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A股重磅利好!

财富   2025-01-23 11:28   北京  

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图:国新办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庞睿/摄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更加具体的举措,既立足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实际规模、比例的一些具体明确指标要求;更着眼长远,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可以说“干货”满满。
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

吴清提到,经过认真研究论证,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延长考核周期,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稳定性

吴清提到,《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吴清表示,对于公募基金改革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

一是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着力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经营倾向,避免片面的追求规模,不重视投资者的回报。

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

二是强化功能发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第一是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第二是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实施股票ETF产品的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第三是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当中的权重,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第四是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加强监管执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对基金投资交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坚决纠治“高换手率”“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基金投资中的各类违法违规。

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加大股票投资也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比较好的策略和选择。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相关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投资股市比例,特别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要发挥“头雁”作用,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

央行: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在会上表示,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受到市场广泛欢迎。为了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人民银行结合市场关切,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尤其是针对贷款比例、期限等核心政策要素,已经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到了10%,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了3年,并且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便利银行开展贷款业务,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

邹澜还提到,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合计金额1050亿元。去年10月操作的500亿元,已经全部用于融资增持股票。今年1月操作的550亿元,行业机构已经可以随时用于融资增持股票。

#小财唠嗑#


来源:综合中国网文字直播实录

新媒体编辑:徐铮

中国网财经官方微信(ID:zgwcjzx)

中国网财经
拥有中央权威新闻采编渠道、即时全方位理财数据资源,致力于提供独家原创、简明快捷的财经新闻资讯,以财经、证券、理财、产业、消费、基金、银行、保险、期货等子频道为主推品牌,打造中国互联网中央财经门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