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乌兰察布市的居民正享受着“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生活。从便民信息平台到志愿服务APP,再到智慧教学,这些线上服务共同编织了一张高效、温暖、贴心的民生服务网,让居民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便捷服务的速度、温度和质量。今年,居住在集宁区桥东街道的李桂丽要去外地照顾孙子,临时决定要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社区帮忙把出租房子的信息在便民服务信息港平台发布后,房屋的位置、面积、户型、价格等一目了然,很快就有租户联系了李桂丽。“以前租房到处贴广告,费事不说,花费时间也长。现在有了这个便民服务信息港,几天就把房子租出去了,太便捷了。”李桂丽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直为社区便民服务信息港点赞。为了给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让各类便民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到居民手中,集宁区桥东街道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便民服务信息港,谁想找工作、卖房子或者是人员招聘,都可以在便民服务信息港中看到。这种信息的高效流通,不仅节省了居民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信息匹配的成功率。在过去,常常有一群人站在清晨的寒风中等待雇佣,这种“找工作”的方式被称为“站桥头”。近年来,随着乌兰察布市对劳务经济的精心谋划和精准施策,大到“零工市场”,小到各村、各社区的信息化就业平台,让找工作从“没信息”“站桥头”变得更精准、更高效。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平一村是一个务工大村,就近务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平一村务工就业”“服务平地泉”信息平台搭建好后,通过收集、整合、发布务工需求信息,定时更新岗位需求,实现了就业信息快速传播和精准匹配,满足了村民长工、小工、临时工等不同需求。村民李向花肯吃苦,又勤劳,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赋闲在家。在平一村搭建起信息化就业平台后,李向花找到了一份家政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一个月挣四千多元,还管吃管住,比我老公都挣得多,我很珍惜这份工作,也特别感谢村里搭建的这个平台。”李向花高兴地说。集宁区泉山街道通和社区居民的手机上基本都安装了一款名为“贰里”的APP。当居民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只需在APP上发布需求,附近的志愿者就能迅速响应并提供帮助。同时,居民也可以在APP上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为他人送去温暖。“‘贰里’寓意着‘爱邻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个APP以志愿服务+互联网的模式,将社区志愿服务与居民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居民通过这个APP,可以享受到一站式定制服务,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精准化对接。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让社区志愿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促进了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友爱。”通和社区工作人员说。“私拉电线充电、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在小区里屡见不鲜,这样真的很影响大家的正常出行。”诸如此类问题,只需要在协商议事群里提出,就会得到响应和反馈,最终由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居民的统一意见进行处理。“有问题只需要在群里一说,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同协商解决小区内的问题。现在邻里矛盾少了,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张秀红说。现在,居民协商议事群是社区治理的主要阵地。在各个社区的居民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吵闹却温馨的故事上演。这种居民群协商议事的方式,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服务不出网格的目标,让社区治理从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元模式。在察右前旗北八小学,老师刘慧雯打开希沃白板的随机人脸点名,被选中的“幸运儿”来到讲台上开始了今天的PK,学生边读边点,在PK游戏中领会汉字魅力。据悉,北八小学使用的希沃白板是针对信息化教学需求设计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平台,包含拼音、几何、英汉字典、画板等多种学科工具,具备强大的互动教学与演示功能。“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上课学习,我认识的汉字更多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更好了!”北八小学学生张子昂说。“我们的智慧教学不单只有互动游戏,还有色彩鲜明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课程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字书写过程,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刘慧雯说。此外,北八小学还借助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丰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中华诗词、红色文化等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经典革命文化故事等相关的语言文字学习训练中。同时还结合平台中的精讲课程、共享教案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当前,数字化的高效便捷正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共同构建起一个便捷、高效、温暖的民生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捷与温暖,享受着信息化快车带来的美好生活。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编辑:李嘉欣
初审:顾晓栋
终审:张健
供稿邮箱:xwbqj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