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乌兰察布:发展中欧班列助力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民生   2024-10-29 16:09   内蒙古  

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位于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怎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乌兰察布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有力回答。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地处呼包鄂经济隆起带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结合部,乌兰察布市拥有我国进入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最短铁路路径,特别是随着自治区《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乌兰察布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唯一的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并先后荣获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四张“国字号”名片。抓机遇、扬优势、定目标,发展中欧班列已然成为乌兰察布市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排头兵”。
乌兰察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外经贸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毫不犹豫地吹响了集结号,聚焦“改、拓、合”三字诀,积极破题,以运带贸、以贸促产,逐步将我市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打造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助力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聚焦“改”字诀,开展市场化改革
面对发展机遇,市外经贸公司坚持“改”字当头,着力破解公司高质量发展问题,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以“明主责、优体系、强考核、定制度”为突破口,率先吹响乌兰察布市国企改革冲锋号。
明确“改”的目标。借助国资委“六定”改革东风,结合目前业务发展的核心支柱业务,制定了《乌兰察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定主业》等制度,明确划分各子分公司主业主责,按照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原则,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管理为核心、以精细管理为重点、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体系。
形成“改”的制度。坚持制度建设与企业改革协同推进,全面推动制度管理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将臃肿的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1个部门优化为6个部门。整合后,办事程序优化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活力增强了。
强化“改”的机制。改革中企业人员薪酬的合理分配,是能否稳定“改”的关键一步。为确保对每一名职工薪酬的考核科学合理,建立了“管理扁平化、经营自治化、分配绩效化”市场管理机制运营模式,将生产经营板块与行政职能部门进行剥离,对经营业绩、重点工作区分不同赋分权重,并将经营收入和利润作为考核依据的刚性目标,差异化设置考核项目,对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动态考核。经测算,市场化考核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5.7%。
注重“改”的效果。以绩效贡献为依据、岗位价值为基础,通过重新制定《乌兰察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办法(试行)》,把准了工资管理方向,严格按照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实施全员基本薪酬占40%、绩效考核薪酬占60%的考核机制,实行岗位和业绩相匹配的绩效兑现机制,以增量业绩决定增量薪酬,持续健全企业经济效益与全员绩效工资直接挂钩的联动机制。
“改”让企业活力大增,以公司下属的庙梁生产运输事业部为例,2024年通过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转变经营思路,改变了庙梁生产运输事业部经营现状,于4月份开始运量实现翻番,创历年运量最好成绩。
聚焦“拓”字诀,拓展生产经营新成效
当前,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在贯通中欧陆路贸易通道,推动欧亚大陆经济整合,促进“一带一路”贸易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目前,乌兰察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02列(去程643列,回程159列),实现货值15.28亿美元,成功将中欧班列运营路线开通至22条,内蒙古本地货源(含乌兰察布)占比提升至55%。期间,市外经贸公司充分发挥优势,解放思想,集思广益,积极拓展业务,推动中欧班列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
“拓”多元化布局之路。借助自治区对我市中欧班列集散中心政策倾斜的契机,依托我市区位优势和中欧班列运营优势,首次开行跨区域合作班列,与西安中欧班列平台公司联动首发“蒙陕号”(西安+乌兰察布-俄罗斯)班列,开启中欧班列跨区域合作新机制;创新开通“乌兰察布+”定制班列,鄂尔多斯汽车、巴彦淖尔葵花籽等一大批商品在我市集结出境。截至10月9日,与鄂尔多斯市合作开行奇瑞汽车班列12列、与巴彦淖尔市合作开行葵花籽班列21列。
“拓”特色班列之需。今年4月份以来,积极探索培育特色班列,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拓展其他个性化班列,挖掘特定业务需求,已组织发运牛奶班列5列、玄武岩班列5列、牛皮纸班列1列。
“拓”协同联动之效。建设中欧班列中通道公共服务型集散理货平台,启用园区2.6万平方米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打造中欧班列出口汽车发运基地;启用1.78万平方米俄罗斯铁路集装箱七苏木还箱点,打造中欧班列进出口农副产品发运基地。两个基地常态化组织现场掏装箱作业。
“拓”供应链金融服务之链。自2023年进军“供应链+金融”市场以来,通过使用自有资金的做法,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了供应链的长期稳定。如通过中亚班列、海铁多式联运方式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进口麦麸颗粒、大麦等原材料,已签订1.72万吨麦麸、4000吨大麦及8000吨饲用小麦粉订单,已发运大麦3899吨、麦麸8586吨。
聚焦“合”字诀,锚定合资合作齐发力
今年以来,市外经贸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多方向践行“走出去”战略,四方联动形成“合”的共赢目标,完成合作项目5个。
向“东”联通出海通道。围绕京津冀,持续与天津港务集团深化物流、仓储、供应链、多式联运领域合作,与曹妃甸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挥曹妃甸港煤炭客户资源及庙梁区位、基础设施优势,将蒙古国及新疆小列煤炭,通过庙梁编组万吨大列到曹妃甸港,打造蒙古国煤炭及新疆煤炭出海大通道。与青岛上合示范区合作,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平台资源优势,承接日韩过境及内蒙古本地出口蒙古货物,拟设立青岛市上合示范区枢纽港乌兰察布港区;发挥七苏木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资源优势,在乌兰察布市建设TIR集结中心,与上合示范区TIR集结中心联动发展;依托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常态化开行“上合示范区(青岛)+乌兰察布-欧洲”特色中欧班列,实现中欧班列提质增量。
向“南”延伸业务板块。与世界500强大型国企厦门建发成立合资公司,利用合资公司供应链金融,吸引铁合金、大宗商品企业开展合作,为合作企业提供原矿代采业务,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优化大宗商品物流服务,整合乌兰察布市铁合金产业、大宗商品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与四川仁珩鑫公司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实施对蒙能源化工项目,针对现有能源化工品类进行核准,锚定对蒙硫化钠和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出口,逐步增加氢氧化钠等发运品类,最终形成对蒙大宗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基地。
向“西”拓展业务板块。按照“一核多点”、集散有序的网络体系要求,整合自治区内中欧班列网点资源,与鄂尔多斯市鄂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成功扩展中欧班列货源渠道,实现多式联运“一体化”发展。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编辑:李嘉欣
初审:顾晓栋
终审:张健
供稿邮箱:xwbqjg@163.com

魅力卓资
及时发送中央、自治区、市委最新时政类信息,以及涉及我县各领域一些应知必会的信息和某些重点事项进展情况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