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红果果” 化作村民致富 “金果果”——记中宁县隆源裕民枸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翠霞

文摘   2024-12-16 08:00   宁夏  

能吃苦、不服输的特质在中宁县太阳梁乡德盛村妇女高翠霞身上体现得很突出。近日,记者初见高翠霞时,她正在茨园中与前来交流经验的村民畅所欲言。她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枸杞产业的发展前景,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自信与从容。
“我种了几十年庄稼,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特长……”高翠霞笑着说,她从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旱作农业转变为如今农技推广下的精耕细作,这一切皆源于党的移民搬迁政策。
2005年,高翠霞一家从固原市隆德县迁至中宁县太阳梁乡,自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缘分。面对陌生的环境与艰苦的生活条件,她毫不退缩,引领村民重拾种植 “老本行”。
“枸杞作为中宁县的支柱产业,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种植枸杞。” 高翠霞说,起初她对枸杞种植的产量与成效心存疑虑,经过走访调研多地枸杞种植情况后,萌生出组建合作社的想法。
谈及合作社创立之初,高翠霞说:“村民们和我一样茫然无措。为了让村民多一份收入补贴家用,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并四处借款,才勉强凑齐启动资金。”
然而,刚刚解决资金难题,还未品尝到枸杞种植的丰硕成果,高翠霞又面临新的困境。
“那时,我不了解枸杞苗售卖的门道,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枸杞种植技术,不小心买到了假苗木,致使连续3年产量欠佳。”高翠霞说,面对村民的期待以及土地流转费的压力,合作社入不敷出,但他们依旧咬紧牙关筹借资金,按时支付村民流转费。
没有技术,就自学技术;没有门路,就自寻门路!高翠霞四处打听专门的枸杞种植培训班,只要有培训班开课,她便带领村民前去学习。归来后,高翠霞立即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剪枝、抹芽、除草、植保、采摘、烘干……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枸杞田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学习与改进,高翠霞种出了优质枸杞,产量与品质均有显著提升,合作社也逐步步入正轨。如今,高翠霞创办的中宁县隆原裕民枸杞专业合作社已建成当地知名的枸杞种植基地,拥有3000余亩现代枸杞种植标准化的枸杞园,年产鲜果达数百万斤。同时,带动当地90%的留守妇女务工就业,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双丰收。“自合作社创立以来,我就一直在这边干活。家门口的枸杞产业让我从‘家庭主妇’转变为‘上班族’。” 王润说。
然而,王润的“华丽转身”在太阳梁乡并非个例。自枸杞基地建立以来,高翠霞带领村民们不仅学到了枸杞种植技术,还让更多的农村妇女找到了生存之路,重拾生活的自信。
“我们合作社现有工人300余人,后期我计划再建几座烘干房,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来此务工,增加家庭收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高翠霞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高翠霞积极投身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扶贫模式,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道路,也让德盛村的枸杞产业成为太阳梁乡一张亮丽的名片。

▌作者:全媒体记者 梁旭强 徐峥 谭勋泽

编辑:李博颖

▌审核:雷振军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创刊于2005年4月28日,以“高端、公信、亲民”为办报宗旨,以“强化新闻意识,凸现读者观念,彰显时代特征”为办报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