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刚 摄)
毕节好物丨
威宁小粑粑
美食有千味,但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口家乡味。
威宁人向来对粑粑爱得深沉,尤其是各种用荞麦制成的粑粑,这与本地盛产荞麦相关。威宁小粑粑是威宁本土最为出名的特色美食小吃,它可以是早餐、午餐、晚餐,也可以是饭后的小食。
《威宁县志》记载:“威宁为本省最高之区,四周皆系山脉横亘,故山占十六,土约十三,田仅十一。自古称山多田少,地瘠民贫,洵非虚语。考其所出,农作物以苞谷为大宗,其次为燕麦及大、小二麦,又其次为甜、苦二荞及马铃薯,若米则为最少。甜苦二荞,盛产于西北之一、二、三、四等区,盖因此谷虽高山亦产也。”
一方风土养一方人,一地山蕴一地情。威宁自治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且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素有“高原荞乡”之美誉。威宁现在荞麦种植最具规模的是马摆大山、西凉山一带,上千亩荞麦连片种植,荞花开时漫山红遍。
盛产荞麦,自然就有各式各样的荞粑粑。
在威宁的各种粑粑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入选了《中华食文化大辞典·黔菜卷》的小粑粑了。小粑粑集威宁的特产于一身,是最具威宁特色的小吃。走在威宁的大街小巷,威宁小粑粑的招牌无处不在。
“小粑粑”是威宁人的“心头宝”。几番查阅考证,没有确切的资料能够证明小粑粑到底起源于何年何月何时何地。仿佛一夜之间,这道独具特色的小吃就在威宁大地普及开来。人人爱吃,家家会做,口口相传,代代相继。
粑粑,百度词条这样解释:方言,指饼类食物。
比起常见的黄粑、大饼之类,“小粑粑”个头就是“小”。尽管名字稍显随意,但小粑粑的做法却颇为讲究。面皮是用当地出产的小麦粉和荞麦粉共同制成的,两者的比例大有讲究,小麦粉多了,做出的面皮味淡粘牙;荞麦粉多了,做出的面皮色黑味苦,影响口感。
馅料的制作是决定“小粑粑”口感的关键环节。“小粑粑”馅料的主料是豆腐和威宁火腿。豆腐不稀奇,讲究的是火腿。
火腿,因肉质绯红似火而得名,味美。早在北宋时期,火腿就已俘获人心。美食家苏东坡曾在《格物粗谈·饮馔》中,记载了火腿的一种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
将火腿切成丁,加上炒制好的豆腐丁、腌菜、贡菜、葱、姜、蒜(馅的成分比例根据各家喜好略有不同)等,再放入用本地辣椒炼制好的红油中不停搅拌,保证各种食材的受热均匀。其间加入少许调料,便可出锅。炒制好的馅料待冷却后即可包制成小粑粑。
小粑粑形似半月,包的时候还要用心卷出一圈花边,既美观又能使馅料的汁水不渗漏。包好的小粑粑,在平底锅里围放整齐,加入菜籽油和水。这水和油的比例也有讲究,水多了,烙出的小粑粑略显稀软;油多了,又容易造成小粑粑皮硬或是内馅不能完全成熟。
火生起来了。锅盖紧闭,里面的水渐渐少去,锅里发出“嗞嗞”的声响。在热力的催逼下,馅料里渗出油光的火腿丁,和豆腐丁的嫩香、腌菜贡菜的脆爽“撞了个满怀”。直至锅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揭开锅盖,挨着锅底的粑粑皮已经形成一层薄薄的焦壳,香气愈发浓烈。
趁着这烟雾缭绕的热气,店员快速把小粑粑端到食客面前。或就着砂锅粉,或干脆就是一碗苦荞糊糊。一口咬下去,小粑粑外皮酥香焦脆,馅料咸香,馅料中的汁水充溢口腔,让食客的味蕾尽享这道威宁美味。
外地客人到了威宁,“小粑粑”必定是待客的首选。一经品尝,客人从此记住了“威宁小粑粑”这个朴实的名字。那舌尖上的味道,便成了谈论威宁时的一个话题。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风物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