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難以忘卻的歷史 |非常薦

体娱   2024-11-16 12:53   中国香港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與古建築文物遺存,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和傳承貢獻。應受到全人類的尊重、敬畏和保護。然而,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無視國際戰爭法則,在製造無數血腥屠殺暴行的同時,公然以飛機轟炸、縱火、劫掠等暴虐手段,肆意摧殘和毀滅中國文化根脈,掠奪文物與典籍,給中國歷史文化造成了難以挽回和不可估量的巨大損失。







1937年7月七七事變前,中國總計有專科以上學校108所,多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和東南沿海、沿江地區。日軍的狂轟濫炸和大肆掠奪,使中國的高等院校遭受極大摧殘。如南開大學被炸成廢墟。華北、華中、華南的部分大中學校被迫內遷或西遷。1937年至1939年,內遷或西遷的高校多達69所。有的高等院校如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在戰火中展轉遷校達六、七次之多。淪陷區的高等院校許多被日軍佔據或破壞。到1938年8月底,中國91所專科以上學校均遭受嚴重破壞,其中25所被迫停辦;因戰爭失業的高等院校教職工達2000多人;而失學者超過2萬,幾乎占了學生總數的一半。清華大學、北洋大學、中央大學、武漢大學等校舍,成為侵華日軍的兵營或醫院。


1937年底,中國已有1368所中學及中等教育機構被迫關閉。約有24萬學子失學或流亡內地。至1938年底,內遷的中等學校達203所。淪陷區的中等教育急劇萎縮消失,如南京在1936年有中學46所,學生 2.4萬餘人;而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時,全市僅有中學15所,學生不足 6000 人。戰前全國有小學32萬餘所,在校學生1836萬人。至1938年10月,有近13萬所學校被迫關閉,25.7萬教師被迫失業,643.8萬人失學。戰後,國民政府教育部的調查顯示,淪陷區16省及北平、南京、上海、天津、青島5市,原有中等學校2676所,損毀1867所;原有小學206704 所,損毀達11863所。


1946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部第5次統計彙編全國公私立學校及社會教育機構戰時財產損失,總計折合美金達2374435793元(23.74億美元)。該統計尚不包括東北、港台地區和中共解放區的損失。中華圖書典籍亦蒙受巨大損失,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淞滬地區有16所高校遭受破壞,其中12所高校的圖書資料全部或部分遭到日寇破壞。商務印書館附設的東方圖書館被日軍焚毀圖書46.3萬餘冊。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後,上海原有100餘所公共圖書館被劫掠和焚燒的圖書達29萬餘冊,戰後僅存下較大圖書館10餘所。


由於日軍的狂轟爛炸、劫掠以及學校被迫遷徙,各地的文物圖書典籍損失巨大。北平被劫掠、焚燒的公私圖書高達58.6萬餘冊。其中,北平故宮博物院太廟圖書分館曾被日本憲兵兩次搜查,1939年3月,被日本憲兵搬走雜誌 6551冊。清華大學損失圖書18萬餘冊,其中,因日機轟炸而損失珍本1萬餘冊。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損失圖書3.2萬冊。私立民國大學圖書館館藏中外書籍(內含珍貴版本圖書)5.9萬多冊,被掠奪而去。南京是圖書損失的重災區。金陵大學圖書館損失中文圖書7萬餘冊。中央大學圖書館戰前藏書約40萬冊,戰後僅剩 18萬冊。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文物之損失計藏書約7萬冊,印行秘笈約9萬冊」。設於夫子廟的南京市立圖書館,連同大成殿毀於戰火,圖書、雜誌 20餘萬冊盡毀。江蘇省立鎮江圖書館、蘇州圖書館損失圖書10萬餘冊。南開大學圖書館被日機炸毀,損失圖書近10萬冊(戰後,從日本京都大學追回被劫圖書10566冊)。私立齊魯大學被日軍焚燒的圖書計12萬餘冊。山東省立圖書館損失圖書23.2萬冊,存量不及戰前藏量的4%。浙江省立圖書館損失圖書、雜誌約10萬冊,國學書局版片10萬餘片。浙江大學損失圖書約3.2萬冊。安徽省立圖書館原有圖書10萬餘冊,戰時分藏桐城、立煌(今金寨)等地,悉遭日軍焚毀。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35萬餘冊圖書,因戰事轉移時被日軍掠劫圖書、雜誌20多萬冊。廣東省損失公共圖書62.4萬冊、私藏圖書1.3萬冊。桂林圖書館戰前藏書20多萬冊,戰後僅存7萬餘冊。1938年4月,湖南大學圖書館被日機炸毀圖書4.8 萬餘冊。武漢大學圖書在船運宜昌時被炸,141箱圖書沉入江底;船在巴縣三峽觸礁,又損失2萬餘冊。遠在西北的蘭州圖書館,1939年也遭日機轟炸,損失圖書、期刊3萬餘冊。


此外,侵華日軍還專門設立機構專事掠奪中國珍貴圖書典籍。如1937年12月成立的「華中佔領地區圖書文獻接收委員會」,由日軍特務部門掌控組織,其主要任務就是劫奪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珍貴圖書典籍。自1938年1月下旬起,日軍文化特務對南京70多處藏書地進行調查,部分善本被劫運日本。國民政府中央圖書館存在香港馮平山圖書館的善本3.5萬餘冊,被悉數劫藏於東京帝國圖書館及伊勢原等處。抗戰前,中國圖書館共計有1848所,因遭日軍侵略摧殘損毀,1943年統計時僅剩下940所,約為戰前的50.86%。據1946年1月國民政府教育部的不完全統計,全國抗戰的8年間,全國圖書損失為:公藏圖書225.3萬餘冊,另5360種,411箱,4.4萬餘部;私藏圖書48.8萬餘冊,另1.8萬餘種,168箱,1215部。實際損失數目遠遠不止於此。日本侵華戰爭造成中國圖書館的破壞和圖書損失,嚴重影響了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中華歷史文物古跡的保護。


許多文物古跡也慘遭日寇掠奪損毀。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大肆掠奪和毀壞文物古跡,給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造成了空前的劫難和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日本一些以「考古」為幌子的學會、學者實為武裝文化侵略者,這些組織或個人緊隨日軍的侵略步伐,對中國各地墓葬、遺址進行劫掠式考古調查與發掘,然後把珍貴文物劫掠回日本。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等先後發掘貔子窩先史遺址、漢代牧羊城址、營城子漢墓、遼代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的宮殿遺址、北大古城址、琿春八連城宮殿址;在華北、華中,發掘了邯鄲趙王城遺址、齊國故城遺址及滕、薛二國故城遺址,曲阜漢魯靈光殿遺址,商都殷墟遺址等。


1938年5月,松本信廣等人在杭州、南京、信陽等地發掘,並將所得文物劫藏於日本慶應大學。中國古建築因轟炸、焚燒而遭受空前的劫難。堪稱世界第一的南京磚石城牆,中華門城堡箭樓、光華門城牆、中華門城牆大部分被炸毀。1937年12月,日軍在鎮江焦山古寺放火,碧山庵、松寥閣、水晶庵被付之一炬,定慧寺被燒毀古建築119間。南京夫子廟的欞星門,大成殿與所有配殿、樓閣悉遭破壞,南郊的牛首山古寺廟被炸毀,秦淮河一帶大片明清民居淪為廢墟。1938年8月,有1200餘年歷史的北平雲居寺,也因日機轟炸而夷為平地。


日軍盤踞山西期間,方山、襄垣、汾陽3縣即有279處頗具價值的古代建築被燒毀。山西沁縣被日軍毀壞的古代寺廟庵觀,就有北魏時期的喬村永泰寺、開村普興寺,唐代的南景圓通寺、仁勝廣濟寺,宋代的烏蘇大明寺,元代的端村永慶寺,明代的煙立福興寺、北漳石佛寺等 36處。內蒙古召廟王愛召,氣勢恢宏,有廟亭 259間、正殿49間,兩旁建有鐘鼓樓,內供奉伊克昭盟七族祖先的13座塔墳,全部採用銀質建造並鍍金裱。1941年2月9日,日軍闖人王愛召洗劫3天,把嵌有金銀的佛像、馬鞍、弓箭、壁掛及珍貴的經卷等搶劫一空後,將該寺焚毀殆盡。


1938年4月,日機轟炸長沙,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的嶽麓書院被毀。1940年,日軍為修建兵營,拆毀湖北荊沙地區20餘處名勝古跡。為修建飛機場,日軍拆毀了具有1500餘年歷史的荊州承天寺。日軍對寺廟、碑塔、廬墓的破壞,則以山西、山東、河南為最烈,可謂無廟不毀。高密的晏子像、菏澤的僧格林沁像、郯城的孝昌碑和郯子墓、沂水的古塔、安陽的玄廟觀和南陽的諸葛廬等所有的古物、古跡和建築,均先後被毀。中國的博物館也遭受嚴重損毀。上海博物館在1937年八一三松滬抗戰中被日軍炸毀。戰前,全國較有影響的博物館有37家,到1944年僅存18家,較戰前減少50%以上。其他如附設於學校或圖書館中的博物館則有3/4被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存於北平,由王振鐸保管的書籍、拓本、字畫及器物共88件,在北平淪陷後悉數被劫。「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亦在轉運中失蹤,更成為世界人類科學史上的又一重大損失。


1946年,國民政府教育部編制的《中國戰時文物損失數量及估價總目》,收錄17個省(東北除外)的圖書、文物、字畫、碑帖、古跡、古建築等損失,計360餘萬件,又1870箱,古跡 741 處。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文化、古建築、及歷史珍貴文物、文獻典籍的破壞,對典籍古物的毀壞和劫奪,給中國造成了全所未有的巨大災難和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樁樁件件可謂謦竹難書,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恥辱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中華子孫的心裏。一些小日本甚至還大言不慚地宣稱:中國大唐古建築如今只能在日本見到。正所謂: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總有一天小日本必將為自己的罪孽付出慘重代價,還是那句話:該還的總是要還的,該回來的也必將回來!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海洋公園大熊貓姐弟將喜迎百日宴 |非常薦

「道士股」蒸發99%,香港證監會處罰11人 |非常薦

內地生以虛假資料申請香港升學  |非常薦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獨家
關注社會、政治、文化熱點,獲取獨家內幕,盡在《獨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