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广大青年提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我们青年学生要牢记嘱托,在奋进中展示风采,在拼搏中诠释青春。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软件学院优秀的学生代表,感悟他们的青春风采和榜样力量。
个人简介
王稳,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软件学院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SCI 一区)、《IEEE TCE》(SCI二区)各发表论文一篇,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曾获南京艾瑞励志奖助学金、风云-维艾思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曾获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三好干部、软件学院“学习之星”等荣誉。现已推免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个
人
事
迹
追光可以指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和知识的过程;追光也可以指追求美好的人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王稳勇于做自己人生的追光者,每一个因追梦而熠熠生辉的时刻,都是他的高光时刻。追求科学的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追光正是王稳人生的代名词。
蓄思求源,博学致远
大学三年,王稳一直在做自己梦想的追光者。大一入学不久,王稳就确立了保研的目标。在大一刚入学的一场讲座中,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分享了各自的保研故事。台下的王稳深受鼓舞,那一束束来自优秀者的光照亮了他,“追光”的种子在他心底萌发。坚定朝着目标前行,他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保研相关的信息。他明白,优异的成绩是保研的基石,因此,他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异常严格,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边做题边针对自己的知识盲区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不熟悉的题型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他深知,题目是无穷尽的,只有高效且合适的学习方法才是获得高分的秘诀。在大一学年结束时,他在532名计算机大类学生中综合测评成绩位列第一,专业成绩位列第四,顺利分流至软件工程专业继续学习,此后也一直保持着高效的学习状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途探微,格物致知
王稳的追光之路遇到了新的风景,科研之路从他的脚下开始蔓延向远方。大一年级时,王稳便加入了许小龙老师的课题组,这是王稳走进科研的“敲门砖"。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循着光前行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王稳回忆起初次接触专业文献时,自己如同迷失在浩瀚的术语森林中,文献的枯燥与复杂让他不得不逐字逐句地翻译,耗时两天才终于理顺;回忆起第一次科研制图时的自己,迷茫之中,他不了解任何绘图软件,数据处理也显得异常陌生......他只能从基础学起,自学如何用PPT绘图,如何组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忆起第一个项目的实验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他便时刻在GitHub上找相关代码进行学习,思考存在的问题,最终花了半年时间才完成......这些经验与教训成为了王稳追光路上的“垫脚石",为他后续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王稳下苦功夫,在科研上他也从未少花时间和精力。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为了平衡学习和科研,也为了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他不惜挤出自己寒暑假留校做实验和改论文。截至现在,王稳成功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撰写,并且在崔萌萌老师的指导下,结题了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每一项成果都是他时间和精力的结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外,竞赛之路上,王稳始终积极尝试,勇于进取。在学校的积极倡导和学院老师的带领下,他积极纵身算法竞赛的海洋,曾取得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他同时也会积极尝试数学建模比赛,斩获美赛国际一等奖等竞赛奖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良师益友,携行蓄智
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低头赶路,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脚下的石径,一步一个脚印地前往梦想的远方。敬事如仪,则是我们面对每一个目标,每一份责任,乃至生活的每个瞬间,都抱以尊重和认真的态度。“与其心生敬佩,不如自己便是那样的人”, 三年里不懈追寻的微弱光芒最终汇聚成璀璨的光辉,在夏令营期间,王稳获得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入营资格,出于对智能城市的科研兴趣,他选择了北京大学继续深造。在未来的科研与生活之路上,王稳将时刻铭记老师“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的教诲,在研究生阶段将大模型落地到城市规划场景中,实现AI对交叉领域的赋能。
在这三年在南信大的求学之路上,王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有些自己不太满意的地方,过去的成功经验,将筑成黑夜中的明灯,展望未来,继续追光之路,感恩母校,让他有机会能够提前迈入科研的殿堂,也期望可以像许小龙老师那样,在学成之后回到母校,将母校带到更远的远方!
END
图文素材提供 | 王 稳
编辑 | 张星辰
责编 | 曹迎春
审核 | 方 群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信大软语
XINDARUANYU