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位于金钟镇新岩村可渡河畔的200亩花椒果实累累、缀满枝头,山风吹来、椒香扑鼻,刚忙完秋收的村民又陆续着手摘花椒,收获新一茬的喜悦。务工群众正在采摘花椒
11月13日,走进金钟镇新岩村花椒种植大户龙德学家的花椒基地,只见一株株花椒树上缀满了色泽艳丽、颗粒饱满、香浓味麻的花椒。今年54岁的龙德学正和务工群众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花椒、修剪树枝,忙得不亦乐乎。2017年,龙德学流转了200亩土地,开始种植花椒。“我向本地村民流转土地栽了1万多棵花椒树,今年是花椒丰收的第4个年头。”龙德学说。龙德学正在为花椒剪枝
龙德学的尝试,不仅把新岩村山地居多的“地理劣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还盘活了该村大量闲置山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我请了周边群众帮我摘花椒,按量计算,1.2元摘一斤,从今年农历六月开始摘,一直摘到农历十月。”龙德学告诉记者,务工群众多的时候有二十多人,少的时候也有五六人。
新岩村的村民李发英是花椒基地的务工群众之一,此时她正和五六名椒农穿梭在花椒林中,娴熟地采收着花椒,“我家租了15亩地给龙德学种花椒,200块钱一亩。我又帮他家摘花椒,一天要摘八九十斤,能收入100块多钱。”李发英高兴地说。务工群众正在采摘花椒
在花椒基地不远处的龙德学家里,到处是晾晒中的花椒和已经烘干好的成品花椒。龙德学说等最后一茬花椒烘干后,他就准备全部一起出售,“成品花椒主要卖往昭通市,3吨大概有5万多元的纯利润。”烘干的花椒
发展花椒产业不仅让龙德学一家脱贫致富,更是带动了乡村的产业发展,成了新岩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威宁融媒记者 夏 静 孙玲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