脑损伤的激动人心的新疗法的诞生。
如果人体的伤口也能够和其他材料融合就好了,直接像修正液一样一涂就愈合了。不过以后游戏里面的史莱姆说不定砍掉一半之后还能再复原……
分享人
赵天驰
简介
在小课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的观点很有新意。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导致人们追求虚荣和奢侈,失去了道德。他呼唤人的自然状态的回归,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但他所说的自然状态并不是原始人的状态,而是一种自由平等简单的状态,这种状态出现在私有制和社会产生之前,人未产生虚荣、嫉妒之心,这种状态的人也是最富有德性的。这种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他违背直觉地提出了科学和技艺对于社会道德的坏处,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德性似乎也并没有因科学与技艺的发展而得到提高。同时这本书中卢梭的语言犀利而生动,回应了各方学者对他的质疑。
「畅所欲言:
匿名交流箱,点这里!」
「popi提问箱」畅所欲言:“雅知荟报”匿名交流箱~——来自雅知荟报:
https://www.popibox.cn/u/vy0tf08g
“雅知荟报”
持续火热征稿中,
如果你也想和大家分享,
快快来投稿吧!
「投稿方式」
以下三种投稿方式任选其一
01
邮箱投稿
发送至:
sby24@mails.tsinghua.edu.cn
02
微信投稿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投稿群,畅聊灵感与思维。
03
匿名投稿
点击问卷链接(或扫描问卷二维码),畅所欲言,你的想法将以匿名方式参与讨论。
https://www.wjx.cn/vm/rrpZnbg.aspx
文案 | 新雅科协 郑媛元
排版 | 新雅科协 郑媛元
审核 | 新雅科协 吴佳雨 彭廉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